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某券商董事长被百名员工愤怒举报!惨遭下岗!

来源:腾讯网 2019-03-16 17:16:00

摘要
”空前绝后!!某券商董事长上任才9个月,竟被近百名员工实名集体举报!目前已被股东单位正式免职!据悉,万和证券董事长王宜四,已被深圳市国资委正式宣告罢免!王宜四于2018年6月7日正式入职万和证券,出任公司董事长兼法人代表。春节后,万和证券80多名中层突然联名实名举报王宜四事宜,包括营业部负责人在内的

”空前绝后!! 某券商董事长上任才9个月,竟被近百名员工实名集体举报! 目前已被股东单位正式免职!

据悉,万和证券董事长王宜四,已被深圳市国资委正式宣告罢免!

  王宜四于2018年6月7日正式入职万和证券,出任公司董事长兼法人代表。

  春节后,万和证券80多名中层突然联名实名举报王宜四事宜,包括营业部负责人在内的中层几乎都签名参加了倒戈!

  员工联合签名的举报材料引发相关方面高度重视,很快由深圳市国资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组成了联合调查小组。“最后认定员工举报情况属实!

  万和证券是一家注册在海口、办公总部在深圳的券商。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由原深圳市深财证券业务部、成都财盛证券公司和海口财政证券公司三家财政国债中介机构重组设立而成,目前在全国设有67家分支机构。万和证券目前注册资本22.72亿元,拥有七位股东,其中深圳市国资合计持股比例为95.33%。具体股东名单为:深圳市远致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深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远致富海十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成都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口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王宜四入职万和证券之前,曾先后任职于华安证券、北方证券、天风证券、中投证券、西南证券和中航证券,从事的业务条线基本都在经纪业务。从华安证券开始,所在券商职务分别为副总裁、总裁、总裁、首席运营官、副总裁和总裁

  这份举报材料名为《关于万和证券董事长王宜四党风党纪及经营管理等问题的情况反映》。措辞严厉的指出王“高度的集权专制,颠覆了公司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业务政策的急剧改变导致业务发展停滞、随心所欲的处罚导致公司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人人免责”。

  具体包括:

  1、对上市公司纾困的政策与决定,给万和证券造成巨大损和恶劣影响。

  2、践踏民主集中制原则,违反党风廉政建设中关于强化内控约束机制,完善权力管控制度的要求,大搞一言堂。

  3、任人唯亲、违章用人。

  4、公权私用、享乐主义、搞特殊化。

  5、不作为、不担当,严重影响公司运营和损害公司利益。

  6、捏造事实,公开侮辱员工。

  7、脾气暴躁,工作作风简单粗暴、随意辱骂班子其他成员和公司中层及员工。

  8、扣帽子搞批斗,“有罪推定”式肆意追责。

  9、无视劳动纪律,搞特殊主义。

  10、违反组织规定配女秘书。

  举报材料还详细列举了王宜四在管理方面的六大问题,直接导致业务全面萎缩、停顿、损失巨大、分支机构无所适从,公司行业排名(经纪业务)由连续几年的上升变为下滑。

  万和证券员工介绍,王宜四上任后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人事冻结,公司多项重点工作被迫停止或者延期,包括原计划的投顾APP、一柜通、新设网点、量化交易客户培育等,以及经纪业务线的股票质押、两融、私募基金、新三板、财顾、机构业务承揽等。

  举报材料显示,据不完全统计,仅股押和两融业务半年的直接损失收入达1.32亿,客户流失的间接损失及名誉损更无法统计。

  内部举报材料介绍,不管是投行业务、资管业务、经纪业务、信用业务等都必须先请示王宜四。万和原有的业务决策流程完全被抛弃,在决策过程中王宜四不尊重业务部门的专业意见,直接插手业务决策,强行要求各业务部门改变原有业务方向,收缩各类业务规模,损失巨大。

  王宜四主张以投行和资管“双轮驱动”,这种观点表面光鲜实则可行性不高,原因是投行和资管对品牌和人才队伍的依赖度更高,投行业务属于客户选券商,而不是券商选客户,在某种程度上投行和资管更依赖长期积累形成的品牌效应,更有利于大券商。

  王宜四还全面终止增资计划,污蔑万和证券本金的合理使用,使万和证券错失发展壮大机会。王宜四上任后,在没有征求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股东的意见情况下,对万和证券增资叫停,他公开的理由是“我要那么多钱干嘛”。他把万和证券当作了自己的私人财产,置万和证券的长远利益于不顾,导致增资计划失败,直接影响了万和证券的业务规模和行业地位。

  在王宜四所谓的追责问责、从重从快处理的大背景下,公司合规、风控、监察、审计、党建工作都被无限扩大了其应有的工作范围和职责。“随之公司的各种审批、会议、内部沟通逐步演变成了人人担惊受怕,人人自危、继而人人推卸责任寻求免责自保的局面。首当其冲的就是业务部门和各地分支机构。”

  举报材料称,王宜四上任后公司的流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业务申请,甚至包括租房、零星采购等都重点增加了合规、风控等审批,由于人人自危,所以在流程审批时,多数人选择了用沟通其他环节的方式自保,这个背景下导致了流程发起方的无限责任,流程审批漫长而低效。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