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新业态:以新基建为突破口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摘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4日讯(记者贾佳)“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转为常态化,生产生活逐步回归正轨,我们应当对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深度分析和思考。”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崔玉英建议,新冠肺炎疫情下以新基建为突破口,加快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运用。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4日讯(记者 贾佳)“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转为常态化,生产生活逐步回归正轨,我们应当对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深度分析和思考。”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崔玉英建议,新冠肺炎疫情下以新基建为突破口,加快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运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由于采取严格防控措施以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较大程度抑制了对社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使全社会生产供给和消费能力骤降。但同时也极大促进了“互联网+”背景下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治理方式的深度变化,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催生一批新业态和新模式。
以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为突破口 加大重点项目投资
崔玉英委员表示,新基建更多为轻资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可以跨区域跨时段高效配置,应对突发事件的弹性和韧性更强。因此,建议推进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在要素的链接流通上促进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双向链接流通。
具体可在三方面着手,一是对传统的“铁公基”,如道路、桥梁、水利、能源等设施进行数字化升级,以基础设施数字化促进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并着力推广转型成功的新业态、新模式;二是构建物理空间的信息化模型,基于新基建的技术对传统基建构建数字孪生,利用“大场景的GIS数据+小场景的BIM数据+物联网”的有机结合将传统基建进行信息数字化;三是引导企业从产业链、价值链入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基于新基建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经营管理、价值创造。
以培育要素市场为重点 推动释放数据价值
崔玉英委员认为,数据在数字经济时代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将带来这一生产要素的大幅增长。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可以围绕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社会数据采集与开发利用,结合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慧制造及重点行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健全数据产业政策法规,培育和壮大由数据企业、数据运营官、数据分析师、数据集成师、数据采集员、数据交易员等组成的数据产业主体,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打造数字化产业的数据核心。
一是在法规政策方面,对开放数据的范围、开放数据质量、开放方式中的分级分类开放、利用促进、安全保护、保障机制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制定有关数据开放的标准规范。二是在数据安全方面,进一步鼓励企业开发数据安全保护和利用技术,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安全合规开放;三是在数据生态方面,持续开展开放数据创新利用比赛等活动, 以提升社会对政府数据开放工作的知晓度,提高社会利用政府开放数据的积极性, 营造有利于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的生态体系。
重塑社会治理体系和机制 建设全国一体化的社会应急管理平台
崔玉英委员指出,要充分吸取此次疫情防控中暴露的日常监测、早期预警和应急决策等方面的教训,面向重大社会应急事件处置、管控和决策的迫切需求,形成由大数据驱动、公共积极参与、自底至上、多部门多层级联动、透明敏捷的社会治理体系机制。
建议在公安大数据平台基础上,研发集数据汇聚与共享平台、舆情收集与分析引导、危机识别与预警、应急处置与决策、人流物流资金流管控与调度等于一体的社会应急管理平台,有效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社会治理能力、防范重大风险的能力。
加大力度扶持一批“互联网+民生”“互联网+服务”的平台项目
此外,崔玉英委员建议,一是以社区治理作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开设公共服务表达渠道,加强向社区赋能,强化社区信息支撑,不断丰富智慧社区功能及应用场景。二是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力度,利用大数据重点分析弱势群体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及客观困难,提出切实可行的帮扶举措加以推广应用。三是充分借鉴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经验数据信息,建立公共服务联动保障机制,确保在突发重大事件时政府能以最快的速度有条不紊地启动各项必备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