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寿险保费收入稳中有升“调结构”是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
摘要 得益于税收政策利好和投资收益改善等积极因素,A股五大险企2019年的表现都很出色。从上市险企寿险板块来看,2019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及人保寿险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约2万亿元,相较于2018年的1.83万亿元,同比增长9.19%。尽管人保寿险保险业务收入981亿元,同比增长4.
得益于税收政策利好和投资收益改善等积极因素,A股五大险企2019年的表现都很出色。
从上市险企寿险板块来看,2019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及人保寿险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约2万亿元,相较于2018年的1.83万亿元,同比增长9.19%。尽管人保寿险保险业务收入981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明显不及人保其他板块,但其净利润同比增长356%,收入31.7亿元,却是人保寿险交出的2019年第一张成绩单。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各家上市险企高管仍十分看好市场长期发展。他们一致认为,虽然疫情对整个行业的短期影响不可避免,但站在当下的时点,得益于监管部门的积极引导,行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回归保障属性,转换发展动能,织密风险保障。通过转型,不断提升产品结构中健康险占比,进而降低负债成本,同时提升盈利能力与盈利质量,从而为长期健康发展持续夯实基础。
续期保费成为寿险主要拉动力
从寿险业务收入来看,净利润体量最大的仍是平安人寿。2019年,平安人寿净利润达到1037.37亿元,上涨76.55%。在几大上市险企中,涨幅最为明显的是中国人寿,净利润582.87亿元,同比增长411.5%,报告期内,其寿险业务利润总额同比上升2502.3%,远高于健康险、意外险业务利润上浮比例。
尽管前期基数较小,但人保寿险净利润也取得了可观涨幅,净利润31.71亿元,涨幅356.3%。此外,侧重寿险领域发展的新华保险,2019年实现净利润145.59亿元,同比增长83.8%;太保寿险分别实现205.3亿元的净利润,对应涨幅46.7%。
众所周知,上市险企业绩中营运利润这一指标更能衡量价值,测出“含金量”。
此前,只有平安一家披露这一数据,2019年,太保也首次公布营运利润。分业务看,2019年,太保寿险营运利润221.76亿元,增长14.7%;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889.5亿元,同比增长24.68%。
保费收入稳步增长的背后,是续期保费的功劳。
年报显示,中国人寿保费收入仍为最高。2019年营业收入为7451.65亿元,保险业务收入为5670.86亿元,净利润为528.58亿元。其中,续期保费达3857.97亿元,同比增长5.8%,占总保费的比重为68.03%。
处于转型进程中的新华保险,也在续期拉动保费增长模式中受益明显。2019年,新华保险续期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058.21亿元,同比增长10.4%;长期险首年保费253.96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续期保费占总保费的比例为76.6%,占比依旧较高,是总保费持续增长的主动力。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占长期险首年保费的比例为76.2%,为续期保费持续增长提供主要拉动力。
科技赋能驱动竞争力
无论是寿险业还是财险业,“调整结构”是为了更有质量的发展。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二字。
过去一年,头部险企纷纷打响“科技战”,通过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激发“新活力”。在科技跑道上,上市险企起跑时间尽管不一,但认同和行动的一致性不相上下。在此方面,中国平安无疑是这一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先发企业。
平安全面数据化经营的战略性工程,是董事长马明哲2019年初提出,并在平安集团推广实行的“爆炸性发展项目”。依托人工智能辅助公司经营,提高数据共享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实现经营管理“先知、先觉、先行”。全面数据化,正加速平安在治理、科技能力及经营管理水平上的进一步提升。2019年年报早于业内近一个月时间发布,就是平安全面数据化的一次展现。
马明哲在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传统寿险已无法适应市场,平安酝酿将用2年至3年研究推动寿险改革,“全平安都在支持陆敏改革”。
据了解,平安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陆敏是承接平安集团整个改革的主要领导。陆敏表示,中国平安的改革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代理人渠道、线上渠道、银保渠道,通过这三方面的改革来强化平安发展的势头,为下阶段做好准备。
2019年以来,各家上市险企着力打造与自身适配性强的数字化、科技化模式。在太保转型2.0规划中,“数字”是五大关键词之一。近两年来,中国太保全力推动“科技赋能”,加强顶层规划布局,推进科技基础能力升级,让数字技术为业务前端服务,为业务和一线赋能。总的来看,太保数字化转型的聚焦点,是客户核心和业务一线赋能。
此外,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等传统保险公司也纷纷将“数字化”转型提到重要位置。
2019年,中国人寿开始全力建设“科技驱动型”企业,全面启动“科技国寿建设三年行动”,重赋能重创新,以科技崛起引领重振国寿。通过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保险全价值链赋能,持续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保险销售模式升级;优化全链条服务流程,加快运营服务向集约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升级,初步建立“保险+”生态圈。
中国人保提出“保险+科技+服务”新商业模式,加大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力度,以科技赋能释放价值,以服务延伸创造价值。与此同时,谋划推动集团科技体制改革,构建适应数字化战略需求的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
新华保险新任领导班子制定的“1+2+1”战略,则提出以科技赋能为支撑。新华保险总裁李全在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称,将把科技赋能提到更高的战略位置,融入到销售和管理链条,成为大后台支撑;逐步探索数字化品牌,适应对人群的重度数字化趋势;通过客户数字化管理,实现综合经营。
代理人策略明显分化
在保险代理人面临转型升级的背景下,2019年,5家寿险公司代理人阵营增速不一,战略分化显著,甚至有大型寿险公司代理人规模出现前所未有的下降。其中,一增一降的两大寿险巨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的代理人数量差距从2018年年末的11.9万升至41.3万。
从各家险企披露的年报来看,截至2019年年末,平安寿险、太保寿险两家代理人数量分别较2018年年末减少了12万、5.7万。与此同时,以中国人寿为代表的其他三家上市寿险公司则逆势增长,截至2019年年末,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人保寿险代理人数量分别增长了17.4万、13.7万和14.5万。
代理人数量下降,与大型险企代理人渠道改革密不可分。同样采取减速策略的中国太保,在2019年明确提出代理人渠道“清虚”:培养“核心人力”“顶尖绩优”和“新生代”三类队伍,同时借助科技赋能推动代理人渠道转型。在中国太保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太保寿险总经理潘艳红表示,代理人转型工作是集团层面第一优先级的转型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路径规划、方案制定、举措细化等工作,正在全力以赴推进代理人转型。
记者还注意到,中国人寿在代理人渠道人力增长的同时,其他渠道营销员数量均呈现下降。截至2019年底,中国人寿银保渠道销售人员为16.6万,同比下降32%;团险销售人员为6.55万,同比下降21%。此外,中国人寿已在2019年退出了电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