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心理健康行业 助力大健康产业——心聆视界2019·健康中国心理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摘要 12月21日,岁末冬寒,一场关于心理健康产业发展的思维盛宴正在火热上演。由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杂志社主办、中经恒兴(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协办,北京国奥心理医院冠名支持的心聆视界2019·健康中国心理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经济》杂志社社长兼总
12月21日,岁末冬寒,一场关于心理健康产业发展的思维盛宴正在火热上演。由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杂志社主办、中经恒兴(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协办,北京国奥心理医院冠名支持的心聆视界2019·健康中国心理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
《经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陈志强致欢迎辞。在发言中,陈志强表示,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心理健康产业发展方面,陈志强提到,2014年—2018年,中国的大健康产业整体营收保持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营收规模超过5万亿元,预计明年将超过9万亿元。据数据显示,我国精神卫生医疗行业2017年市场规模己经达到415亿元左右,而我国心理健康行业由于起步较晚,受重视程度及接受程度等因素影响,市场规模尚未突破百亿元。但是随着未来几年我国心理健康行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拉动我国心理健康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为确保健康中国行动得到有效的落实,进一步搭建心理行业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发展平台,推动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建设,健全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整合心理全产业链资源,扩展心理行业强强联合,《经济》杂志社践行党媒社会责任,广聚科技、资本、智库、产业、媒体要素,突破传统心理行业壁垒,促进产业结构持续升级调整。
国务院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讲述心理健康产业,在《发展心理健康产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演讲中,他讲到,市场有需求,国家有政策,心理健康是从古至今一直研究的问题,而心理健康产业如何发展仍是一门新学问。心理健康产业发展必须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从需求的基础上看,产业发展未来很是广阔。心理健康产业发展跟健康中国和社会大环境是紧密相连的。我国在心理健康的检测方面缺乏重视,心理健康产业是中国经济建设需要补上的短板。其次,心理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的参与。季晓南表示,心理健康产业只作为公益事业很难持续发展,但不是说心理健康产业应该唯利是图,要让企业和资本看到心理健康产业相比其他产业的更高的回报率。心理健康产业的驱动力是根本问题。最后,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势。注重创新和研发。季晓南强调资本和企业家要专注,避免盲目跟风。心理健康产业必须注重重大基础性研究。心理健康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重点。
经济日报原常务副总编辑、中国经济前沿决策顾问中心副理事长罗开富与参会人员分享了《寻精神 守初心 强心理》的主题演讲。罗开富表示,做好心理健康就是为中国复兴梦服务的,要顺势而为,与世界接轨。在经济科技的进步浪潮中,发展心理健康产业势在必行。之后,罗开富为与会嘉宾分享了其在1984年至1985年重走长征路的故事,重温长征精神,呼吁现代人向红军先辈们学习,树立理想信念,认真吃苦耐劳,心理问题光靠医疗是“医”不好的,心理健康重在强化自身。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基层健康管理服务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刘晓春带来基层健康管理的创新思维。刘晓春表示,在基层健康管理工作中,宣传教育是缺失的,如何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健康知识,需要强有力的基层健康志愿者团队,而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基层健康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基层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心理健康体系探索上,刘晓春分享了健康管理“三大平衡”新思维:营养平衡、免疫平衡、菌群平衡。他建议,基层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要从健康教育科普体系、健康促进及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支撑体系、示范工程样板体系、基层健康体系与商业保险体系四大方面进行发力。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建明发表“数字经济与心理健康产业发展”主题演讲。姚建明提出融合数据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技术,搭建一体化的心理健康平台,从而解决界定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这一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一直关注我国数字经济环境下的心理产业的发展问题。
《经济》杂志社健康中国心理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北京国奥心理医院董事长赵丰于桐发表了《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未来的影响》主题演讲。北京国奥心理医院是华北地区目前接诊量最大的心理专科医院,据医院数据统计,2015年青少年患者占总接诊量的30%,2016年到2018年占比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长。之后,赵丰于桐为我们分享了一些接诊青少年的典型案例,呼吁关爱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十分必要,希望更多的青少年可以少辍学、少厌学、少自残、少自杀。
《经济》杂志社健康中国心理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北京国奥心理医院董事长赵丰于桐
主题演讲后,《经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陈志强向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歌手、音乐制作人刘端端颁布国奥光芒计划发起人证书,授予爱心公益大使称号。
《经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陈志强,《经济》杂志社健康中国心理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北京国奥心理医院董事长赵丰于桐,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回家的希望”项目主管叶玮玮,国际知名女歌手、联合国公益爱心大使玉萨,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歌手、音乐制作人刘端端,资深媒体人、第一星文化传媒执行CEO、全国首档互联网公益节目《为爱下厨》策划人、2016年度中国公益记者马强共同开启国奥光芒计划(千名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援助及服务)仪式。
马强介绍,国奥光芒计划除了邀请像刘端端有爱心、正能量的公众人士加入联盟外,还会邀请很多位艺人参与行动。计划还将以国奥心理医院为核心,邀请几十位懂得心理健康的公益志愿者、专家,组成光芒公益计划的讲师团,给孩子们送上心理健康的公益课程,组织受到或者经过专业咨询辅导的孩子们到北京进行关爱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夏令营活动。本次论坛将发布国内2020年首份青少年心理健康产业、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报告和白皮书。
随后,国际知名女歌手,联合国公益爱心大使玉萨演唱本次心聆视界2019·健康中国心理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的主题曲-《心聆视界》,赢得现场阵阵掌声。一曲完毕,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东城区工商业联合会书画协会主席韩宁宁向玉萨进行书画捐赠。
接下来,北京国奥心理医院与青岛佳诺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举行了签约仪式。致力于开展青少年心理公益项目。
本次论坛设置了“2019心理产业突出贡献年度人物”和“2019心理产业突出贡献机构/企业”,他们分别是:
《经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陈志强颁布的“2019心理产业突出贡献年度人物”: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主任高文斌,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刘海骅,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主持人沙玛阿果,北京国奥心理医院董事长赵丰于桐,知名作家、张德芬空间创始人张德芬,资深精神科主任医师卢苓,张德芬空间合伙人兼CEO卢熠翎,上海维情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心,北京心博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锡坤威特瑞特国际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晁水。
《经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陈志强颁发的“2019心理产业突出贡献机构/企业”:央视 "心理访谈",上海惠诚科教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北京国奥心理医院,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中国心理协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上海德瑞姆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威特瑞特国际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上海维情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师博仁(北京)科技发展股份公司。
上午的圆桌对话环节上,《心理访谈》特邀心理专家、北京国奥心理医院首席心理专家张久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床心理与治疗专业委员会理事陶新华,精神科主任医师,北京国奥心理医院首席精神科专家卢苓以“构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路径探索”为主题进行探讨。张久祥分享了心理咨询、心理问题干预与解决的案例,简述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影响。陶新华向大家介绍了“PPT表达艺术疗法”,用艺术的形式延展访者的思维方式,用形象的方式来思考。卢苓作为资深精神卫生工作者,在个案实践中,卢苓表示,除了用药物控制精神类的临时症状,还要配合心理治疗,两条腿走路,相辅相成。
下午的圆桌讨论环节继续围绕心理健康产业发展形势和热点话题进行了观点碰撞和头脑风暴。
下午第一场圆桌对话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主持人沙玛阿果主持,议题是:互联网+、资本、人工智能、影视如何跨界赋能;心理健康产业转型路径与市场化探索。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刘海骅、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中经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人社部大学生创业导师兼“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评委陈端、中关村智能硬件企业加速器总经理、国家卫健委·全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示范基地总经理王乃琛和中经宏熙(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中经开泰(北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诚参与了本场圆桌对话。
刘海骅表示,目前高校最关心的心理疾患是抑郁症,青年抑郁症发病率为8.1%,是全民平均发病率的约四倍。抑郁症患者仅依靠心理咨询师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关心,比如需要有社工的角色主动出击、主动干预,教育者主动宣传应对抑郁症的策略等。刘海骅作为央视和高校合作的首部心理剧编剧,他认为教育产品不仅有故事性,还有教育性。
陈端认为,“跨界”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产业议题,心理健康产业的需求端高度个性化,供给端高度个人化,心理咨询师的时常有限,所以收入是有天花板的。这就需要有互联网赋能,用新的眼光做用户洞察、市场洞察,在互联网加的模式之下基于用户洞察推出更多的产品形态,形成对资本大规模投入的吸引力。然而目前心理健康领域还没有独角兽,未来基于大数据的情绪感知有可能提供一些舒缓的解决方案,需要技术平台来赋能。
王乃琛指出,专业性的跨界可能就意味着对新产业的赋能。只有专业富有热情的人士才会选择去跨界,跨界的人多了以后会出现更多被赋能的产业形态。在回答阿果老师心理健康技术怎样和资本对接的问题时,他认为可以去找创业服务机构,比如中关村智能硬件企业加速器孵化器,将有前瞻性的想法、技术通过市场化模式和资本对接。
李诚提到,2018年,中经宏熙公司在贵州投资了一家做养老健康产业的企业,主要做养老服务。李诚认为基础设施容易建设,但是需要老年人的认同感,目前在心理建设领域很难找到一个非常优质的供应商。通过分享个人的故事,李诚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端心理资讯有很大的需求,这就需要资金的介入才能做起来。
第二场圆桌对话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高文斌主持。议题是社会心理服务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基层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如何构建;社会治理创新路径;心理服务在各领域的映射及作用。参与此次对话的嘉宾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教授、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太元,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认证中心主任宋乃召,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秋莉,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院长、精神卫生主任医师肖存利。
第二场圆桌论坛
王太元表示所有的公益行动要有安全的基础。心理治疗和心理干预要以更易懂的话语让大众理解,要注重掌握大众心理才能获得市场。
宋乃召首先解释了他对社会治理的理解:当今社会是农业社会的夕阳,工商业社会的壮年,信息社会的青年,智能社会的幼儿;治理是柔与刚的结合。其次,他认为,社会治理涉及的是预防、治疗、发展三层面的问题,而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
杨秋莉指出中医强调“天人相依,人与神俱”,中医心理学能够为心理学赋能,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心理保健有很多独特优势。
肖存利表示基层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从社会维稳的角度上去谈的。要建设基层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如何把供需两方联系起来是一大难点,搭建供需平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场“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培养”圆桌讨论环节,中科博爱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傅春胜,河南省驻马店市卫健体委党组成员、西平县原政法委书记王兴,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寇觉中,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张新凯,北京心灵密友科技有限公司CEO电商和互联网运营专家、资深媒体人尚研,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刘海骅从政策、体系和实践中对人才建设问题进行讨论。
第三场圆桌论坛
王兴介绍,西平县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总结出一系列经验,针对专家型人才、心理服务专业工作者,规范运作,培养持久型心理工作者,也可以通过培训将基层志愿者,让老百姓信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寇觉中表示,心理行业面临着政府、资本、场外人士还没有深度介入的窘境,单独依靠热情的心理专业人员,春天还未来。值得一提的是,心理行业需要一批经营精英,懂得推销自己,懂产品、懂市场。他谈到,“在24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学到的是,成功还要靠自己来努力。”
张新凯感慨,这些年自己在心理行业最大的感受是被政策推着走,在上海的心理服务市场,前景广阔,资本支持很多,要懂得辨别挑选。心理服务机构不外乎能做到一是解决问题,二是做好服务,三是给予尊重。
尚研围绕商业模式和未来路径表达以下观点:互联网行业进行心理服务有着自身优势,不是单独讲心理,还需人工智能与科技手段进行赋能。通过不断试错,运用电商思维,创造出心理产品,在特殊的应用场景中表现良好。
刘海骅表示,以北大实践为例,心理咨询师与学术进行了很高的融合,通过国外心理行业的合作,提高心理从业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