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近在眼前? 专家聚焦疫情下的全球金融市场
摘要 世卫组织近日宣布,新冠肺炎已具有大流行特征。疫情扩散叠加油价暴跌等因素,致使全球资本市场暴发罕见抛售潮,截至3月18日,美股已经历了本月的第四次熔断,欧美股市齐陷技术性熊市。此番行情只是疫情影响下的短期震荡,还是将从此一蹶不振?未来路在何方?政策将如何应对?面对当前市场剧变和不确定性,3月13日,全
世卫组织近日宣布,新冠肺炎已具有大流行特征。疫情扩散叠加油价暴跌等因素,致使全球资本市场暴发罕见抛售潮,截至3月18日,美股已经历了本月的第四次熔断,欧美股市齐陷技术性熊市。
此番行情只是疫情影响下的短期震荡,还是将从此一蹶不振?未来路在何方?政策将如何应对?面对当前市场剧变和不确定性,3月13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GAMF)组织全球市场专家召开网络视频会议,就当前形势下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趋势与应对策略等问题展开讨论。
全球金融危机是否即将到来?
高盛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迪安竹(Andrew Tilton)认为,全球经济增长本月可能放缓至1%以下。按季度同比增长率计算,预测第一季度增长下降5%,第二季度增长下降2%,下半年的经济活动出现反弹。目前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为2%。
先锋领航公司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黔则表示,如果无法及时控制疫情,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温和衰退。疫情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很大不确定性。从疫情传导机制看,要受到影响:一是病毒传播导致的生病或死亡;二是政府为遏制传播采取的各种防控措施;三是疫情发展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且上述影响会通过服务、商品贸易、全球供应链在各国间传递。王黔同时判断,根据当前的基准情形,如果无法在4月底之前控制疫情,经济上会有60%左右的概率陷入全球性的温和衰退。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判断,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大幅增加。全球金融海啸的爆发,除疫情推动外,其背后还有如下助推力:一是海外公共卫生体系的反应滞后;二是疫情暴发前美国经历长达10年的牛市,超长“待机”积累了大量脆弱性,贸易摩擦在过去两年新增了很多关税,现在并没有下调,进一步挤压了跨国企业的利润,影响了他们的开支意愿;三是过去10年低利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美国信用级别较低的企业发了很多BBB级别的债,10年间总量膨胀了7倍。
中证金融董事长聂庆平认为,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可能是全球资本市场体系不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从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性来讲,投资的实际收益率是在下降的。从近20天美国三大股指的跌幅看,结合美国金融体系本身的问题叠加疫情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冲击,美国面临一场金融危机,并导致主要的西方经济体系进入全球性衰退是可能的。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究主管高挺谈到,疫情最大的杀伤力是作为“外生性”的非经济冲击,其会触发原来的经济体结构性弱点,放大对经济的整体影响。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家进入衰退是没有悬念的,美国方面,如果疫情扩散严重,经济可能会持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如果疫情带来的衰退加上结构性弱点的放大,可能就不是一个短期衰退。
大宽松开启,政策能否对冲疫情危机?
摩根资产管理亚太区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表示,疫情暴发前,美欧的企业、个人贷款利率并不高,降息整体对企业面对的困难帮助不大。但央行提供流动性非常重要,如果未来几个月企业出现倒闭或不能继续营业的情况,复苏的步伐也会相对较慢。从中长期看,有几点值得考虑:一是疫情暴露了经济衰退的原因与政策方面一些时差的问题,尤其是目前需要财政政策对企业及低收入家庭进行支持,但这些现金资助到达需要的人手上的时差非常长;二是关于经济发展与产业链转移的问题,中国是很多行业需求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而美国对于其他新兴市场也有一些保护主义政策,同时中国消费需求的升级和增长也会吸引外资继续投资中国。
在评估政策影响时,柏瑞投资全球多资产及资产配置董事总经理吴重光认为,此次危机起点不同,目前的利率从纯粹货币政策看,企业与消费者债务负担变化将会很小,意味着货币政策对抵消实际疲软需求影响的能力非常有限,从而很难看到企业资本支出的大幅度增长。同时,消费方面,目前偿债水平几乎一直处于低位,进一步降低借债成本对消费者消费的影响也很小。
世界经济下行,中国吸引力增强
迪安竹分析,从PMI及其他高频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2月份突然放缓,低于正常水平超过20%,3月份将好转,但仍显著低于经济活动的正常水平。4月份,希望一些行业可以恢复正常的产能运行。政策行动方面,他预期有更多的政策宽松。
邢自强认为,全球金融市场是互动的,有传染性,欧美经济衰退可能会使中国的外需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在这种情形下,我国加大改革开放的脚步没有因为疫情而放慢,比如证券市场的再融资新规、外资股权放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改革,以及做深本地市场国债等。人民币主权资产的吸引力在未来几年还会进一步被巩固,长期来看,预计每年会有近100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中国债市和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