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政信类信托产品真是今年的王者?

来源:才查到 2019-12-18 09:00:00

摘要
11月份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和成立出现回暖。其中,房地产信托募集资金386.45亿元,环比小幅回升14.32%。今年以来,房地产信托业务受限,通道业务持续压降,除了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外,部分信托公司重点发力基础产业类信托。与去年同期相比,房地产和工商企业类信托均接近“腰斩”,仅基础产业类信托

11月份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和成立出现回暖。其中,房地产信托募集资金386.45亿元,环比小幅回升14.32%。


今年以来,房地产信托业务受限,通道业务持续压降,除了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外,部分信托公司重点发力基础产业类信托。与去年同期相比,房地产和工商企业类信托均接近“腰斩”,仅基础产业类信托实现正增长,同比增加了20.50%。


有信托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现有模式可操作空间有限和地方融资平台流动性紧张等原因,目前基础设施信托或难以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伴随国内地方债务治理以及基建投融资模式的转变,基础产业信托面临转型需求,包括逐渐摆脱对地方政府信用的依赖,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形式盘活存量资产;进一步深化与保险资金的合作,提升整合和匹配长期资金的能力等。


年底“突击”?


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62家信托公司共计发行1876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2270.95亿元,与10月份同时点相比,环比增加18.91%。


“可能是信托公司在年末冲规模的需求愈加迫切,对1~2年期和相对高收益的集合信托产品的投放力度有所加强,希望吸引投资者的关注,缓解业绩压力。”针对上述情况,用益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分析认为。


近日,就业绩完成情况及年末冲规模等问题,多家信托公司表示。


“我们今年业绩完成得还算不错,信托产品的发行和成立比较稳定,没有哪个月突然增加或减少。”北京某信托公司一位内部人士称。


某信托公司战略发展部人士表示,“为了规模排名,部分公司可能会在年底密集成立产品。也有信托公司在年初制定全年的计划和指标,为了业绩达标而在年底冲刺发力。”


颇值得一提的是,上述11月份信托募集数据中,从资金投向来看,房地产信托募集资金386.45亿元,环比增加14.32%。


信托公司除了看融资房企的排名外,也对项目所在城市、区位等有严格要求。从目前发行的产品来看,房地产信托多投向经济发达地区,比如11月份成立的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中,披露产品投向地区的共有293款,其中61款产品投向广东省,紧随其后的是江苏省、浙江省等。


“信托公司确实可能会为了完成年度指标冲规模。但是,目前信托业的发展仍然没有脱离‘去杠杆、去通道’的大背景,监管对于房地产信托业务的限制也并未有任何松动。”百瑞信托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员谢运博指出,“今后一段时期,预计信托业还将继续压降通道业务规模,在其他创新类业务仍需一定时间培育的情况下,信托业整体规模的增长仍然乏力。”


亦有业内人士提醒认为,“11月份环比增加,很可能是由于10月份的基数小。”


今年前11个月的数据来看,除2月份外,今年10月份的募集规模为年内最低。但从11月份的募集情况来看,集合信托成立规模回升的力度并不大。


“相较于冲规模,项目合规、防控风险和主动转型才是目前信托公司关注的重点。”东部地区某信托公司一位高管表示。


发力基础产业信托


在房地产信托、通道业务规模下降的同时,基础产业类信托规模和占比均呈现增长。11月份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规模348.69亿元,环比增加17.28%。


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投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资金余额为2.86万亿元,相较于2018年三季度末同比增加了约300亿元;占比约15.4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81个百分点。


喻智表示,“基础产业信托的主要构成是政信类产品,所占比重9成以上,信托基金和PPP形式的产品比重还很低。”


“为了弥补房地产信托业务受限引起的业务规模下降,基础产业信托将是信托公司接下来重要的业务方向。”谢运博分析称,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基础产业信托业务规模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性。


不过,资深信托研究员袁吉伟表示,由于现有模式下,基建信托可操作空间有限,此外,随着部分平台流动性紧张,信托公司风险偏好也有所提升,这种增长恐难持久。


“平台层级原则上地市级、百强区县;对财政收入和GDP有一定要求;融资方至少AA公开市级发债评级;个别出现负面舆情的地区要求谨慎展业。”近日,信托业内一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其所在信托公司对基础产业信托项目的展业要求。


“我们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江苏省,而东北三省、内蒙古、云贵、甘肃等地的项目相对谨慎。”北京地区某信托公司负责相关业务的人士透露,“项目若为区(县)级项目,项目所在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低于30亿元,所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低于200亿元。若为市级项目,项目所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低于100亿元。”


“通常来说,区域性信托公司对所在地区的项目更有把握。”前述战略发展部人士表示,他们会倾向于做当地的项目,再加上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区域的项目。


除了地域选择和优质平台之外,上述业内知情人士还透露,“有信托公司要求,当项目风险不好把握时,需坚持’一定比例的属地化销售+关联人(平台或政府)认购’的风控原则。”


尚缺产业基金上市机制


“预计2016~2040年期间,中国基建投资规模将超过26万亿美元,投融资缺口仍较大。”袁吉伟认为,伴随地方债务治理以及基建投融资模式的转变,基础产业信托面临转型需求,信托公司应提升专业能力,发挥长期金融功能助力基建投资大发展。


“基础产业信托的交易对手一般是各类融资平台,信托公司主要根据地方政府的信用判断项目是否可行。”谢运博分析指出,目前,信托公司评审基础产业信托时对地方政府的信用评价比较依赖,但未来的趋势是地方政府不再对融资平台的债务兜底。


一位券商业内人士也提到,“基础产业建设倾向于长期限、低成本的资金,比如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等。这与信托行业的资金期限短、融资成本高并不相匹配。”


袁吉伟表示,信托公司目前面临的障碍主要是整合和匹配长期资金的能力还不足,未来与保险资金的合作仍需要深化。其次,信托公司在基建项目的运作、风险评估等方面也缺乏专业能力和专业人才。


据悉,在基础设施信托投资方面,国际上比较有名的案例是澳大利亚的麦格理银行。


公开报道显示,麦格理基础设施投资信托的资金主要来源是养老金、保险等长期投资者。目前,麦格理拥有102项资产,所持有的一半以上资产的特许经营权期限超过25年。此外,其所管理的28只基础设施投资信托中,已有11只信托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地上市。


袁吉伟认为,“我国尚无基础产业基金上市机制,可通过效仿澳大利亚等国家先进经验,建立公开上市流动机制,支持符合一定要求的基金实现退出。”


“今后信托公司开展基础产业信托业务时,应尝试逐渐摆脱对地方政府信用的依赖,应重点从项目本身的特点入手,建立项目建设期、运营期的现金流模型,进而分析判断项目到期的兑付能力。”谢运博进一步表示,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具有稳定的现金流流入,这将非常适合做资产证券化,从而盘活存量资产,信托公司也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尝试。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基于审慎的态度做出自主决策,风险自担。

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