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业务成处罚重灾区,首创证券被暂停债券自营3个月,部门负责人退回年终奖,上年8家领罚

来源:财联社 2020-06-15 11:31:00

摘要
财联社(北京,记者陈靖)讯,从严监管之下,因公司债券业务违规而吃“罚单”的券商数量正在增加。在中山证券被监管重罚之后,首创证券也因开展债券自营业务违规,遭到了监管通报批评。6月11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了对首创证券的处罚公告。公告显示,2019年下半年,首创证券在开展债券自营业务过程中存在以下两

财联社(北京,记者 陈靖)讯,从严监管之下,因公司债券业务违规而吃“罚单”的券商数量正在增加。在中山证券被监管重罚之后,首创证券也因开展债券自营业务违规,遭到了监管通报批评。

6月11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了对首创证券的处罚公告。公告显示,2019 年下半年,首创证券在开展债券自营业务过程中存在以下两点问题:一是,对债券交易的管控不足,在交易员和银行账户信息空白的情况下完成部分债券交易的审批流程,对交易对手方等要素的管理流于形式;二是,尚未建立现券交易的交易对手白名单及额度管理制度。

根据相关法律,证监会决定,对首创证券采取暂停债券自营业务3个月(存量自营债券可卖出,不得新增买入,为防范流动性风险而从事的必要债券交易除外)的行政监管措施。

债券业务成处罚重灾区,首创证券被暂停债券自营3个月,部门负责人退回年终奖,上年8家领罚

无独有偶,就在一月前,国融证券也因债券业务违法受监管处罚。而记者梳理发现,国融证券于2019年遭监管处罚5次,皆事起债券业务。在一位接近监管层的券商人士看来,相关违法行为处罚趋严,也意味着监管部门对类似违法行为的开刀。

首创证券及相关业务人员各被点名批评

证监会经调查发现,首创证券的债券交易存在两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债券交易的管控不足,在交易员和银行账户信息空白的情况下完成部分债券交易的审批流程,对交易对手方等要素的管理流于形式。

二是,尚未建立现券交易的交易对手白名单及额度管理制度。

首创证券的上述问题违反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中国人民银行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关于规范债券市场参与者债券交易业务的通知〉》(银发〔2017〕302号)第二条的规定,反映出公司内部控制等存在缺陷,未能充分有效控制债券交易风险,部分交易链条与交易目的不明晰,存在为他人规避监管提供便利、发生利益输送或干扰市场秩序的风险。

基于此,证监会对首创证券做出暂停债券自营业务3个月(存量自营债券可卖出,不得新增买入,为防范流动性风险而从事的必要债券交易除外)的处罚决定。

同时,张志名作为公司分管固定收益事业部高管兼部门负责人,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领导责任。

证监会决定,对张志名采取监管谈话的监管措施。同时,证监会还责令首创证券限制张志名领取2019年绩效奖金等基本工资以外的报酬等权利,已领取部分应退回公司。并责令张志名于2020年6月16日到北京证监局接受监管谈话。

上年9家券商领罚,债券风险行为监管趋严

近年来,债券交易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码。

记者根据证监会公告统计,仅2019年,就有8家券商因在债券发行、承销等过程中违规而收到监管罚单,具体涉及的券商包括华创证券、东海证券、万联证券、广发证券、国融证券、国海证券、开源证券、中邮证券等,这些罚单也为券商债券交易敲响警钟。

在监管下发的罚单中,有4家公司被出具警示函、2家债券自营业务受限、2家被责令整改、1家被要求增加合规检查次数。其中,在公司债发行承揽中,低成本不当竞争、项目质量控制不到位、风险控制流于形式、对公司债券发行人的募集资金使用监督不到位等成为各家券商受罚的主要原因。

此外,债券受托管理券商因尽职调查未能勤勉尽责、对公司债发行人募集资金使用监督不到位等情况受罚也并不少见,同时相关责任人亦不能幸免。

此后,与此同时,为查找事件成因,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证监会组织力量,对证券公司债券交易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以及与之相关的内部控制、合规管理、风险管理等事项,定时进行全面的检查。多次发现券商在债券自营业务中存在内部管理混乱、合规风控失效、违规事项多发等问题。

债券业务执业能力将与分类评级挂钩

值得一提的是,债市风险频繁暴露,相关部门对券商债券业务的管理亦在强化。

为维护公司债券市场秩序,防范公司债券信用风险,2019年10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能力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首次证券公司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能力评价将于2020年启动。

因此,上述证券公司被暂停债券自营业务后同时还会被“扣分”,直接影响其2020年分类评级结果。在市场人士看来,在监管考核趋严的大趋势下,今年种种合规和执业能力存在漏洞的案例,需引以为戒。

有券商人士明确表示,下一步证监会还将继续加强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监管,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促进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