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家信托晒年报:马太效应与坏账计提成关键词
摘要 本报记者陈嘉玲北京报道截至目前,66家信托公司的年报“成绩单”已发布。有人欢喜有人愁。11家信托公司营收超30亿元,8家信托公司净利超20亿元,5家信托公司单投资收益一项便超10亿元,还有两家信托公司人均能赚超千万元:而“吊车尾”的公司营收仅有400多万元,还有4家净利为负,首尾差距超过千倍。《中国
本报记者陈嘉玲北京报道
截至目前,66家信托公司的年报“成绩单”已发布。
有人欢喜有人愁。11家信托公司营收超30亿元,8家信托公司净利超20亿元,5家信托公司单投资收益一项便超10亿元,还有两家信托公司人均能赚超千万元:而“吊车尾”的公司营收仅有400多万元,还有4家净利为负,首尾差距超过千倍。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部分曾经的“绩优生”业绩跟不上,或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关。2019年,超过半数信托公司增加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其中10家公司2019年内增加计提金额超5亿元,部分公司计提金额较2018年同比超过200%。
多位信托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2020年严监管态势延续,压降通道业务、压降融资类、整治影子银行乱象、管控房地产信托等政策将逐步落实。“之前大家都把2019年称为从业史上最艰难的一年,谁料2020年更难。”如何寻求稳定可持续的增长点,已成为信托公司转型发展中最迫切的问题。
前十信托公司净利润占“半壁江山”
据记者统计,66家信托公司中,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分别有42家和38家;同比下降的则为24家和28家。相较于2018年同期,超过两成信托公司在2019年扭转了去年净利下滑的颓势。
在业绩整体回暖的同时,记者注意到,信托行业正进一步加剧“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首尾信托公司拉开的差距越来越大。
比如,“龙头大哥”中信信托以63.78亿元的营业收入继续稳坐榜首,同时以47.88亿元和34亿元拿下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净利润两项冠军,成为“三冠王”。而尾部公司的业绩则与之形成强烈对比,营业收入仅有419.78万元的华宸信托,其净利润为-6053.70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431.21万元。可见,部分指标差距超过千倍。
从信托全行业来看,营业收入
总额为1143.44亿元,利润总额为727.05亿元,净利润总额为536.75亿元。其中,业绩排名前十位的信托公司营业收入之和为423.09亿元,占行业营收总额的37.00%;前十的净利润之和为252.73亿元,占行业净利总额的47.08%。
净利润方面,排名末十位的信托公司之和为-41.6亿元,3家净利超过1亿元,4家超过1000万元,还有4家净利润为负。其中,安信信托(600816.SH)在2018年亏损18.84亿元后,2019年再度巨亏近40亿元,并于5月6日“披星戴帽”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安信”。
与之相对应的头部公司,中信信托、华能信托、华润信托、重庆信托、平安信托、江苏信托、五矿信托、光大信托这8家公司的净利润均超过20亿元。另外,人均净利润方面,重庆信托、江苏信托两家超过1000万元,分别为2076.07万元和1448.22万元;此外,7家信托公司人均净利润超过5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营收和净利行业前十位的座次均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华能信托、华润信托名次有所上升,平安信托、中融信托、建信信托名次则有所下滑。上述两项指标的行业前十名,光大信托、中航信托和江苏信托“入围”营收前十,光大信托、中航信托又和五矿信托“入围”净利前十。
光大信托和中航信托,在信托公司收入占比最高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上,分别以37.45亿元和35.85亿元位居第三和第四位,同比增长104.43%和22.30%。
而江苏信托则是2019年唯一一家投资收益超过20亿元的信托公司,其2019年投资收益为20.07亿元,较2018年的11.7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0.27%。
实际上,在2019年资本市场回暖的情况下,投资收益成为部分公司业绩增长的强助攻。据此前国投资本(600061.SH)在年报中称,国投泰康信托金融产品投资、证券类投资及股权投资规模在固有财产总规模中的占比由61%提升至78%,其固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6.16%。
除了江苏信托外,华润信托、华能信托分别实现了18.4亿元和16.8亿元的投资收益,位列亚军和季军。紧随其后的重庆信托和外贸信托,投资收益也超过10亿元。
不过,投资收益常常会受到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能否持续获利存在不确定性。记者注意到,山东信托、新时代信托、华信信托等信托公司2019年投资收益均同比下滑;兴业信托、北方信托等5家信托公司投资亏损。
9家信托计提超5亿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行业监管环境持续趋严以及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之下,信托行业风险正面临持续上升的压力。为此,超过半数信托公司在2019年增加了计提各类资产减值准备,这已经一定程度上“侵蚀”业绩。
记者通过66家信托公司的年报统计发现,2019年全行业计提各类资产减值准备总计至少129亿元。其中,计提金额超过5亿元的有9家信托公司;1亿元~5亿元之间的有18家信托公司。
实际上,计提减值损失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信托公司的业绩。比如,中铁信托2019年计提减值损失5.3亿元,其营业收入为18.26亿元,同比下降35.62%;净利润为8.37亿元,同比下降36.04%。
位居冠军的中信信托,似乎亦“难逃”计提之困,其净利润同比下降7.09%。中信信托2019年度计提减值金额为5.4亿元,而2018年计提金额仅8308.93亿元,同比增长551.87%。此外,在信托项目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一项中,2017年~2019年分别为-1.1亿元、0.5亿元和195亿元,2019年较2018年翻了近390倍。
据中信信托的年报介绍称,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包括:贷款损失准备、债权投资减值准备、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事实上,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个数1547个,规模5770.47亿元。信托资产风险率也呈上升趋势,2019年四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资产规模为5770.47亿元,较2018年末增加3548.6亿元,增幅159.71%;信托风险资产率从2018年末的0.98%大幅上升至2.67%。
与此同时,大部分信托公司信用风险资产的不良率也持续攀升。2019年,华宸信托、浙金信托、中建投信托、华宝信托、吉林信托、昆仑信托、山西信托、四川信托、新华信托、新时代信托等十多家信托公司的不良率超过10%。
规模压降仍在持续
风险攀升的背后,是随着压降通道和融资类业务、限制房地产信托、整治影子银行乱象、清理非标资金池等一系列监管政策的落实,之前被隐匿的风险得到了更充分的暴露。
事实上,2019年去通道的力度空前。据记者梳理信托行业主动管理业务规模,9.24万亿元的体量在整体行业资管规模中占比达43.42%,对比2018年32.82%的占比大幅提升了10.6个百分点。
信托业协会的数据亦显示,截至2019年末,信托行业管理资产规模余额为21.60万亿元,同比下降4.85%。其中,集合资金信托余额为9.92万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8000亿,占比为45.93%,较上年同期提高5.81个百分比;事务管理类信托余额为10.65万亿元,占比 为49.30%,同 比下降19.60%,为行业资产规模下降的主要因素。
记者注意到,管理信托资产规模同比下降超过10%的平安信托、云南信托、长安信托、国投泰康信托等25家信托公司。
2019年报数据显示,平安信托2019年主动压降通道性业务规模达625亿元,同比下降25.3%,主动管理业务规模占比58.2%,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重庆信托年报显示,2019年存续主动管理类信托项目规模1442.30亿元,占比69.12%,全年新增主动管理项目88个,规模1009.6亿元,占新增业务规模的比例达84.37%。
爱建信托则在年报中称,“通道业务规模从1800亿降到1000亿元,严禁为委托方监管套利、隐匿风险提供便利的信托通道业务,加大存量信托通道业务压缩力度,原则上到期必须清算,不得展期。”
此外,2017年至2019年三年间,中信信托的信托资产规模下降了约400亿元,相当于收缩了一个中型信托公司的规模。记者注意到,近几年,其主动管理规模上升了2400亿元,被动管理规模大幅压缩了6500多亿元。
有信托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严格的监管政策仍将趋严,信托资产规模也会持续下降。按照此前监管的要求,2020年全行业压降1万亿元融资类信托业务。
在通道业务、融资类信托、房地产信托纷纷受到监管限制,回归信托业务本源、提高主动管理能力是近两年来信托业的主题。66家信托公司的年报显示,资产证券化、消费金融、服务信托、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仍是信托公司普遍关注和探索的,此外部分信托公司还关注供应链金融、私募股权投资、海外投资等创新业务。
但如何寻求稳定可持续的增长点,才是信托公司当前转型发展中最为迫切也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多位家族财富业务的信托高管此前对记者坦承,“现在仍处于‘烧钱’阶段,且通道性质的家族信托占比还很高。”作为行业头部公司之一的平安信托,亦年报中如是直言:“转型探索的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消费金融、家族信托等业务尚未形成有效支撑,未来信托公司的盈利水平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