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控股债务危机? 华融浙商银行第一创业证券等百余家机构踩雷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9-09-06 10:26:00

摘要
539亿!三大风险点引爆新光债务危机新光控股债权人的实际申报总金额为539亿元,其中担保债权147亿元,普通债权392亿元。新光控股集团成立于2004年,大股东为周晓光、虞云新夫妇。公司主业原为流行饰品,之后业务范围扩展到商贸、地产、金融等领域,旗下有万厦、新光两家房地产公司,并持有百年人寿保险等金

539亿!三大风险点引爆新光债务危机

新光控股债权人的实际申报总金额为539亿元,其中担保债权147亿元,普通债权392亿元。

  新光控股集团成立于2004年,大股东为周晓光、虞云新夫妇。公司主业原为流行饰品,之后业务范围扩展到商贸、地产、金融等领域,旗下有万厦、新光两家房地产公司,并持有百年人寿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股权。

  自2018年以来,在宏观降杠杆、银行信贷收缩等因素影响下,浙江民营企业接二连三地出现爆雷现象,如盾安、新光、银亿等相继出现债务违约、质押危机、股价暴跌、经营受冲击等情形,而爆雷后所公开的债务规模也往往高达数百亿元,在这其中,尤以浙江的知名企业家周晓光控股的新光控股集团债务违约金额最大。

  记者获得的资料还显示,对于自己的负债爆雷情况,新光控股给出了原因包括:

  1,企业扩张过程中不断大规模投资,但未能按照预期实现良好的投资收益。加之宏观降杠杆、银行信贷收缩等因素,企业资金流动性严重不足。而且,“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外部举债,由于融资规模庞大,财务成本和财务风险不断上升”,最终资金流断裂。

  2,下属子公司普遍经营不佳,甚至亏损。除新光饰品、新光小额贷款、新光物业服务、上市公司新光圆成外,其他子公司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且近三年投资的公司亏损尤其严重。

华融、浙商银行、中欧盛世、北方信托、一创证券等百余家机构踩雷

  2018年3月底,大公国际和联合评级均将主体评级上调为AA+,此次评级上调或是导致不少机构和散户踩雷新光债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光控股的539亿元的总债务不仅坑杀了自己,且也闷杀了大量金融机构。

  在银行系债权人中,浙商银行申报贷款+股票质押+持有债券的总金额为23.21亿元。在银行业内,浙商银行行事一向较为激进,除中枪新光控股债务危机外,浙商银行还通过股票质押给乐视网(1.6900.00,0.00%)(维权)融资了数十亿元。除了浙商银行外,银行系债权人中,大连银行申报债权为10.8亿元、广东华兴银行申报债权为10.2亿元、恒丰银行申报债权10亿元、国开行债权近9亿元,光大银行(4.300,0.020.47%)宁波分行风险暴露约6亿元。

  在待确认债权中,第一创业证券的申报债权规模高达23亿元;东兴证券(12.890-0.07-0.54%)申报债权规模接近9亿元。国元证券(9.230-0.08-0.86%)、西南证券(5.240-0.02-0.38%),三家券商申报债权金额分别是2.38亿元、5.94亿元、9.33亿元。天风证券(6.970-0.02-0.29%)申报的股票质押债权规模接近7亿元。这已经不是天风证券第一次踩雷股票质押了。除ST新光(2.350-0.01-0.42%)外,天风证券在今年2月公告显示,公司踩雷北讯集团和ST银亿(1.750-0.02-1.13%)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业务,涉及金额11.7亿元。

  Wind数据显示,新光控股目前仍有16新光债、15新光01等四只债券未兑付,总余额为53亿元。其中,中欧基金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中欧盛世资产持有的新光债规模达21亿元,是最大的债券持有机构。有私募基金人士表示,中欧盛世很可能只是“通道”,真正的投顾另有他人。

力保ST新光不退市,以“共益债投资”方式化解资金占用问题

  新光控股和管理人已初步完成重组专项基金的组建方案,确定以“共益债投资”的方式新增借款,以首先解决上市公司的违规占用资金问题。

  新光控股债务危机爆发已经近一年,就在今年4月底,金华市中院受理新光控股破产重整一案。

  对于新光控股而言,其控股的上市公司ST新光既是重要的偿债资产,也是债务重整的关键。今年3月底,证监会立案调查ST新光。 “上市公司违规问题不解决,则无可能进行重组,这将对新光控股的整体重整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秘书长、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潘修平说。材料也显示,管理人和当地政府已采取诸多努力以促进ST新光问题的解决。今年6~8月,新光控股、管理人和义乌市政府多次赴深交所、安徽证监局,汇报沟通新光控股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各方为解决上市公司问题所做的工作,“希望监管部门、交易所对新光控股破产重整工作予以支持。”具体来说,新光控股的诉求在于“确保上市公司不退市并尽可能提升市值”。记者获得的《以共益债务形式新增借款方案》透露,管理人方面已经和包括地方政府纾困基金在内的潜在投资方进行了多次磋商。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