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必读!庚子鼠年私募基金十大趋势变化
摘要 1、私募受托规模加速扩容私募行业管理总规模截止去年年底已达管理基金规模13.74万亿元,较2018年末增增长9603.56亿元,同比增长7.52%,预计庚子鼠年这个规模还将刷新新高。从近两年数据来看,私募行业未来的规模增长或许主要来源于头部证券私募基金的高速扩张。而部分规模小、竞争力差、治理不规范的
1、私募受托规模加速扩容
私募行业管理总规模截止去年年底已达管理基金规模13.74万亿元,较2018年末增增长9603.56亿元,同比增长7.52%,预计庚子鼠年这个规模还将刷新新高。
从近两年数据来看,私募行业未来的规模增长或许主要来源于头部证券私募基金的高速扩张。而部分规模小、竞争力差、治理不规范的私募机构将被逐步出清。
2、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入战局
银行理财子公司于去年年底密集崛起的,并顺利推出了首批净值化产品。目前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但相对收益期望更高的权益类或混合型产品将由私募、公募专户、券商资管和保险资管来承担投资顾问。在这一过程中,头部私募预计将从中占据相当份额。
3、严监管基调不放松
2019年,中基协列入异常经营程序私募基金管理人479家,因异常经营被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22家。强监管成为私募行业过去的一年的关键词。
证监会有望进一步完善私募基金条例,加强私募行业的差异化监管、分类监管将进一步落实到位。部分高风险机构将被重点关注,如机构存在“伪私募”行为则会被坚决清退。
4、外资“私转公”带动资管行业发展提速
2020年4月1日,公募对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将被取消。届时,外资独资、外资控股的公募资管机构将参与到公募的战局中。目前,部分业务扎实、母公司特色鲜明的外资私募机构,已陆续上报“私转公”申请。
加以时日,外资机构如同鲶鱼般搅动投资理财市场,本土机构是否能经得起外资机构的挑战,值得期待。
5、金融衍生品陆续“松绑”
乙亥猪年里,尤其是下半年,股市迎来一波小牛市,部分公募证券基金甚至实现了资产翻倍,这令量化对冲(指数增强、高频)策略遭遇一定挑战。但随着监管对金融衍生品陆续“松绑”,指数期货贴水好转等利好加持,鼠年量化投资机构的盈利潜力或将明显提升,更多金融工具也会令股市波动更为稳定。
6、对接内外跨境资金 绩优私募频频“出海”
随着海外资金对A股市场的配置不断升温,境内资本也参与到全球金融中。猪年中,已有头部私募机构加速设立海外机构;鼠年中,这一进程还将持续提速。
目前,已有淡水泉在美新设办公室,保银投资布局印度市场,少数派增设香港公司等。随着国内私募机构规模和组织不断扩张健全,有望设立海外投资机构,对接境内外资金,实现全球化投资。
7、部分机构下沉获客,私募商业模式生变
私募基金过去的主要募资方式多为依托银行、信托、第三方销售机构的财富管理部门。但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实,信托产品投资门槛降至40万,私募行业的募资途径或得以继续下沉,从而获取新客户群。
过去的一年中,已有多家私募机构与银行设立理财产品并“借道”信托降低募集资金的门槛。新的一年中,这一趋势有望延续。
8、资管迎来全面竞争时代
庚子鼠年将会是资管全面竞争时代,其一是外资私募纷纷拿到投顾资格,其二是更大量的头部机构首次进入银行白名单。随着外资深度参与资管市场,与本土私募、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的“抢食”劲头也将提升。
而随着渠道募资竞争白热化,大型机构对于市场营销和渠道服务能力将越来越重视。资管行业的全面竞争时代来临。
9、股市回暖政策放宽
过去一年中,股权私募基金受经济周期及资管新规政策的影响,募资渠道明显收窄,叠加“伪私募”跑路、暴雷负面消息频出,打击投资者投资私募的积极性。
而随着下半年二级市场走暖,私募股权机构的退出压力有望释放,一二级市场价差回归理性。这将改善过去二级市场估值过高、大量资本流入一级市场套利的现象。
10、私募基金激励模式亟待革新
过去每一轮牛市,都会令一批成功的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庚子鼠年恐难复制这个情况。一方面,近几年公募机构的募资优势逐渐显现;另一方面,私募现有的主流激励制度无法满足明星经理的需求。
未来私募行业的激励方案和公司治理理应得到提升。一方面,激励短期化的特征要向“长期和短期激励并重”转变;另一方面,私募基金要普遍告别“落后”、“作坊式”的公司治理和管理模式,更趋体系化、规范化。让打造“百年老店”不再是空话。
结合上述私募行业新一年的预判,投资者还可参考近期私募大佬就当下环境做的多视角解读。
新里程董事长赖戌播:负面影响低于非典时期
从2003年“非典”期间上证指数表现来看,在疫情比较严峻的3~4月间,上证指数一度大涨超过10%,而7月份前后疫情已明显受控,但大盘却破位下行,可见“非典”疫情并未对大盘构成实质性影响。
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特点和发展路径来看,赖戌播认为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会明显超过“非典”时期,对大盘的负面影响将低于2003年“非典”,疫情在对某些行业板块(比如娱乐、餐饮、旅游、酒店、航空、运输、零售等)构成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会对另一些行业板块(如医药医疗、在线教育、在线娱乐等)构成正面影响,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指数构成对冲,因此,疫情的影响大概率主要表现为不同板块的波动方向和幅度不一样。
盈峰资本总经理蒋峰:优质公司回报可期
2003年SARS期间,中国经济受到负面影响的时间约1个季度。虽然当期需求受到抑制,但大部分消费需求只是推迟,消费需求在二季度或者下半年会得到补偿性释放。
当恐慌散去之后,市场因恐慌而大幅调整往往是布局优质公司的大好时机。行业竞争格局良好、竞争优势明显、资产负债表稳健,现金流健康的优质公司,其抗风险能力更强,在经受了“黑天鹅”事件“洗礼”后,优质公司往往更有能力恢复到正常经营水平,有的甚至还可以乘势而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泰旸资产总经理刘天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月份A股先扬后抑。上半月市场稳中有升。随着疫情扩散,避险情绪逐渐升温,下半月市场大幅回调。
短期看,节后A股有补跌需求(节日期间恒生指数和A50期货分别下跌5.7%和7.0%),预计A股会有相应调整。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在疫情病例数据拐点到来前后,市场有望企稳回升。短期情绪影响下的回调,将使得优质标的更有吸引力。应该化危为机,理性评估短期风险和长期收益,积极调整组合结构。科技硬件和消费品将在调整后显著分化,医药和互联网中的部分子行业则有望取得超额收益。
尚雅投资总经理石波:结构性行情趋势不变
每件重大事件背后都孕育着新的商机,如非典后京东与淘宝的崛起,塑化剂事件后伊利的崛起。此次防疫让整个社会强制适应了居家隔离,“独立”与“减少直接接触”潜移默化中成为了人们新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在线模式的市场接纳度,工作不再受地理空间限制,服务业不再只是人对人的服务。可以期待未来虚拟与现实互补,如VR/AR等,随着5G技术普及顺势崛起,成为新的产业风口。
疫情不可能改变中国经济的中长期走势,对股市的影响也是短暂的。只要应对及时措施得当,就可以化危为机转危为安。股市政策方面,也可能进一步开放巿场,鼓励长线资金,特别是保险和银行理财资金入市。一个季度的收入变化也不会改变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现在是投资好公司的最佳时机。
源乐晟资产合伙人杨建海:复苏不会缺席
钟南山院士判断疫情在一周或10天达到高峰。在此假设下,对经济冲击最大的时期为2020年一季度。我们原本对2020年的经济判断为周期性企稳回升,由于此次新型肺炎事件的影响,一季度的复苏节奏可能将被迫中断,预计单季度GDP破6%的可能性较大,但整体复苏的方向不会变化,只要逐渐恢复秩序,绝大部分行业都会加紧在后续的时间里把进度赶回来。
同犇投资总经理童驯:守得云开见月明
疫情不会改变中长期的经济和资本市场运行轨迹。时间拉长来看,疫情将带来好多股票的“黄金坑”,“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并不适合任何时候,但我们认为适合疫情严重的当下。我们会依然坚守大消费,尽管短期不可避免会有痛苦。我们坚信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是“越跌越有价值”,而不是“越跌越抛弃”,尤其是行业和公司的长逻辑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时。从真正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说,“为国护盘”适合当下的A股,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价值投资并非总是岁月静好”,但我们坚信“守得云开见月明”。
少数派投资:影响中国经济的黑天鹅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可能会重创旅游、餐饮、线下零售百货等行业,还有各地延迟开工的影响。但这些并不影响医药、食品、日用品、汽车、通讯、宅概念等行业,甚至还可能刺激了线上消费。
危险一旦公开透明,就并没有那么可怕了。在疫情公布之后,节前股市反应剧烈,情绪的恐慌会蔓延到整个市场。在A股开市以前,香港恒生指数大幅度下跌,意味着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恐慌情绪还在。市场的恐慌往往是会过度的,而这恰恰是我们应该坚定从中寻求机会的时候。
毅木资产投资总监祝俭:安全边际是标尺
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GDP增速为6.2%,越南为7%,印度为5.1%。但人均GDP方面,2018年中国为9239美元,越南为2560美元,印度为2016美元。中国国际直接投资(FDI)只有3~4个点的增长,和历史上双位数增长不可同日而语。
过去几年的稳杠杆和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之韧性毋庸置疑。2019年年底以来的疫情来势汹汹,短期冲击在所难免,但不足以动摇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大好局面。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也即将在这一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稳中求进是经济工作主基调。我们有理由预期,面对疫情,财政政策会加大力度,货币政策也会有所作为。
不失其所者久,安全边际是我们构建组合的标尺。未来获取超额收益,需要更多寻找存在较大认知偏差的板块和行业。我们尤其重视由于担忧经济前景而估值低于国际同行、基本面毫不逊色的行业和板块。这些行业板块,竞争格局不断优化、龙头地位越加凸显、收入利润增速适中、分红收益也有吸引力。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基于审慎的态度做出自主决策,风险自担。
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