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项目发力 稳投资有底气
摘要 “水泥价格近期涨了不少,北京这边的批发价已涨到每吨500元了,但客户还挺多,销量也不错。”从事水泥生意的石先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在二级市场上,水泥、钢材等建材板块个股近期接连上涨,走出“暖冬行情”。水泥、钢材等建材板块个股走强的背后是基建投资发力。机构数据显示,从2018年11月至今,发改委共批复
“水泥价格近期涨了不少,北京这边的批发价已涨到每吨500元了,但客户还挺多,销量也不错。”从事水泥生意的石先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在二级市场上,水泥、钢材等建材板块个股近期接连上涨,走出“暖冬行情”。
水泥、钢材等建材板块个股走强的背后是基建投资发力。机构数据显示,从2018年11月至今,发改委共批复基建项目投资约1.8万亿元,创近三年峰值。此外,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正酝酿出台。
专家认为,基建投资将是明年稳投资重要抓手。从降低部分项目资本金到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额度,再到开展为期半年的“疏解治理投资堵点”专项行动,在政策组合拳频出的背景下,明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迎来修复。
稳投资政策加码
“11月以来,福建、广东、浙江等地水泥区域性供不应求。11月,华南和华东地区钢材降库存速度仍维持旺季水平。”一位市场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12月10日数据显示,11月,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19316台,同比涨幅21.7%。另据第一商用车网数据显示,11月,我国重卡市场销售各类车型约9.4万辆,环比增长3%,同比增长5.3%。这是重卡市场自7月以来连续第五个月增长。
行业研究机构“基建通”数据显示,今年10月至11月,各地共批复基建项目投资超5900亿元。各项指标向好得益于近期稳投资政策持续加码。
国家发改委近日宣布,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的“疏解治理投资堵点”专项行动。该项活动重点从行政审批、投资决策、建设条件落实等方面疏解治理投资“堵点”。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全面自查和治理阶段。
“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打通基建投资各个环节,促进基建投资在明年开年后形成实际工作量。”一位市场人士说,基建投资面临的项目落地难和融资难两大问题目前均得到明显改善。随着政策逐步发酵,明年初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反弹。
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认为,事实上,面对基建投资诸多“堵点”,在严守隐性债务底线不放松的前提下,有关部门从专项债政策调整、下调项目资本金限制等角度入手,避免资金闲置,改善资金来源。第一步,允许地方专项债资金可用作部分重大项目资本金。第二步,扩大专项债用作资本金范围、明确可用作资本金比例、确保资金聚力基建领域,向“资金跟着项目走”模式转变。第三步,调降基建类项目资本金比例要求,鼓励发行权益型工具筹措资本金。“地方专项债用作资本金+基建资本金要求下调”组合,有助于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率,放大杠杆撬动配套融资。
近期,《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关于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的指导意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重磅文件出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也将加快编制和出台。这些都将为基建投资发力指明方向。
太平洋证券研究院院长黄付生认为,展望2020年,以下三大抓手将成为基建主要发展方向。一是老旧小区改造。经测算,仅小区基础设施内容治理便需1.28万亿元投资。二是5G建设。经测算,5G网络建设花费8年至10年时间,年均投资额达万亿元。三是高铁城市网。京沪二线等多个高铁项目预计在2020年开工。
多方求解落地难
超万亿元项目获批,但要转化为经济增长力量还需克服融资难、项目有实效等问题。
从资金支持看,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2020年是经济与政策关键之年,市场对基建逆周期发力抱以较高期待。”张继强认为,同2019年相比,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等政策调整更到位,财政预算可能更多向基建倾斜,货币政策与政策性金融配合发力保障资金来源更充分。
各地方项目上报已先行放量,投资增速有望反弹。同2016年相比,当下防风险政策定力更强,地方隐性债务监管不放松,国企央企去杠杆任务仍在,财政增收与扩大赤字空间较小。基建资金来源会比过去两年有所拓宽,但还不足以比肩隐性债务规模压减。预计明年基建增速有望达8%左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19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所加快。2020年,更多项目进入在建状态。专项债额度可能进一步扩大,发行提前并速度加快,使用范围扩大。部分基建资本金比例下调,投资可能逐渐回升。2020年,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均可能低位小幅回升,房地产投资会有一定程度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可能企稳。
完善稳投资政策环境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立峰认为,稳投资难度比较大,迫切需要通过体制、政策途径,稳定投资预期,增强投资活力,增加有效投资,控制投资风险。
具体而言,刘立峰建议,要保护和激发地方政府发展热情。要在财政、金融、土地等领域给地方政府一定的灵活发挥空间,鼓励地方政府先行先试。拓展央地政府债务融资渠道。放宽专项债发行领域、创设新品种,探索发行“区域开发专项债”。他建议,恢复中央建设性国债发行,增加债务风险较大地区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地方一般债发行规模,满足公益性项目融资需求。
专家认为,要进一步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创造更便利的投资进入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应注重发挥投资结构调整功能,平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关系,避免投资扩张造成新风险,重点防范地方政府高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