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完成新一轮融资?探索9轮融资背后的商业模式
摘要 据媒体最新报道,每日优鲜最近已完成新一轮融资,投前估值超过30亿美元。知情人士透露,每日优鲜本轮融资有多个资方,其中包括中金资本。金融界对此求证每日优鲜,对方表示“不予置评”。若本轮融资消息属实,那么这将是每日优鲜完成的第九轮融资。从2014年的天使轮融资,到2015年之后先后获得腾讯、联想加持,再
据媒体最新报道,每日优鲜最近已完成新一轮融资,投前估值超过30亿美元。知情人士透露,每日优鲜本轮融资有多个资方,其中包括中金资本。金融界对此求证每日优鲜,对方表示“不予置评”。
若本轮融资消息属实,那么这将是每日优鲜完成的第九轮融资。从2014年的天使轮融资,到2015年之后先后获得腾讯、联想加持,再到2018年收获4.5亿美元的E轮及以后融资,每日优鲜此前已经累计获得超13亿美元的融资金额,背后资本方还包括高盛中国、老虎基金、华创资本等一线机构。
回顾2019年,一路高歌猛进的生鲜电商突然踩下刹车,疯狂的烧钱扩张之后,资金与经营问题逐渐凸显,美团旗下的“小象生鲜”、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永辉超市旗下“超级物种”都悄然在2019年关停了旗下部分门店,巨头尚且如此,小平台更是举步维艰——仅在去年12月,就有呆萝卜、我厨、吉及鲜、妙生活等企业先后被曝经营困难,生死一线,吉及鲜CEO台璐阳甚至无奈的对员工直言:“资本市场基本不再看生鲜的投资了”。
此时,每日优鲜的融资若属实,将为生鲜电商市场提振不少信心。资本机构看好每日优鲜的背后,一方面自然有疫情对于线上经济的催化作用,生鲜电商得益于此,线上订单与流量都得到了翻倍增长;另一方面,每日优鲜能在过去六年间持续获得一线机构的加持,商业模式上也自有其差异化优势。
每日优鲜的商业模式
2014年底,生鲜电商初具形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每日优鲜创立,并随即获得来自光信资本、元璟资本50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
当时手握500万美元的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徐正意识到,2015-2025年,生鲜购买主力军将变成80后、90后、00后,这是互联网催生的一代,也意味着他们获取信息会首选互联网,而非线下。“这种判断决定了我们后边的所有决策”,徐正说。在这一认知下,每日优鲜开始了自己的特有布局。
由于并不是最早期的生鲜电商入局者,每日优鲜在成立初期一直尝试以催生“新物种”的方式来实现行业的全新突破。基于对消费主体变革这一事实的认知,2015年的每日优鲜创立了第一个“新物种”——社区化电商,以前置仓为依托,配送2-3公里。
前置仓的规划让每日优鲜脱颖而出。通过打造“城市分选中心+前置仓”的物流体系,每日优鲜在主要城市自建一套带温区的冷库前置仓网络,将前置仓深入社区,这不仅提高了生鲜配送的时效性,从传统次日达慢慢提升到了1 小时极速达,同时通过干线物流的集约化运输大幅降低了履约成本,让原本高损耗率的生鲜产品降低了损耗,增加了生鲜经营者的利润。这对整个生鲜行业而言都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尝试,对行业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如今同属于生鲜电商头部企业的叮咚买菜,就是这一模式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一年后,完成了C轮融资的每日优鲜已经成了腾讯在新零售领域的重要布局之一。投资人建议每日优鲜拓展线下,因为作为零售商,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场的边界已经消失,未来零售商要做的事全渠道的门店。
彼时的每日优鲜一心想要探索新物种,并没有选择线下开店。经过一番思考后,2017年,他们推出了第二个新物种——每日优鲜便利购,这是从社区级零售到到建筑级零售的升级,每日优鲜在2000多款产品中挑选了100多款产品形成办公室的零售探索,主要是利用前置仓的物流体系以较低成本将产品送到用户手中,实现便利的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据每日优鲜披露,仅一年时间,这一模式就达到了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2018年,每日优鲜开始打造社交电商“每日一淘”,基于微信生态圈进行社交化传播,一方面在产地搭建了直发物流,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同时,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生鲜产品需求;一方面围绕会员社交进行会员传播,用会员的方式绑定购买,这又是一次创新型的尝试。
2019年,每日优鲜上线了优鲜超市次日达业务,包含食品、饮料、清洁、个护等12个品类,与前置仓内的生鲜商品和便利性商品差异化经营,并计划在2020年以大仓B2C的模式,上线上万款日百商品,满足用户一站式购物需求。
不难看出,每日优鲜最终的目标不仅仅是生鲜电商,而是一个区别于阿里和京东的全品类电商超级平台,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曾直言:“3万亿规模的服装市场养出了一个阿里巴巴,1万亿规模的3C市场养出了一个京东,而未来5万亿的生鲜市场规模,足以养出一个“阿里巴巴+京东”的超级平台。”
成也前置仓,困也前置仓
纵观每日优鲜的商业模式,从最初对目标消费群体的准确定位,到后期对“新物种”,也就是差异化竞争的探索,再到拓宽到全品类的野心,每日优鲜不断地进行横向探索以及纵向发展,这也是他们在生鲜电商的江湖沉浮中仍能坚持不倒的重要原因。
但事实上,每日优鲜也并非没有痛点。其形成差异化优势的前置仓模式属于资金密度型投入,而较低的客单价并不足以覆盖较高的物流成本。易观数据在《2020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年度综合分析》中指出,行业普遍共识认为,前置仓在订单数量超过1500单,客单价70元左右时,平台才可能突破亏损平衡点,然而目前前置仓代表平台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的成熟前置仓订单数量仅在800单/天,不满一年的新仓订单量盒客单价则普遍还要低得多。
这是一个重资产、重运营的生意,虽然这一模式让每日优鲜得以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但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更大的资金压力,因此关于每日优鲜结款不及时、克扣供应商账款等消息也时有传出。
可见即便是打出了差异化优势,每日优鲜仍要面临着生鲜电商行业共同的难题:盈利。——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大约有4000多家入局者,其中仅有4%营收持平,88%陷入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盈利。
易观分析认为,前置仓如要取得突破,未来须在成本控制、精准备货、商品损耗、用户复购等方面下功夫,且为了将供应链优势最大化,在前端还需要有节奏的进行前置仓的布局,因此未来仍然需要资本的支持。
对于背靠腾讯的每日优鲜而言,未来持续获得资本的支持似乎并非难事,但上半场的发展经验已经证实,烧钱模式行不通,如果进入下半场仍要仰赖资本堆砌,那无异于饮鸩止渴。
进入下半场,生鲜电商或许还要继续经历一番关于盈利难的“阵痛”。业界认为,生鲜电商最终想要提高盈利能力,或许可以在毛利率、客单价、用户数和购买频率这四个方面持续努力,或者依靠平台会员费收入、平台服务佣金以及冷库租赁、仓储物流等平台配套服务收入、和2B业务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的增加来抵补亏损,这也是一条可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