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信托张中朝:信托公司比拼专业能力的时候到了
摘要 在中国金融业的各个子业态中,信托业经过十年狂飙,终以超20万亿元的资产规模坐上了第二把交椅。但狂飙之后的信托业正在回归理性,行业增速放缓已成定势,转型成为行业共识。据了解,平安信托在去年下半年便启动净值化转型,在总部建立了专业化的产品中心,该产品中心涵盖了ABS、家族信托等服务类信托业务,以及资本市
在中国金融业的各个子业态中,信托业经过十年狂飙,终以超20万亿元的资产规模坐上了第二把交椅。但狂飙之后的信托业正在回归理性,行业增速放缓已成定势,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据了解,平安信托在去年下半年便启动净值化转型,在总部建立了专业化的产品中心,该产品中心涵盖了ABS、家族信托等服务类信托业务,以及资本市场、阳光私募、消费金融、创新投行等标品投资业务。
平安信托总经理助理张中朝表示,信托业已经进入转型的深水区,接下来各信托公司将把“非标转标”作为业务重点。“‘非标转标’这四个字涵盖了投资、投行、风控、产品、资金等各方面的创新和转变,是信托公司比拼专业能力的舞台。究竟谁的水平高,谁能够突出转型重围,就各凭本事了。”
“非标转标”市场大有可为
2018年颁布的资管新规,使“标”与“非标”间的模糊地带消失,更对非标类资产提出了严格要求。那么,非标资产何去何从?
“非标转标”成为不少信托公司共同的答案。
“我们一直在思考‘非标转标’的模式,发现信托业牌照的很多优势,可以让我们继续在‘非标转标’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张中朝认为,信托公司的“非标转标”业务主要有以下三个切入点:
一是投资业务层面,信托公司可以将传统的非标融资转化为私募债、ABS(CMBS)、REITs等标准化产品的投资。在张中朝看来,信托公司在这方面独具优势:“前期在非标领域的资源优势可以帮助我们锁定更多优质资产,确保现有存量客户不会流失。”
二是投行业务层面。张中朝直言,投行业务虽然利差不大,但是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同时,信托公司也应逐步提升在投资端的主动性,增强控盘能力。
三是在“非标转标”过程中,风控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我注意到业内也开始进行一些探索,但有些探索是以牺牲风控标准为代价的。我们认为,可以在不降低风控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优势,通过股权投资、特定产业基金等业务模式来完成‘非标转标’。”张中朝表示。
作为平安信托分管产品中心的高管,张中朝思路清晰。在他看来,持续趋严的监管环境对行业来说是个好事,能够为转型提供良好契机,催生新的业务机会。
重点布局资本市场业务
今年以来,疫情对信托业造成不小冲击。数据显示,一季度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及成立规模均处于缩量状态,共有63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6735款,发行规模为6420.06亿元,环比减少17.13%,募集资金5535.57亿元,环比下滑6.34%。
在此背景下,平安信托却显得较为从容。“我们很幸运,前期就做好了产品线的布局,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传统业务,创新业务、标准化业务反而得到快速成长,后续将重点布局固收类产品和资本市场业务。”张中朝坦言。
他认为,2月以来固收市场火热,而且由于境内客户资产配置需求日益旺盛,境内固收产品供给有所减少,跨境市场带来的风险溢价和套利空间明显提升,中资美元债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配置领域。
据介绍,今年以来平安信托的固定收益和资本市场团队的收入增幅均超过100%,并推出了业内首单跨境主动管理类美元债券投资产品。该材料主要投资债券类资产,包括境内债券以及中资企业在境外发行的美元债、点心债、定制债及其挂钩工具。
另外,资本市场机会逐渐显现。对此,张中朝认为,信托公司不应缺席。因此,平安信托近期引进了多位拥有券商、投行经验的人才,借资本市场的东风培育信托业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