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瑞银新价值:从百亿规模到清盘 “打新”几乎团灭
摘要 5月9日,国投瑞银新价值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发布清算报告,标志着该基金清盘完成,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基金清算已屡见不鲜,不过令人关注的是,国投瑞银新价值在三年前还是一只资产规模百亿元以上的基金,规模最高时达到134亿元以上。然而仅仅三年后该基金就宣告清算,这三年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曾经的百亿基金清
5月9日,国投瑞银新价值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发布清算报告,标志着该基金清盘完成,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基金清算已屡见不鲜,不过令人关注的是,国投瑞银新价值在三年前还是一只资产规模百亿元以上的基金,规模最高时达到134亿元以上。然而仅仅三年后该基金就宣告清算,这三年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曾经的百亿基金清盘并不多见,为什么会是国投瑞银新价值呢?
曾经的百亿基金清盘
根据资料,国投瑞银新价值成立于2015年4月22日,正值牛市中。今年2月12日至3月14日,该基金就召开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对基金合同终止的议案进行了表决并通过。今年3月15日为该基金的最后一个运作日,次日即进入清算程序。运作不到三年之后该基金就宣告清算。
对于清算原因,该基金披露为“市场环境变化及基金运作情况,为更好地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从季报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截至3月15日)该基金曾出现过连续二十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至3月15日规模仍低于5000万元,这成为该基金清盘的重要原因。
令人在意的是,该基金成立时发行总规模为24亿元,有效认购户数为1084户。在运作的三年期间,其资产规模于2015年6月末曾经达到134.56亿元。而根据2015年中报,该基金资产规模大幅增长得益于机构的大笔申购,当时该基金总持有人户数为7938户,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为99.63%,个人投资者持有占比为0.37%。
而机构投资者热衷于这只基金,或许与当时打新基金受捧有关。从当时国投瑞银的宣传资料来看,该基金将“打新”策略作为主打策略,即基金将大部分仓位配置低风险债券资产,且以打新股增强收益策略为主要策略。自成立以来的近三年运作期中,该基金均保持了较低的股票仓位,将大部分资产用于打新股。彼时,打新基金凭借突出的收益风险比风靡一时。国投瑞银新价值规模也迅速膨胀。资产规模一举增长4.6倍破百亿。
三年回报不足4%
但随着股灾来临,2015年7月4日,中国证监会因市场波动较大决定暂缓IPO,这一举措对打新基金产品来说犹如当头棒喝。大批机构资金从打新基金中撤出,另谋出路,当季打新基金就迅速缩水,国投瑞银新价值也不例外,其资产规模在当年9月末就跌至38.35亿元,下滑了71%以上。
此后,随着新股发行制度、机构参与新股发行等政策的变化和A股市场走势的变化,打新基金的收益率逐步降低。华宝证券数据显示,打新基金最辉煌的年份为2015年,其收益中枢为13.95%;至2016年,打新取消了预缴款制度,使得打新参与者逐渐增多,公募基金受到总资产的影响,申报额度将少于私募基金。因此,打新基金收益逐渐降低,2016年全年打新基金收益中枢仅为2.89%。2017年打新市场的情况继续延续,2017年上半年,部分打新基金却获得了良好的收益,排名在前30%的打新基金平均收益为5.75%。但根据华宝证券分析,其收益来源主要为底仓配置。也就是说,打新基金收益率逐步下滑的同时,对于基金经理选股做底仓配置能力的考验越来越大。
国投瑞银新价值或许正是在这样的变化中逐步“死”去。 至2016年末,其资产规模已不足7亿元。2017年末再降至0.15亿元。WIND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至最后一个运作日,国投瑞银新价值累计回报仅3.98%,年化回报仅1.22%。这一收益率水平还不及当前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
国投瑞银“打新”几乎团灭
事实上,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就曾依赖于像国投瑞银新价值这样的打新基金大肆扩张资产管理规模。然而随着时移世易,该公司旗下打新基金纷纷出现类似的规模大幅缩水的情况。
数据显示,国投瑞银优选收益、国投瑞银新动力、国投瑞银新机遇、国投瑞银新回报、国投瑞银新增长在2015年6月末基金的资产规模分别为116.28亿元、106.16亿元、104.2亿元、75.84亿元、25.48亿元,然而到了今年一季度末,这些基金的资产规模分别降至0.51亿元、0.71亿元、1.66亿元、0.66亿元和1.79亿元。这些基金多发行于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
其中国投瑞银优选自成立以来截至今年5月7日累计收益率为4.51%,国投瑞银新回报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为9.7%。国投瑞银新增长和(港股00001)国投瑞银新动力的累计回报则在20%以上。国投瑞银新机遇表现稍好,累计回报超过53%,该基金成立时间稍早,为2014年3月。
就上述规模数据和收益情况来看,不排除未来国瑞瑞银旗下曾经的百亿打新基金会再次出现清盘的情况。而业内人士也表示,打新一直是无风险收益的代名词,对于政策红利和市场表现有较大的依赖,如果基金管理人不提升主动管理能力,而依赖于政策红利等因素来扩张,最终在红利消失时,仍然无法避免走没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