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类信托的前世今生 信托的黄金年代真要逝去了吗?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2020-07-08 12:04:00

摘要
融资类信托业务全停的消息在市场传开,据说多家信托公司日前收到来自银保监会信托部的窗口指导,明确各家公司压缩主动管理类融资信托的具体规模。

  原标题:融资类信托的前世今生 来源:看懂经济

  作者|张旭 看懂专栏作家

  最近几万信托从业者应该是怀着百味杂陈的心情度过的。

  有惶恐,有愤怒,有哀怨,有祈祷。

  唯独没有希冀。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

  空穴不来风。

  融资类信托业务全停的消息在市场传开,据说多家信托公司日前收到来自银保监会信托部的窗口指导,明确各家公司压缩主动管理类融资信托的具体规模。

  这种时候当然少不了内部人士。

  据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监管部门按照各家信托公司主动管理类融资信托所占据行业总量比例,下达具体指令。以各公司2019年底的主动管理类融资信托规模为基础,各自压降比例在20%左右,每一家都有具体压降数值。”

  也许有人觉得影响没有那么大。

  毕竟信托行业喊“狼来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这些年过来,总觉得也还过得去。

  但真的还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过下去吗?

  估计这次,确实有点困难了。

  从市场的反馈来看,如果监管baba不放松口径的话,这次信托大概率要凉。

  或者从业者至少也要恢复到步行街街薪水平之下。

  以往那种“前台小妹,年薪百万”的浮夸盛景再也不复存在。

  1979年的风吹到2020年的人脸上,似乎鲜活依旧。

  但那跨越40年的时光,终究是回不去了。

  也好,人总要认命。

  前世

  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初恢复发展信托业,至今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程,融资类信托可以说是最早的信托业,延续至今。

  1979年1月,料峭的冬寒尚在继续。邓公邀请了5位工商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涮羊肉火锅。

  邓公亲切地称五人为“老同志”,号召他们继续搞企业,称“经济建设感到知识不够、资金也不足,希望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并历史性提出要摘掉工商界资本家的帽子。

  9个月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信托公司。

  1979年10月,走过了繁荣也淌过了沉寂。

  从中信这一步开始,中国信托业正式归来,开始了接下来40余年的风雨兼程。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从古至今缺少的从来都不是创新的动力和决心,缺少的只是对于规则的敬畏和对于欲望的控制。

  所以在信托业发展初期,唯一的困扰只是发展太慢。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都缺钱。

  不止人民,还有国家。

  1977年外汇储备为9.52亿美元,1978年剩1.67亿美元。

  而信托作为国外已经成熟的优越制度,自然被寄予了厚望。

  或者准确的说,是死马当活马医的无奈之举。

  毕竟当时在国内,如果你说靠信用能借钱,如果没被打死,多半也是借不到钱的。

  外国还是开放。

  中信第一笔在日本发行100亿私募债券,竟然有几十家日本机构踊跃认购。

  成功为工业化建设引入了大量资金,中信也在那时成为了信托业的一面旗帜,被邓公指认为“可以作为中国在实行对外开放中的一个窗口”。

  这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人们第一次知道,原来钱不仅可以生钱,还可以无中生有。

  但这也打开了潘多拉之盒。

  信托突然被摆到了这样重要的位置,不论市场还是政府其实都没准备好。

  一时间,中国大陆出现了一股“信托热”。为了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的多余闲置资金,弥补银行信贷的不足,各家银行、各部委和各地政府纷纷成立信托投资公司。

  短短几年,信托行业快速膨胀。

  到了1982年6月,仅银行下辖的信托投资公司或部门,就多达620个。

  在那段野蛮生长的年代,信托把中国经济滋养得苗肥果壮。

  资产迅速扩张,用媒体通俗易懂的话来说,“信托公司是中国的化肥厂,氮肥是美元,磷肥是港币,钾肥是日元,农家肥就是人民币。”

  可惜那时候人们没听过莎士比亚的名言:

  那些狂暴的欢愉,终将有狂暴的结局。

  信托所谓“信托贷款”业务,资金来源是负债资金,与银行贷款业务并无太大区别。

  为了避免风险,1982年,在这种无序的矛盾冲击中,信托史上的六次整顿拉开了序幕。

  越整越乱,越乱越整,就是这十几年间的最好写照。

  在1992年邓公南巡过后,伴随着“三热”(开发区、房地产、集资)兴起,一些银行机构与信托违规联手,通过拆借、贷款等方式获取资金用作“炒房”,不良之风又肆起。

  监管只能见招拆招,第四次整顿开启,火力集中到了银、信、证分离上。这一次整改之后,四大国有银行与信托脱钩,一些公司业务开始发生改变。

  最终,忍无可忍的大boss下了狠心

  1999年3月,国务院第五次整顿吹响了号角。

  这一次整顿足足持续了2年左右,如狂风过境横扫整个信托业。

  良莠不齐的市场被清洗,不符合要求的信托公司被摘去牌照,又一番银信证分业大洗局。

  信托不再经营证券经纪业务和股票承销业务,央行也停止了银行向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拆借,从资金来源上限制了信托投资机构扩大贷款规模的能力。

  此后,信托公司被重新定位,数量也从最高峰时的1000多家骤减至68家幸存者。

  至此,信托业的上半场随着千禧之年的到来而黯然落幕。

  但骨子里冲动的基因从未改变过。

  只是暂时被压抑而已。

  终归有一条,本性还是要释放的。

  2000年对于绝大多数70后80后90后来说,都是人生中第一次经历的重大变革之时。

  除了千年虫,玛雅预言之外,更多的人在2000年之后才开始真正认识这个时代。

  套用俗语,“这是最好的年代,这也是最坏的年代”。

  2001年,随着信托法的正式发布,历经整顿多年、基本已经在市场上销声匿迹的信托公司终于开始重新起航。

  随后,又是另外“两规”的出台。

  不破不立。

  浴火重生。

  规则和边界对于历经混乱而混沌不堪的信托行业来说并非利空,而是利好。

  按照规定,信托主业被确定为可以经营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和其他财产信托四大类。

  现代信托业的本源业务的信托法律制度也终于被填充。

  信托第一次名正言顺的踏上了中国金融业的舞台。

  后续随着《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管理办法》的发布,信托公司可以接受两个或两个以上委托人的委托,集合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资金。重大工程、工商企业乃至房地产项目,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参与并分享投资收益。

  于是投资人和融资人之间的桥梁被彻底打通。

  这也成为延续至今的融资类信托业务的运作标准。

  融资类信托,顾名思义就是融资属性的信托计划,标签是“债权”、“固定收益”。

  因为标准比银行更宽泛,在经济上行的周期里信托可以充当放大器的作用,将货币乘数放大数倍,这也是融资类信托“影子银行”的由来。

  信托如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笑,你对它哭它也哭。

  可惜这是个现实的世界。

  人们笑贫不笑娼,早已忘记了初心。

  十余年间,信托藉由制度灵活的优势,虽然也随着经济的波动起起伏伏,但上升轨迹明显,从最开始的银信合作,到随后四万亿的地产政信狂欢,再到泛资管通道业务的套利兴起,信托资产规模迅速从不足万亿跃升至20万亿以上,摇身一变,成为中国金融行业仅次于银行的“老二”存在。

  那完美的增长曲线,哪怕A股一哥贵州茅台都要自叹弗如吧。

  可惜,万物都有另一面。

  概莫能外。

  否极泰来的另一面是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从大环境看。

  中央三令五申限制房地产行业,定调房住不炒。

  货币政策从大放水到去杠杆。

  业务模式开始限制债权融资,鼓励股权投资。

  信托公司在固有的模式下躺着数钱惯了,并没有把监管baba的话当做一回事。

  也有一些人觉得信托的翅膀已经硬了,可以和baba掰一掰手腕了。

  可惜,他们忘记了一句话。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2017年3月末,银行监管风暴席卷而来。

  银监会启动“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简称“三三四十”),剑指影子银行、同业理财、表外业务等问题。

  随后对于房地产额度的限制,对于贷款指标的限制,对于产品模式的限制,无一不在表明监管的决心。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层出不穷的信托公司的各类负面新闻终于让baba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彻底压降融资类信托规模!

  也许,是回归原点的时候到了。

  风雨过后不一定是彩虹,也许会是一片狼藉。

  但对于信托行业和无数从业者来说,终归要选择一条道路。

  不管好走还是难走,这就是自己的路了。 

  未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对于信托,经历过辉煌,自然难以甘于平庸。

  不论是从身份,还是钱包来说。

  那么未来究竟在何方?

  或者说还有没有未来呢?

  应该是有的吧,不然,这样的人生,也太悲哀了吧。。。

  也许,只是也许,结束意味着另一个开始。

  就像之前说的,信托行业特别是非标业务的兴起其实主要来源于牌照红利。

  作为唯一可以放贷的非银机构,藉由房地产黄金十年的巨大市场机会,通过“放杠杆”的逻辑,只要房企利润能够涵盖资金成本和信托报酬,那这场游戏看起来就是一个没有输家的巨大赌场。

  投资人、信托公司、融资方都能在资产上行阶段全身而退,而“刚性兑付”的潜规则又为非标产品蒙上了一层迷信的外衣。

  “没事的,最后都会兜底的”

  这也成了很多投资人购买信托的原因之一。

  不管适合还是不适合。

  高收益、低风险,这样畸形的市场如果不买信托,才是脑子有问题呢。。。

  当然前提是泡沫吹不破。

  吹破了就变成安信了。。。

  但资本金和净资产甚至保障基金终归是有数量限制的,它们不可能无限承载非标狗们无处盛放的致富梦和日益膨胀的资产规模。

  类似安信之类的教训让爸爸们明白,是时候打破某些潜规则了。

  所以,也正是由于信托的“私募”特性,《办法》中也强调了在销售信托产品时应当注意销售行为和投资者适当性控制,以此确保未来“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理念的落实。

融资类信托的前世今生 信托的黄金年代真要逝去了吗?

  更深层次的去通道化

  如果仔细的看现在的办法的话,就能发现其实爸爸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除了打破刚兑,剩下的就是要去除信托的通道化业务。

  这里面包括因为牌照而衍生的传统通道业务,多层嵌套、单一资金信托等等,也包括同质化的集合非标业务。

  非标特别是非标地产业务做到今天,基本除了资金不是单一之外,其他和通道业务没有本质区别了。

  交易对手、交易区域、交易方案甚至收费标准基本都是市场统一的,非标狗的工作也基本就是抄报告就行了。。。

  所以办法的本质,是限制通道化的非标业务。

  但并不是不让你做非标业务。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存在即合理的。

  标准化业务是好,债券交易也真香,服务信托的确没风险,可是得想一想,这个市场是什么样的市场,非标狗们有足够的能力在这样的市场分得一杯羹么?

  。。。

  标品、债券交易以及REITs等等早就是一个红海了,里面等着你的都是吃肉的狼。

  如果没有专业的配置,那么真的很难去转型。

  服务信托也是一样,做到最后已经是信息系统和人力成本的比拼了,市场上有很多机构已经具备了完备的系统支持和人员培育的流水线,人家的盈亏平衡点能够压低到你的成本以下。

  所以,怎么转型?

  亏钱转型吗?

  。。。

  如果另一个爸爸,大股东有钱任性,那么另当别论。

  非标狗,最终还是要回到非标上来的。

  业绩为先的专业私募机构

  金融行业起起伏伏三十年,在各个子领域都有独领风骚的头部机构。

  近几年资本市场的兴起,经常会听到爆款发售。

  不论是公募基金的王亚伟、陈光明,还是私募的高毅、高翎等等,无不受到市场热捧,动辄超募数十倍,资金趋之如骛。

  原因是什么?

  核心的自然还是业绩。

  投资投资,投资人看重的自然是投出去的资金能够获得相应的增值。

  而业绩的累计,除了运气,更关键的还是自身的专业能力。

  不论身处哪个赛道,一级、二级、债市、非标等等等等,要想获得行业顶尖的收益,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能力。

  这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对于非标也是一样。

  未来客户看的将不再是:牌照(金融机构)、股东(国企不违约)、机制(信托刚兑);

  他们看重的和其他资管行业一样:业绩。

  通过专业的风险把控和项目操盘能力,非标项目一样可以获得和一二级市场一样令人耀目的超额收益。

  这样的机构和产品也势必会在市场上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当然,只有少数头部机构能够享受到这样的红利。

  以往那种靠着复制粘贴的重复性工作就能讨生活的日子终将一去不复返了。

  未来是一个更开放、更专业的市场。

  大家都在同一个赛道上奔跑。

  比拼的是谁跑的更快。

  笑的更美。

  资管行业是典型的正反馈加强,强者恒强,资源都在向头部机构倾斜。

  未来是一个公平竞争的时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家都是凭本事吃饭。

  行业缺的也不是庸才,而是精英。

  愿每一个勤劳勇敢正直高大威猛的信托人都能在未来拥抱更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