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怀:金融支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思考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2020-04-13 09:00:00

摘要
有效支持疫情防控、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战略部署的重要体现,是当前金融工作的头等大事。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下称“贵阳中支”)积极发挥牵头作用,迅速组织推动以优惠低息再贷款再贴现工具运用为核心的金融支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政策“组合拳”在贵州

有效支持疫情防控、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战略部署的重要体现,是当前金融工作的头等大事。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下称“贵阳中支”)积极发挥牵头作用,迅速组织推动以优惠低息再贷款再贴现工具运用为核心的金融支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政策“组合拳”在贵州省落地,取得了积极成效。实地调研发现,低息贷款为疫情防控提供及时资金支持,金融政策为地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也还存在贷款投放秩序需规范、银行内部传导机制待疏通、重点企业筛选精准不够等问题,需要在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金融支持疫情防控主要实践

政策落地“往实走”,加强疫情防控金融支持。人民银行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政策出台后,贵阳中支按照“快速、精准、合规”原则,切实抓好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政策落地,安排专人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实行“一对一”沟通,动态掌握企业融资供需,实时向银行共享融资需求,按日开展融资监测,按周进行情况通报,确保低成本资金精准滴灌疫情防控企业,为其开足马力生产提供资金保障。截至3月18日,贵州省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21亿元,支持了100家重点保障企业,其中,医疗防控物资供应企业35家,获得贷款4.65亿元,生活物资供应企业65家,获得贷款16.31亿元;优惠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9%,中央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承担平均利率不到1.5%。


政策工具“定向走”,强化复工复产资金倾斜。经济社会这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推动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关系到民生保障与社会稳定,这其中货币信贷政策宏观调控作用至关重要。贵阳中支充分运用专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分别单列80亿元支小再贷款、60亿元支农再贷款、10亿元专用再贴现,引导金融机构定向加大对企业复工达产低成本资金支持。截至3月18日,全省发放专用再贷款、再贴现16.3亿元,支持9个市州、46家法人银行发放贷款35.2亿元。积极发挥信贷政策引导作用,出台《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服务工作、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联合工信、发改、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出台支持行业复工复产文件,要求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通过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等方式,帮助企业渡过暂时性困难。目前,全省大中型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740亿元,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血液”较为正常。


政策措施“往深走”,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现阶段,小微企业面临的挑战加大、需要的支持增多,金融服务也应较常态化情况更加增强。贵阳中支针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融资特点,要求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符合条件、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给予临时性还款制度安排,通过及时续贷、展期等,保障受疫情影响企业资金顺利接续。疫情期间全省主要银行累计为2551家企业办理展期、续贷,涉及金额145.4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采购原材料、发放工资、扩大生产等新增信贷支持,帮助小微企业纾困,防止企业出现“关闭潮”“退市潮”。疫情发生以来,全省主要银行累计向4690家中小微企业、4.38万户个体工商户、7204个小微企业主发放贷款443.6亿元。


政策合力“往强走”,巩固脱贫攻坚金融支撑。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硬目标。贵州是脱贫攻坚主战场,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贵阳中支深化“政府主导、央行牵头、各方参与”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着力聚焦当前扶贫工作重点难点关键点。充分发挥再贷款工具杠杆撬动作用,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争取总行支持新增一定支农、扶贫再贷款,连同原存量额度,单列100亿元扶贫再贷款规模,确保16个深度贫困县限额循环使用。单列40亿元扶贫(支农)再贷款,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开展支持农村产业革命行动,强力推进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茶叶、食用菌等12个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对春耕备耕资金倾斜,为稳农业发展、农民就业有效需求提供信贷支持。目前,贵州省扶贫再贷款余额375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355亿元,均位居全国前列。


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取得初步成效

政策“指南针”作用明显发挥。新冠肺炎疫情对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信贷政策与货币工具的统筹协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与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的相互配合,为金融系统支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主攻方向,提供了战斗弹药。目前,贵州省人民银行系统以及金融机构积极完善疫情防控金融服务工作机制,有效贯彻实施系列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措施,全省上下衔接有序、横向协调有效的疫情防控金融支持体系基本形成。


政策“及时雨”效应积极显现。疫情发生以来,金融支持政策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准确把握疫情防控企业生产供应医疗及生活物资所需资金需求,运用专项再贷款支持的优惠利率贷款给予精准滴灌;引导银行对企业现存债务持续进行安排,保障受疫情影响企业资金顺利对接;用足再贷款再贴现新增专用额度,并执行好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要求,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债务偿还、资金周转和扩大融资等问题,有效缓解疫情防控中各类企业资金需求的燃眉之急。目前,贵州省全国性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对接率达99.33%,113家企业得到银行授信,109家企业获得贷款支持,100家企业获得优惠利率贷款。


政策“助推剂”效果不断深化。疫情防控金融工作中,通过系列金融政策的有效传导,金融机构与企业主体关系更加紧密,相互助推、互为支撑的局面得到进一步深化。一方面,金融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体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担当,关键时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加深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对金融部门的信任;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期间信贷政策的灵活支持,培养和提升了金融系统服务企业,特别是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金融机构长期可持续发展储备经验,形成企业主体与金融机构共生发展的良好互动。从调研情况看,贵州154家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中75%以上的企业,反映在此次疫情期间得到金融资金及时有效的支持。


政策“压舱石”作用愈益巩固。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践行庄严承诺、发起最后总攻的最关键阶段。“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越到最后攻坚压力和工作难度越大。疫情防控期间,贵阳中支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领域融资需求,加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力度,发挥信贷资金对扶贫领域支撑效力,为了贵州纾缓疫情影响,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全省66个国家级贫困县(含已脱贫县)各项贷款余额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4.9%,高于全省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7个百分点,政策“压舱石”得到充分体现。


金融支持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看,贵州各地区各机构扎实推动金融政策落地落实,给全省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政策落地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贷款投放的有序竞争机制需强化。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是救灾救急的钱,在执行专项再贷款政策过程中,各银行机构改变传统信贷审批流程,采取建立“绿色通道”,通过下发审批权限、简化审核流程等方式,有效加快了低成本资金的投放。同时,为尽可能降低信贷风险,银行存在对少数名单内优质企业“扎堆”支持现象,容易导致对单个企业无序过度融资,超过其实际资金需求及偿付能力,形成金融风险隐患。


商业银行内部传导机制有待疏通。近期,国内疫情发展出现积极变化,但市场经济环境的恢复仍需一定时间,短期内银行普遍面临盈利性指标下降、信用风险防控压力增大的挑战。尽管金融管理部门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但调研了解到,部分商业银行内部传导机制尚待疏通,比如在绩效考核、业务办理流程等方面没有及时跟进,造成基层行在执行优惠政策过程中心存忧虑,不利于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


个别重点企业名单选择把控精准度欠佳。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是优惠资金精准滴灌的关键,做好名单企业入库把关对于将优惠贷款资金用于刀刃、确保支持政策取得实效至关重要。调研发现,少数进入重点名单企业的选择把控精准度欠佳,有的企业为失信执行人,有的企业经营项目与疫情防控关联度不强,容易产生个别企业优惠政策“搭便车”行为,引发道德风险,影响政策精准落实。


强化疫情防控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第一,注重提高金融货币政策落地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应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金融机构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着眼疫情防控大局,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加大对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及时资金支持。同时,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遵循金融规律,合理确定企业贷款额度,避免对单一企业过度授信,防止不必要的加杠杆。第二,注重提升商业银行的执行力和贯彻力。金融政策红利能否充分释放,离不开基层银行不折不扣地执行。应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加强顶层设计,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匹配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容错纠错机制等,疏通政策内部传导渠道,充分调动基层行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与支持企业步入正常生产经营轨道的积极性。第三,注重强化部门间的工作合力和协同效应。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了系列疫情防控支持政策,为让各项政策在地方得到更加有力地落实,地方应加强统筹力度,政银企协调联动,综合政策合力。部门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机制,防止各自为政、政策冲突、步调不一,影响国家政策落实落地效应。第四,注重保持金融货币政策的延续性和灵活性。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及企业在生产、消费、流通、出口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得到政策持续帮扶,加上目前疫情形成全球流行态势,因此金融货币政策的安排和供给应较国内疫情期间实施更长时间。同时,还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适时关注政策效果,对症下药、分类施策,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