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8只基金募集失败 债基占六成
摘要 2019年,基金发行获得大丰收。目前新基金成立规模已经超过1.3万亿。但市场也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边是爆款基金频频涌现,一边是不少基金未能成功募集。根据记者的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8只基金募集失败。实际上,自2017年4月公募基金首次出现募集失败案例以来,基金发行失败的情况逐渐增多,加上今年的
2019年,基金发行获得大丰收。目前新基金成立规模已经超过1.3万亿。但市场也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边是爆款基金频频涌现,一边是不少基金未能成功募集。
根据记者的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8只基金募集失败。
实际上,自2017年4月公募基金首次出现募集失败案例以来,基金发行失败的情况逐渐增多,加上今年的18只,行业发行失败的基金合计已有59只。
日前,一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旗下一只新发基金自9月份开始募集,在12月6日募集期满时,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条件,基金合同未能生效。
进入12月份,还有两家基金公司宣布“基金合同暂时不能生效”,其中一只是三年定开债券基金,另外一只为灵活配置型基金。这两只基金都在今年8、9月份开始募集,撑满了三个月的募集期,但仍未达到基金成立条件。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今年公告发行失败的18只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有11只,占比超过六成。此外还有4只混合型基金、2只股票型基金和1只被动指数型基金也没能完成募集。
从整体情况看,截至今年12月24日,基金行业合计有59只基金公告“发行失败”。从基金类型来看,发行失败的基金以中长期纯债型和灵活配置型为主,分别有22只和15只。
为何公募近两年频频出现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和市场情况、委外定制有关。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介绍,一般来说,基金合同生效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基金份额不少于2亿份且基金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由于部分基金公司的委外基金被机构投资者突然撤单,或者新基金在发行阶段突然遭遇市场“寒流”,导致募集非常困难,因而失败。综合募集失败的案例来看,更多的情况为机构定制较为偏爱的混合型和债券型两类产品。
同时,募集失败的情况多出现在中小型基金公司、次新基金公司,主要还是因为产品缺乏亮点、已有产品缺乏业绩沉淀,或者发行渠道能力有限等原因所致。从新基金发行的时间来看,次新基金、中小基金发售新基金的时间要比大公司长。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投资者越来越成熟,资金逐渐向业绩优异的头部公司集中,导致行业出现较大分化,而新基金发行正是其中一个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基金申请变更注册转型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转型在很多情况下是为了改变基金投资方向,以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和投资者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