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理财加速净值化转型推动规范化与市场化并重发展
摘要 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于近期罕见地出现阶段性账面浮亏,打破了投资者对银行理财收益稳健、无风险甚至低风险的固有认知,并引发市场热议。
受债券市场波动的影响,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于近期罕见地出现阶段性账面浮亏,打破了投资者对银行理财收益稳健、无风险甚至低风险的固有认知,并引发市场热议。
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银行理财要打破刚性兑付,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在此背景下,理财产品亦相继开启“净值化”转型之路。
有关专家提醒,随着银行保本理财的加速退场,净值出现暂时回撤是市场短期波动下的正常现象。广大投资者也需要相应地改变传统观念,对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波动有清晰的认知,再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
债券市场震荡调整
多款理财账面浮亏
今年4月初,市民李先生在某银行的移动APP上购买了一款“净值型”理财产品。据他介绍,该款理财产品期限90天,每份1万元起投,风险等级为“较低风险”。但令他感到惊讶的是,2个月过去,该款理财的盈利不仅从5月开始逐渐变少,及至6月初账面竟然变为有所亏损。
李先生称,因自己偏好低风险投资,所以安全稳健、流动性好的银行理财一向是他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而账面发生浮亏的情况,还是他10余年来第一次碰到。
事实上,李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据不完全统计,自5月以来,有10多家银行的数十款理财产品相继出现阶段性年化负收益,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均呈不同程度的下跌。
针对一向以“稳健”著称的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出现本金亏损的现状,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净值型产品在市场短期波动下的正常现象。
2018年4月27日,中国银保监会等机构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监管新规)。此后,银保监会又于同年9月和12月,相继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
一系列的监管法规的相继出台,在明确要求银行理财要打破刚性兑付,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之余,也为银行理财明晰净值化管理、不设预期收益率、采用公允价值计价、定期开放的“净值化”转型方向。
海辉基金分析专员李焱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资管新规实施之前,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以“摊余成本法”估值。由于外部市场震荡被平摊到每一天中,因此净值波动不明显,收益也一直呈现为增长状态。但在这种算法下,投资者难以辨别风险,也无法及时、准确掌握底层资产情况;资管新规实施之后,银行系理财产品将估值方式切换到市价法,将市价波动实时传导至理财产品的净值上,投资者也能更直观的看到账面浮亏的情况。
“中低风险的理财并不会投资于股市、期市等高风险的市场,其投资方向主要为货币基金、国债、企业债、银行、大额存单等低风险类资产。”李焱表示,从今年4月底以来,特别是央行宣布创设支持小微企业的货币政策新工具,宽信用支持实体经济预期升温,使得债券市场经历大幅波动。在这轮调整中,各家银行净值型理财均受到一定冲击,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净值浮亏。
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期账面的负收益并不代表实际的负收益。李焱提到,用户在购买、持有理财产品时,其页面所显示的“年化收益率”其实是将最近1个月的收益率放大至整个年度来计算的,一种理论收益率,会给人一种涨、跌幅动较大的感觉。其中,真正在收益波动中损失本金的,是在发生浮亏时恰好需要进行赎回操作的投资者;对于还没有到开放期的理财产品,仍需应理性对待,等市场情绪企稳后,持续关注产品的长期业绩。
打破刚性兑换
大众投资者需重新规划
金融业是基本原则是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在成熟完善的市场中,很难有金融产品可以兼顾高收益、低风险的双重特征。
但在过去银行理财刚性兑付条件下,使收益与风险出现背离。金融院员研究员陈风认为,这样既偏离了作为资管产品的本质,也扭曲了存款市场的竞争,更无形中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最终导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进而影响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干扰宏观调控的实质性成效。
按照理财新规的要求,银行理财须在2020年底实现全面净值化管理。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5月,共有6888只理财产品披露了收益类型;其中保证收益类产品224只,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653只,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6011只。
临近政策过渡收官之年,保本型理财产品正在加速退出市场。在业界看来,适度的打破刚兑有利于风险定价效率的提高,对进一步推动存款利率定价的市场化和合理化完善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2019年8月,央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并形成相关机制。自此以来,1年期LPR累计调整5次,调降幅度合计达到46基点;5年期以上共调整3次,调降幅度达20基点。陈风认为,从整体来看,央行今年曾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7天和14天OMO利率、SLF利率、MLF利率、TMLF利率与LPR的轮翻调整,推动了再贷款、再贴现政策落地,今年货币政策逆周期的调节力度明显加大。
在政策层面调控降低贷款融资成本的同时,也使得银行发放贷款的收益降低。为引导负债成本下行,银行理财整体收益自去年以来开始承压,并进入下降通道。
相关数据显示,投资者较为偏爱的1周、30天、90天、180天及1年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全面下行,已跌破4%的传统枯荣线。目前,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80%,较上期减少0.08百分点,创下43个月以来新低。
除银行系产品外,互联网上各类货币基金产品的收益率同样持续走低。截至6月25日,余额宝、零钱通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仅为1.440%和1.534%;万份收益分别为0.3822元和0.4104元。与过去随便买点什么,万份收益动辄都在两元以上的时代大相径庭。
在经济总体的投融资需求正在得到改善且表现强劲,积极财政政策或贯彻全年的背景下。业内普遍预估,未来一段时间内,收益高的产品会有一定的风险波动;而流动性好,安全性高的产品收益将持续走低。
任何投资都会有风险,作为金融属性的银行理财产品也不例外。陈风表示,监管方面打破刚性兑付,让资产管理业务回归“代客理财”的本源。从最终结果来看,银行或者银行理财子公司会加大对理财产品所投资的项目尽职调查的力度,提前发现风险,确保所投项目更加安全。在最大程度规避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的同时,也让投资者今后购买的理财产品更加规范。
但新规后的理财产品,同样也意味着投资者不再可以“保赚不赔”,过去只看收益、期限就随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代已经离去。风险时代来临,更需要投资者调整心态,重新审视投资规划。
陈风指出,今后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应该首先明确理财期限,其次是根据投资期限确定回升概率;一般来说,资金的期限越长,实现较高收益的概率越高。在选定较为心仪的理财产品后,应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辨析风险。具体方法包括,参考理财产品的历史业绩,如净值曲线、近七日年化收益率、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等指标,也可以通过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产品投资运作情况、投策略变动等信息来评价一款产品的综合投资能力,最终挑选出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预计收益相匹配的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