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第二波疫情是大概率事件 但不会那么严重

来源:金融界网站 2020-06-24 13:50:23

摘要
6月22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视频会议上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仍在加速。6月23日,钟南山接受专访时表示:“今冬明春”交际时,新冠疫情可能仍然存在。同一天,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士张伯礼接受人民网(行情603000,诊股)采访中也提到:我们阶段性地胜利已经取得了,但这不代表疫情就可以完全放松了,还需要大

  6月22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视频会议上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仍在加速。6月23日,钟南山接受专访时表示:“今冬明春”交际时,新冠疫情可能仍然存在。同一天,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士张伯礼接受人民网(行情603000,诊股)采访中也提到:我们阶段性地胜利已经取得了,但这不代表疫情就可以完全放松了,还需要大概率警惕疫情的第二波到来。

  面对全球人类共有的难题,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疫苗,由于疫苗的研发必须要经过一二三期临床的实验,在前期很大一部分要从茫茫的药物分子式的大海中间像大海捞针一样去找到那个真正有可能成功的所谓先导化合物,而在6月23日,人民网联合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打造“赋能医疗,抢占先‘基’”的未来医疗科技趋势与机遇论坛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中国疾控中心曾光科学家、平安好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邢立萍、平安首席医疗科学家谢国彤、平安健康互联网旗下医院院长谢红参与讨论,各方专家就共同指出: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可以大大加快疫苗的生产速度。

  深入武汉疫情前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就说道:“我们在不到十天的时间就把整个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拿出来了,这一点和非典差距是太明显了,争取了战略上的主动。”张老提到利用科技与中医药治疗相结合的实际运用:把新冠肺炎的症候特征编成一个软件,利用大数据实时传输,后台处理数据等方式,一个星期的时间就确诊出全国一千多个确诊的病例,症候特征就出来了,成功帮助肺炎感染者治疗取得先机,这是这是科技体现在这次抗议当中,争取先机、争取主动,对于中医药来说很好的一个案例。

  药物攻克一直在进行的期间,疫苗也同步推进,此次疫苗研发,现在可以说是时不我待。平安集团首席医疗科学家谢国彤则介绍了目前上亿分子的分析技术,它主要是加快药物在临床前的研发阶段。这块可以用AI技术可以极大提速。一般的药物研发是以10年这样的规律来计算的,而用一些新的技术,可能把它缩短到二到三年。相信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将来的疫苗研制时间将会缩短更多。

  此次论坛中,国家卫健委高级别组专家成员曾光教授,也提到了目前医疗与科技的融合非常紧密。防疫抗疫的体系建设离不开科技,曾光提到:“第一个方面是硬件的建设,硬件的建设肯定是要大发展的。现在各级疾控中心都要发展,从国家疾控中心开始,到省到地市的,其中都强调的是硬件的建设。另外,很多医院,没有微生物室,这和国外的差距非常大,这都属于基本建设,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更要强调的是软件。软件,特别是人的能力,另外是防控对策。

  各个科技企业在科技防疫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补充部分医疗物资和科技物资的部分空白。据平安好医投资有限管理公司CEO邢立萍介绍,平安基于企业金融+科技的优势基因,第一时间配合武汉协和医院去了方舱医院,移动CT车及时开到了现场,及时补充了过去传统医疗机构的这种设备的装机、投放的时间,相当于是弥补了这个时间的空白。而平安的移动CT车集众多黑科技于一身,最新64层,低剂量的螺旋CT,不光是肺部CT,还可以做全身扫描,最高一天能筛查340个患者,四重技术,比传统的CT机可以拿到四倍的速度。

  平安健康互联网旗下医院院长谢红则紧随其后发表看法:“我一直认为互联网医疗是一个很好的连接线上线下医院的工具。互联网医疗在未来的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包括防控、防疫工作的辅助方面,可以扮演越来越多的作用。通过由此次疫情产生的新型互联网医院,已经成为了医疗的新业态。”在后期面对治疗时,大家会更加适应这种医疗模式,也是一个新兴事物。针对线上没有办法解决的病症,可以把病人输送到线下去。平安医疗现在和线下的公立医院都有合作,会给病人进行正确的分诊,帮助他们找到适合他的医院、适合他的医生,其实就是帮助他寻找到最优化的就医途径。而且对医院来讲,也可以提升精准的诊疗。从大的方向助力国家分级诊疗的实现,互联网医疗在这方面是将可以大大发挥作用。肯定了医疗科技不仅是在专业领域仪器的应用,在寻常百姓中,通过互联网,了解自己的症状、开药等,减轻三甲医院的压力,也省去医院排队看病的繁琐。

  科技是手段,也是助力,张伯礼最后说道:科技助推战役。相信在当下和未来,医疗的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加持。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