《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指出:健康险健康发展需加强顶层设计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 2019-12-04 07:45:00

摘要
2018年,我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3.80万亿元,位列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2.63万亿元,占比69.2%,实力持续增强。但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人身险行业转型升级依旧面临挑战。近年来,随着人身险行业逐渐回归保障本源,不少险企都将健康险作为转

  2018年,我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3.80万亿元,位列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2.63万亿元,占比69.2%,实力持续增强。但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人身险行业转型升级依旧面临挑战。

  近年来,随着人身险行业逐渐回归保障本源,不少险企都将健康险作为转型的重点。今年保险业前10个月实现原保费收入3.7万亿元,其中健康险保费增速最快。各界对商业健康险和商业养老险寄予厚望,希望将其作为我国人身险业的新增长点。

  虽然健康险和养老险保费增长速度较快,商业健康险保费在10年中增长了8倍多,养老年金险保费年均增长率超过20%,但远未达到社会对其抱有的预期。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税优健康险累计实收保费9.4亿元,仅占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的千分之一;16家保险公司开展税延养老险业务,累计实收保费约7000万元。在税收优惠范围、办理手续的便利性、帮助保险公司更好管控成本等方面,相关支持政策还有改进的空间。

  健康险业务迅猛发展推动人身险行业业务结构有所改善,但需要注意的是,人身险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前十名机构保费占比近八成,市场集中度较高。

  数据显示,2018年,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分别是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华夏保险、太平人寿、新华保险、泰康人寿、人保寿险、富德生命人寿、天安人寿,这十家公司的合计保费占总保费收入的74.14%,市场占有率近四分之三。与2017年相比,前十家公司保费占总保费的比例提升了1.62个百分点。

  此外,人身险公司产品虽多,但同质化严重,17家人身险公司前五大产品占总保费收入的90%以上。《报告》指出,许多人身险公司产品虽然名称不一样,但主要条款相同,主打产品只有少数几只,产品远不能覆盖公众的健康养老保障等需求。长期养老险有效保单仅有几千万件,2018年健康险赔付支出在全国卫生总费用中占比虽然突破3%,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外资保险公司的发展速度和市场份额发生显著变化。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外资保险公司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外资险企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28亿元,同比增长33.61%,同时外资险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也同比上升1.06个百分点至6.74%。

  相比于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节节攀升,中资人身险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仔细观察会发现,中资人身险公司产品中,复制欧美险种的产品很多。欧美的寿险产品我国都有,在形式上并无差别,但问题是仅仅只是简单复制了形式,产品卖完以后服务跟不上,造成了客户感觉买哪家公司的产品好像区别都不大,服务差别都不大。特别是在现在的严监管趋势下,这种粗放的增长模式是不可能再持续的。

  中小人身险公司还普遍存在技术和基础数据积累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难以开展与自身特点相契合的差异化经营策略,与大企业相比,竞争力不足。2018年,人身险业收入前5名的公司合计净利润占比70%以上,超过30家公司出现亏损。许多公司主攻见效快、易上规模、技术含量低、高资本消耗的产品,或者简单模仿大公司方式开展业务,与其开展同质化竞争。由于在资本实力、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比较薄弱,导致中小保险公司经营亏损。

  此外,《报告》指出,销售和理赔服务仍有待规范。在销售中,部分人身险公司夸大产品保障责任和收益,保险条款表述前后不一致;没有明确告知客户保险期限、不按期交纳保险费的后果、解约损失等;通过互联网销售时,存在强制勾选、默认勾选等捆绑销售行为。在客户需要理赔时,部分人身险公司服务网点不足,对材料要求不合理,理赔程序复杂,支付周期长。在出现销售和理赔纠纷时,协商和解机制不完善,难以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利差损风险重现同样值得重视。《报告》表达了这一担忧。所谓利差损,即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人身险公司主要参照银行存款利率进行定价,保单预定利率高达8%以上,而且签发了大量有效期超过20年的保单。之后,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下降,产生了利差损问题。为吸引投保人,2018年一些保险公司仍推出了预定利率达到4.025%的产品。考虑到本年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仅为4.33%,且当前利率下行,股票市场波动加大,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下滑,需要重点防范利差损风险。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