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场迎来大整顿!银保监会明确意外险改革时间表
摘要 对意外险,大家都不陌生。在购买机票、火车票、外出旅游等许多日常生活场景中,人们常有被推荐购买意外险的经历。但是,意外险市场也存在诸多乱象,比如搭售和捆绑销售、手续费畸高等,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为建立意外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更好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意外险市场高质量发展,银保监会近日印
对意外险,大家都不陌生。在购买机票、火车票、外出旅游等许多日常生活场景中,人们常有被推荐购买意外险的经历。
但是,意外险市场也存在诸多乱象,比如搭售和捆绑销售、手续费畸高等,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为建立意外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更好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意外险市场高质量发展,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意外险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强调,用两年的时间扭转意外险市场乱象丛生的局面,为建设格局规范有序、服务领域广泛、社会普遍认可的意外险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什么是意外险?
意外险是一种保费低廉、保障范围灵活、保障功能较强的险种,社会需求广泛,客户数量众多。近年来,意外险作为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补偿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提升全社会利用商业保险等市场化手段应对风险的意识、增强全社会风险抵御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也要看到,由于意外险市场基础薄弱,意外险定价机制科学性不强,销售行为不够规范,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与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要求不相适应。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年,人身险公司实现意外险原保费收入649亿元,财产险公司实现意外险原保费收入527亿元。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意外险保费收入占人身险规模保费收入的比例不超过2%,整体保费收入规模不大,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明确意外险改革时间表
《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意外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基本建立,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到2021年底,意外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基本健全,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市场格局更加规范有序,服务领域更加广泛,广大群众更加认可。
意外险改革主要有三大任务,一是推进市场化定价改革。主要包括:健全意外险精算体系,进一步完善意外险定价假设规定,强化法定责任准备金监管,切实防范风险;建立产品价格回溯调整机制,逐步淘汰赔付率过低、渠道费用过高、定价明显不合理的产品;编制意外险发生率表,探索建立意外伤害发生率表动态修订机制。
上述负责人介绍,上述工作拟于2020年底前完成。对于意外险产品价格回溯调整机制,相关部门正共同研究商议,并广泛征求行业意见,调整机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在起草和讨论过程中。
二是强化市场行为监管。主要包括:针对搭售和捆绑销售、手续费畸高、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等问题,组织开展意外险市场清理整顿;系统梳理意外险市场行为监管的政策规定,制定统一的意外险专项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提高意外险市场透明度;建立健全意外险保单信息共享机制,研究制定“黑名单”、“灰名单”标准,加强风险预警。
上述负责人表示,“黑名单”和“灰名单”制度主要是为防范骗保、骗赔等保险欺诈行为,在这方面将依托保单信息登记平台,在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意外险保单信息的共享机制。针对恶意重复投保高额投保等高风险客户,会进行必要的风险提示。
三是夯实发展根基。主要包括: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意外险风险等级和职业分类标准,完善保险业意外伤残评定标准,努力争取纳入国家标准体系中;探索制定意外险基本条目示范写法,推动产品条款标准化、简单化、通俗化;建立反保险欺诈长效协作机制。
今年将组织开展意外险市场清理整顿
上述负责人表示,2020年银保监会将组织开展意外险市场的清理整顿,或于近期启动。
《意见》强调,严格依法执行对机构和责任人的双罚制度,对违法违规的机构及人员依法清理一批、处罚一批、规范一批,并向社会公开通报处理情况。
《意见》提出,施行意外险价格定期回顾分析制度,采取市场主体自查、监管部门抽查、引导公众监督等方式,使产品定价“回头看”成为新常态。探索建立与内控水平、销售渠道、销售方式、赔付情况等因素挂钩的费率调整机制,逐步淘汰赔付率过低、渠道费用过高、定价明显不合理的产品。
上述负责人介绍,前期在调研摸排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意外险的渠道费用水平较高。比如银行借款人意外险,乘意险、旅游意外险等,在有的渠道手续费率高达50%以上,航空意外险的手续费率在有的渠道超过了90%。这些在今年将会是重点规范的对象。
对于第三方平台管控下的意外险高手续费率,银保监会财产险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银保监会注意到了第三方平台对手续费率的把控问题。在互联网保险经营过程中,保险机构在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中有时处于相对弱势。银保监会有关部门正在修订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对这一问题做了重点研究,目前政策正在制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