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债市发展论坛在京隆重召开 专家学者共议债市高质量发展
摘要 2020年1月15日,由中央结算公司举办的2020债市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以“提质增效包容发展”为主题,汇聚多位重量级经济学家、政府部门代表及2019年度债券市场优秀机构代表,深入探讨决胜之年中国经济与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中央结算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刚明在开幕辞中回顾了2019
2020年1月15日,由中央结算公司举办的2020债市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以“提质增效包容发展”为主题,汇聚多位重量级经济学家、政府部门代表及2019年度债券市场优秀机构代表,深入探讨决胜之年中国经济与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中央结算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刚明在开幕辞中回顾了2019年中央结算公司立足金融基础建设,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加强服务能力提升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一是优化政策支持,强化创新举措,积极配合财政、货币、产业等宏观政策体系协同发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保障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全年支持债券发行登记超过15万亿元,托管债券约65万亿元,完成债券结算近1500万亿元,管理担保品超过13万亿元。三是深化互联互通机制,全面支持全球通模式、香港债券通模式、澳门MOX模式,形成了中国特色兼容国际惯例的中债服务模式和账户体系,提高债券市场开放水平。截至2019年末,公司服务了全球1100多家境外投资者,托管境外机构持债1.88万亿元人民币,占境外投资者持债总量的近九成。他强调,2020年中央结算公司将进一步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促进市场稳健发展,协助打赢防范风险攻坚战;二要促进债市创新发展,全面落实客户服务新理念;三要促进债市开放发展,打造中债国际服务升级版,为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届2020债市发展论坛议程包括宏观经济展望、债市发展方向、债市热点聚焦、债市投资策略研判等四大板块,全面、深入研讨宏观经济大势与债券市场热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未来展望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少有的复杂局面,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财政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在抵御下行压力中,经济展示出强健韧性。展望未来,他指出,我们一方面应从更长的时间跨度看待当前经济变化,包括人口结构的变化、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等。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逆周期调节对短期稳增长的重要性,只有经济稳,才能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韩永文就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和走势做主题演讲。他表示,系统性地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有利于解决当前经济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是引领经济找到新兴增长点的重要方式之一。韩永文认为,货币与财政两种政策既是总量政策,也具有结构调节的功能。2020年应该加大力度解决结构性问题,可以通过针对特定行业、特定领域的培育,实施减税降费或引导利率降低等政策;要下大力气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不畅、信贷支持实体经济不畅等问题,为实体经济发展寻求金融支持找到适当渠道。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就2020年的宏观经济发展做主题演讲。他指出,2019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全年各项主要预期指标,来之不易。2020年我国需着力解决“一下”和“一上”的问题。“一下”是指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行,具体可从生产和需求两方面着力。生产可从鼓励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着手,但也要防止传统产业动能衰减过快。需求方面,要释放消费潜能,鼓励消费结构升级;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稳定房地产投资、加大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发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上”是指物价上涨。目前,我国物价出现结构性通胀的现象,我们需要遵从经济规律,注意防范通胀从猪肉等商品向其他类商品传导。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司长陈洪宛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2019年是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壮大的一年,其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稳定金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企业债市场将进一步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国家战略性项目的支持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补短板领域、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乡村振兴领域的支持力度;三是切实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四是进一步加大对优质发行人的支持力度,将债券发行主体扩展到更多优质企业,有序提升优质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效率。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许京花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指出我国政府债券市场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筹资机制不断完善,为有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构建了坚实保障,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二是国债一级市场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地方政府发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三是二级市场运行机制逐步优化,流动性稳步改善。2019年国债的换手率超过2倍,地方政府债券的换手率同比增幅近100%;近五年境外机构持有的国债规模年均增速超过50%。四是国债收益率曲线有效建立,金融市场利率基准作用逐步发挥。中债收益率曲线期限结构已涵盖3个月至30年,形成较为完整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下一步,财政部将进一步深化政府债券管理改革,加快建立功能健全、运行顺畅的政府债券市场,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国债发行管理市场化改革。二是扎实推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改革。三是加强政府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程。四是推动国债收益率曲线基准作用进一步发挥。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马贱阳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要深化对债券市场顺周期的认识,强化逆周期调节力度,高度重视债券违约和恶意逃废债,对债券违约风险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记录、早处置。针对不同信用等级发行人激励约束不对称、事前激励和事中后约束不对称、市场中介机构激励约束不对称、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约束不对称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市场激励约束机制,激活债券市场发展潜力。建议加快推动高收益债券市场,为低等级信用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积极发展信用增信公司,为企业发展提供增信支持;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强化约束机制;强化法律制度建设,加强行政监管约束。此外,要加快补齐制度短板,提高债券违约处置效率和水平。
证监会公司债券监管部处长倪改琴在论坛上介绍了近年来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的相关情况。一是市场功能稳步发挥,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逐步加强。二是基础制度逐步健全,建立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构建证监会、证监局、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登记结算机构协同参与的“五位一体”监管体系。三是推进债券市场统一执法,并对两单跨市场案件开展稽查。下一步,证监会将以《证券法》修订为契机,着重从四方面做好交易所债券市场工作。一是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市场稳健发展。二是防范化解风险,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三是扎实推进对外开放的相关举措,便利境外机构投融资。四是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则和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本次论坛精准聚焦债市热点,从不同维度解读市场创新与挑战。
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贾蔚就债券市场创新发展做主题演讲,总结了我国债券市场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在全球宽松和资本流动的背景下,兼顾增长和普惠,保持收益合理水平是首要挑战。同时,高科技、宽信用、强竞争的环境也给市场带来变化与挑战。在此背景下,依托工行的实践经验,他建议,下一步应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双轮推动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一是立足服务实体,推动债券直接融资向纵深发展;二是适应发展需要,加强产品及科技创新;三是依托全球布局,推进高质量双向开放;四是围绕市场建设,深化利率系统风险管理;四是围绕市场建设,深化利率信用风险管理。
中债金融估值中心总经理牛玉锐就中国债券市场质量观察做主题演讲。他从市场多样性、投资者保护、市场效率等三个维度对债券市场质量进行了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债市投资者和金融工具的多样性显著提升,较好满足了不同偏好投资人以及不同类型发行人的投融资需求,同时投资者保护建设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信用评级质量波动中有所改进,信息披露质量下滑后有所恢复,事前的投资者保护条款应用有所加强。在市场效率层面还有较大改善空间。下一步,建议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中介服务行业的管理;完善做市商机制,鼓励做市报价;健全公允估值机制,促进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不断完善。
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副主任张婷发表了创新担保品管理、服务债市发展的主题演讲。她表示,债券资产的重要金融功能之一就是作为担保品,高效的担保品管理手段是推动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的有力抓手;从商业银行角度看,担保品管理工具有望成为打破授信管理瓶颈之道;从证券期货机构角度看,三方回购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创新品种,其核心在于引入专业的第三方担保品管理机构,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担保品管理服务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随着我国债券担保品相关法律环境的变化,担保品管理机制的运用空间将更为广阔。
论坛期间还进行了“债市研判六人谈”圆桌研讨,汇集债券市场一线投研专家。兴业银行研究公司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现场对话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王宇、邮储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处兼货币市场处处长唐倩华、申万宏源固定收益外汇商品事业部负责人杨睿、易方达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胡剑、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评级总监刚猛,就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和流动性以及债券市场投资策略展开深入讨论。
本届论坛还举行了“2019年度中债成员综合评定”交流活动。综合评定涵盖在发行承销、交易结算、柜台业务、创新业务中表现突出的机构和个人,客观反映了市场成员的年度债券业务表现,有利于引导市场成员积极参与债券市场建设与创新业务,促进市场规范、健康、平稳发展。来自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基金、境外机构投资者等优秀机构代表出席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