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安资本权术的超级玩家与1700亿负债
摘要 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安集团”),国内与海航集团、先锋集团同为千亿俱乐部的重要成员,在资本市场曾一度因为疯狂的扩张而备受瞩目。这家在资本市场上曾经呼风唤雨,疯狂大收购的巨头,随着国家金融去杠杆政策掀起的系列扫雷行动,而渐渐失去了资本创造财富的魔力。2019年10月底,国安集团资产下滑至180
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安集团”),国内与海航集团、先锋集团同为千亿俱乐部的重要成员,在资本市场曾一度因为疯狂的扩张而备受瞩目。
这家在资本市场上曾经呼风唤雨,疯狂大收购的巨头,随着国家金融去杠杆政策掀起的系列扫雷行动,而渐渐失去了资本创造财富的魔力。
2019年10月底,国安集团资产下滑至1800多亿,而负债却追高至1639亿,更面临高达667亿元短期偿债压力。2019年以来国安集团多只债券发生实质违约,近6个月以来的逾期本息已超过36亿元,违约债券余额高达180亿元。而国安集团旗下控制的3家上市公司,包括中信国安(000839.SZ)、白银有色(601212.SH)和中葡股份(600084.SH),业绩大幅亏损,国安集团持有的上述上市公司的股权亦因为股权质押纠纷被轮候冻结。
网易清流工作室发现,上述巨额债务,盖有因果。如果追踪始末,上述的债务危机源头无外乎是4年前的一场沸沸扬扬的“影子”混改,多数昔日当红的金融大佬、政界人士逐渐浮现在国安集团混改后的千亿资金盘子中。
混改后的国安集团进行大规模扩张,不仅依靠大型央企中信集团辗转向金融机构大规模融资,在资本市场亦高杠杆将上市公司股权悉数质押,而后续上百亿项目资金变现迟迟未达预期,高杠杆的资产盘子势必难以为继,资金流一挑即破。
超级玩家的“资本混改”
2014年的一场“国企混改”,如今被媒体定位为数位资本大佬在资本市场敛财运作的舞台。这些资本大佬,包括曾经获刑13年的王雪冰、徐放鸣。 随着事件的演绎,逐渐浮现在隐形的股权结构之中。
2014年3月,国安集团的混改大幕张开。 这家原本中信集团100%控股的企业,引入5家社会股东——华泰汽车集团(下称“华泰汽车”)持股19.764%,广东中鼎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东中鼎”)持股17.787%,河南森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河南森源”)、北京乾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乾融投资”)均持股15.811%,天津市万顺置业有限公司(下称“万顺置业”)持股9.882%。该5家股东增资资金80亿元。
而中信集团原本的100%持股份额被压缩为20.945%。国安集团对外称,股权结构分散,并无实际控制人。
而实际上,这一说法随着后续股权结构的变化,一度为人质疑。上述所谓的“混改”不仅被质疑贱卖,而且更多的资本运作背后,民营股东背后逐渐浮现昔日的资本大佬的身影。
最初的5家民营企业股东,除了万顺置业外,其余4家在参股国安集团一年之内,均把持有的国安集团的股权转让给黑龙江鼎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鼎尚投资”)、北京合盛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合盛源”)、瑞煜(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下称“瑞煜”)、共和控股有限公司。
而穿透上述民营企业的股权背后,大致分为两拨主体控制,一为中信国安;另外一拨,被认为资本市场大名鼎鼎的金融奇才王雪冰和徐放鸣,二人在2003年、2006年先后因为受贿罪、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被判刑12、13年。
其中以瑞煜为例,追踪成立之初,2015年7月,为中信国安和中非信银(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非信银”)出资成立,当年12月,在瑞煜入股国安集团时,其股权结构变成信托公司和中非信银,后者依然为基金管理合伙人。
而中非信银股权结构穿透背后,有国安集团和白银有色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各持股30%,后者有国安集团持股41%,中信集团持股3.65%。因此中非信银被外界视为国安集团控制公司。
另一新加入股东瑞煜股权穿透背后,金融大佬王雪冰和徐放鸣的身影浮现其中。
瑞煜背后股东主要为北京宝鼎百川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股。后者主要为大业信托资金,基金管理人为中信国安(北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安基金”)。
而国安基金成立之初为国安集团及其控股公司持股。2016年8月31日,两家名为北京慧石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慧山创投科技有限公司出现在国安基金的股东名单,二者持有股权占比67%,国安集团持股33%。
上述慧石、慧山公司背后大股东正是王雪冰,分别持股42.19%和60%。而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慧石公司第一大股东为王雪冰,第二大股东徐放鸣持股31.25%。二人都曾是金融监管市场上的风云人物。
徐放鸣40岁,荣当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当时王雪冰为建行行长,年值48岁。不仅如此,徐放鸣同时还兼任中央汇金董事,中央汇金同时为中国银行、建行的最大股东。
二人先后脚因为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被送去监狱服刑数年。2003年,王雪冰因为受贿罪被判刑12年;2005年,徐放鸣被审计署公布,在国家农业发展银行挪用8.1亿元炒股案中获取非法个人利益。2006年一审判决徐放鸣为无期徒刑,二审更改为有期徒刑13年。
二人颇有渊源的金融背景和相似经历,被舆论猜测为一种“绝非偶然的巧合”。
资本赌徒的“财术”失效 千亿债务压顶
完成混改的国安集团,在资本市场大举攻城略地。
2014年12月,中信国安集团收购世纪爱晚投资有限公司,布局养老产业。2015年,通过收购青海合一和明澳科精细化工,拓展到能源产业。2015年,全资子公司国安(香港)控股借收购耀科国际(0143.HK),2017年更名为国安国际。
最大的一笔投资或来自2018年1月对恒投证券的收购。
恒投证券为明天系肖建华旗下香港上市的证券公司。当时的明天系公司正处于出清剥离中。据外媒报道,肖建华被扣留在上海,正配合相关部门出售他的明天系所持有的投资。明天系,作为大型金控集团旗下参股至少44家金融公司,参股资产规模高达3万亿元。
而中信国安在当时意欲拿出90亿,溢价3倍收购恒投证券29.94%的股权。这项投资计划历经3个月,最终流产。
而在此期间,国安集团在A股大量扫货。据不完全统计,国安集团至少为中信国安(000839)、中葡股份(600084)、国安国际(0143)、白银有色(601212)等4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此外,国安集团还通过旗下多个平台间接投资了江苏有线(600959)、报阅传媒(838506)等多家企业,还在海外收购黄金、矿石等公司。
国安集团的资产版图辐射金融、资源开发、信息网络、文化旅游、城市运营、消费品、健康养老等领域,资产规模在2017年一度超过2000亿元,而2013年混改前资产规模不过948亿元。
而随之暴涨的是国安集团负债规模。国安集团不仅将手中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悉数质押融资,还大规模发行债券融资数百亿元。 集团全部负债由2013年的788亿元迅速飙升至2019年三季度末的1639亿元。
2018年对恒投证券的收购或许源于资金能力的不足。在3月宣布终止收购的一个月后,国安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中信国安发布公告称,国安集团全资子公司中信国安有限公司所持有该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和轮候冻结。此后旗下多家上市公司股权亦被冻结。
国安集团持有的另外2家上市公司白银有色和中葡股份股份,在质押融资后,股价大幅下滑,均面临平仓风险,在4月补仓后,股价持续下跌,随后被质权人告上法庭。
申万宏源称,因“中葡股份”股票,2018年10月,收盘价跌至3.5元/股,导致《协议》项下履约保障比例已低于约定的最低履约保障比例。中信国安有限公司未依约履行提升履约保障比例至约定值以上的义务,且未能如期足额支付到期利息及质押股票被司法冻结,已构成违约。
2019年,将国安集团诉诸法庭,申万宏源质押融出资金高达8.6亿元。
2019年4月开始,国安集团纷纷遭遇金融机构索债。民生银行申请,中信国安集团4亿财产遭法院裁定冻结。
网易清流工作室发现,中信国安集团及其旗下控股的北京信达置业有限公司,在2019年4月已被江苏银行北京分行申请财产冻结,金额为2.5亿元。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统计,截至目前,国安集团及其旗下公司被执行金额高达43亿元。
而根据国安集团2019年的3季度报数据,短期借款高达413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54亿元,这也意味着未来一年偿还负债高达6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