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产业信托2020能否继续“一枝独秀”
摘要 用益信托在《2019年11月集合信托市场分析》中指出,11月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规模348.69亿元,环比增加17.28%,同比则增长了20.30%。多位信托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2019年以来基础产业类信托的表现相对稳健,会改变前几年持续萎缩的态势,同时也是信托公司未来布局的重点领域之
用益信托在《2019年11月集合信托市场分析》中指出,11月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规模 348.69 亿元,环比增加 17.28%,同比则增长了 20.30%。
多位信托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2019 年以来基础产业类信托的表现相对稳健,会改变前几年持续萎缩的态势,同时也是信托公司未来布局的重点领域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因具备资金期限短、融资成本高、高度依赖政府信用的特点,基础产业信托也面临一定的转型需求。不过,短期来看,基建信托业务的持续有利于稳定业绩,为信托公司新旧转换提供一定空间,避免业务断层。
基础产业信托“一枝独秀”
记者注意到,从募集规模上来看,基础产业信托可以说是“一枝独秀”,成为11月唯一同比正增长的投向。
根据用益信托发布的《2019年11月集合信托市场分析》,11月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规模 348.69 亿元,环比增加 17.28%,同比则增长了 20.30%。
值得注意的是,仅有基础产业类信托的募集规模实现同比正增长。房地产信托和工商企业类信托募集资金则分别同比减少了41.2%和40.75%。
用益信托金融研究院指出,除了有年末冲规模的因素外,基础产业的增长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具体来看有三方面,一是“资产荒”问题,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在政策的支持下,基础产业领域是少数优质投资标之一;二是监管压缩房地产和通道业务,业绩压力促使信托公司业务转向基础产业领域;三是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借新还旧需求旺盛,需要继续扩大融资需求,缓释压力。
记者注意到,基础产业类产品收益有逐渐下行的趋势,平均预期收益率滑落至8.4%以下。
用益信托金融研究院指出,在货币政策相对宽松、融资渠道多样化、融资环境改善以及信托资金向高信用等级城投平台集中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会有一个缓慢下滑的过程。
此外,优质信托产品的稀缺和投资者对于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青睐同样对产品收益有一定的影响。伴随我国地方债务治理以及基建投融资模式的转变,基础产业信托面临转型需求,预期产品形式有一定的变化,同样会影响产品的收益。
仍需进一步探索
截至2019年9月末,存续基础产业信托规模为2.86万亿元,占信托总额的15.45%。
记者注意到,作为信托公司五大传统业务之一,基础产业信托长期以来是信托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较大,但在2014年—2018年,却面临着增速放缓,在信托资产总额中的占比逐年降低的情况。
对此,中国信托业协会指出,自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出台后,地方政府融资受到限制。此后,不少规范地方政府融资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地方政府融资转向以发行专项债为主,其他融资方式受到较大限制。
不过,从今年的情况上看,多位信托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2019 年以来基础产业类信托的表现相对稳健,是信托公司未来布局的重点领域之一。
中国信托业协会也指出,对60家信托公司的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信托公司认为2019年基础产业信托的发展会改变前几年持续萎缩的态势。
不过,记者注意到,基础产业类信托仍面临一定的痛点。
资深信托研究员袁吉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以地方融资平台为交易对手,以地方政府信用为主要评价依据,提供中短期债务融资的基础产业信托业务模式在可持续性方面越来越弱,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具体来看,一方面,当前基础产业信托具有资金期限短、融资成本高、高度依赖政府信用的特点,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期限和投资报酬率并不相匹配,需要不断滚动借新还旧才能维持下去。
另一方面,在中央加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重新塑造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的大背景下,未来,政府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占比将会下降,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多借助社会资本提高效率,逐步形成基础设施项目债券、基于PPP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与其投资特点更加匹配,解决隐性债务带来的金融风险。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信托渠道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期限相对较短,暂时还无法和债券以及银行贷款相比。针对相关问题,信托公司对基础产业信托的开展方式逐渐进行了部分创新,如“信托项目基金化”“PPP模式”等,以进一步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
中国信托业协会曾指出,对于2019年基础产业信托业务的发展,可以从积极参与PPP项目、为“棚改”“旧改”等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为进入运营期的项目提供ABS与ABN服务和参与政府的产业投资基金四个方面进行开拓。
此外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信保合作也备受关注。信保资金未来有望发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资产证券化等领域。
平安信托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安信托保险年金募资团队,在保险年金与基建项目之间,打通了一条快速匹配的通道。
从资金属性看,以寿险为主的保险资金资产端偏好长期限投资,有稳定现金流、相对中高收益的资产。对寿险资金和企业年金这两类体量较大的长期资金来说,基建是难得的好资产。
助力平稳转型
如何看待2020年基础产业信托的发展空间呢?
喻智对记者分析,基础产业信托受政策的影响比较大。2020年国内经济回暖的几率不大,国家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大概率会持续,基础设施的补短板政策还会持续,基础产业的投资规模预期增长对信托公司展业有利。
中铁信托研发部黄霄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2020年国家基建拉动持续加码,依然保持看好的状态,信托这方面机会也比较大。
不过,袁吉伟则对记者表示,虽然政府加大基建投入,但是2020年基础设施信托难以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一方面现有模式下基建信托可操作空间有限,另一方面,随着部分平台流动性简紧张,信托公司风险偏好也有所提升。
记者注意到,近两年来,地方平台债务违约事件逐步增多,城投信仰正在慢慢被打破。
黄霄盈告诉记者,整体层面来看,基建信托主要是还是融资类信托,创新主要集中在交易结构上。“交易结构和模式的创新为了更好的把握风险。”
有分析认为,信托转型需逐渐改变对投融资模式的依赖。那么发力基建信托是否有助于信托转型?
多位信托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发力基建信托是有助于信托转型的。尽管基础产业信托本身也有转型的需求,但短期基建信托业务的持续有利于稳定业绩,为信托公司新旧转换提供一定空间,避免业务断层。
“作为信托公司最主要的业务类型和收入来源之一,发力基建信托一方面可以缓解资产管理规模下滑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对传统业务进行改造创新,可以避免业务断层。”喻智对记者分析道。
袁吉伟也告诉记者,基建领域是相对于房地产更为确定的一个传统业务领域,长期看基建信托本身也需要转型发展,不过短期基建信托业务的持续有利于稳定业绩,为信托公司新旧转换提供一定空间。
有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尽管近年来家族信托、消费金融等创新业务处于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但短期来看,仍未上量,创收方面无法做出较大贡献。“综合政策方面来看,如果非要从各项业务中选一个,基建信托有望成为明年信托公司重点发力的业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