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银保监局局长裴光: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
摘要 2019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
2019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业保险工作的根本遵循。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再次对农业保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从产业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出台政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广东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度重视发挥农业保险作用,促进三农发展。6月2日,广东省委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大力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明确了广东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并出台一系列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广东银保监局和广东保险业将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和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进一步深化农业保险改革创新,持续推动广东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驾护航,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贡献金融力量。
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广东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业保险是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在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以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快广东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三农领域日益增长的保险保障需求。
一是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是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广东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全面推进广东乡村振兴,要求农业保险加快向高质量发展实现根本转变,从服务传统种养业向服务现代种养业、休闲农业、绿色康养、农村信息技术服务业、农村电商等全产业链延伸,在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生态环境治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创新产品服务,支持建设体现广东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具有岭南风韵的精美农村;针对广东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实际,在做好灾后理赔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防灾减灾功能,提升农民群众风险意识和农村防灾救灾能力,完善多层次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进一步发挥市场化机制优势,促使防灾救灾由“行政决策、政府管理”向“政府+市场契约、保险理赔”转变,以保险杠杆作用放大政府防灾救灾效应,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二是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广东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农业保险是国际上各国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国际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需要健全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作支撑。广东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稻谷重要产区和生猪等副食品生产大省,承担供应港澳农产品(000061,诊股)的相关任务,稳住农业基本盘、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艰巨繁重,农业保险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保障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农业保险通过加大对成本、价格、收入的保障力度,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促进粮食和重要副食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稳定市场供应;将农业生产设施和技术设备纳入保险保障范围,能够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广东农业保险加快提质增效,既解决“有没有”又解决“好不好”问题,稳步提高对紧缺、优势特色、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的保障水平,能够有效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
三是加快广东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从广东来看,虽然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累计近160万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但截至今年3月还有1.5万未脱贫人口,2.3万已脱贫贫困户存在返贫风险,是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必须补齐的短板。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保险以共济互助、扶危济困为宗旨,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可以及时有效补偿农业生产经营损失,提供保障性、兜底性收入,降低农民群众因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致贫、返贫的风险。因此,新形势下,要大力推动广东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加快从保成本的初级阶段向保收入的高级阶段迈进,以农业保险保障助力产业扶贫,增强农村地区“造血”功能,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补偿和精准帮扶,帮助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致富,进而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广东农业保险深化改革,强化服务,开拓创新,支农惠农成效显著
近年来,广东保险业以服务三农发展为天职,在组织经济补偿、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坚守定位回归本源,有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金融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保险的本源,就是要充分发挥风险保障和风险管理功能,满足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广东保险业不断加大农业保险经营投入,提高承保理赔服务水平,2008~2019年累计支付保险赔款55.52亿元,受益农户871.54万户次。在2018年“艾云妮”“山竹”超强台风中,农业保险累计接受报案8419件,支付赔款3.73亿元,涉及个体农户的小额案件全部在15天内完成赔付。在2019年应对非洲猪瘟疫情中,共为23万户次养殖户支付赔款9.8亿元,投入防疫费用约2000万元,有力支持生猪行业复产稳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保险公司积极采取线上承保理赔方式、免费延长保单期限等系列措施,累计为419.34万亩农作物、82.11万亩林木、2.14亿头(羽)禽畜提供风险保障108.06亿元,支付赔款2.42亿元,有力支持春耕复耕和农产品稳产保供。
二是推动“扩面、增品、提标”,初步构建多层次三农风险保障网。广东农业保险已形成覆盖种养业、林业、渔业、农村住房等多领域的产品服务体系,风险保障广度深度不断提升。由保障传统大宗农产品向支持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开办中央补贴型险种12个、省级补贴型险种14个、地方特色险种11个,5个农业农村部农村金融创新项目于2019年落地。支农惠农覆盖面不断扩大,累计为2.5亿亩农作物、4.35亿亩林木、11.56亿头(羽)禽畜提供风险保障4211亿元,参保农户7869.23万户次,其中2018年风险保障总额占广东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首次超过10%。农房、公益林、水稻承保覆盖率分别达99.8%、93%、81.8%,生猪承保覆盖率由40%提高到70%。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险种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水稻保险从最初的300元/亩提高到800元/亩,农房保险从1万元/户提高到8万元/户,能繁母猪保险、生猪保险分别从1000元/头、500元/头提高到1500元/头、800元/头。
三是营造良好政策环境,逐步形成“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户自愿”工作格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广东省政府连续4年把农业保险工作列入全省十大民生实事。2008年至2019年,各级财政资金投入69.97亿元,为广东农户购买了4211亿元的风险保障,财政资金放大效果达60倍,其中省级财政资金放大效果近200倍。农业保险赔款是省级财政补贴资金投入的2.56倍,通过省级资金撬动中央及市县补贴支农惠农效应显著。坚持市场化推动、服务优先,建立以公开招标为主的承保机构遴选机制,市场主体由最初的1家增加到7家,适度竞争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加强全省协保体系建设,建立6700个保险协保机构,协保员超过17000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四是坚持依法从严监管,牢牢守住合规经营底线。广东银保监局坚持促发展与严监管并重,将保险机构合规经营、提升服务、保障参保农户合法权益作为监管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制订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理办法、农业保险大灾理赔工作规程,建立重大自然灾害理赔绿色通道。连续4年开展农业保险专项检查,实现对省内主要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省级分公司监管检查全覆盖,重点查处损害参保农户合法权益、承保理赔数据不真实等违法违规行为,牢牢守住风险底线,未发生群访群诉和重大风险事件。
全面贯彻落实《实施意见》,为广东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驾护航
广东农业保险的短板,也是发展的潜力板。省委深改委通过的《实施意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对标对表中央文件要求,创造性地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与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到2030年,农业保险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农业保险深度、密度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围绕这一目标任务,广东保险业将深化改革创新,全面迈向高质量发展,为广东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坚持党对农业保险工作的领导,将党中央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党的领导是做好农业保险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切实将党的领导贯穿农业保险工作全过程,确保广东农业保险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对标对表党中央关于农业保险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以《实施意见》为重要抓手,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考核督办,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地。完善协调联动机制,通过各部门密切配合、各项政策协同发力、各类信息有效共享,形成推动广东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是深化农业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守好人民群众“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持续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提升传统大宗农产品、岭南水果、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重点支持开办符合地方产业需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特色险种,构筑广东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风险保障网。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农业保险由灾后补偿向灾前预防、由保成本向保收入、由保生产环节向保全产业链、由保险保障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升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应全力服务农村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工作,加大对粮食生产、生猪生产等重点领域的保障力度。
三是充分发挥农业保险机制作用,夯实可持续健康发展根基。制度建设对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明晰政府与市场边界,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充分尊重保险机构产品开发、精算定价、承保理赔等经营自主权,实现可持续经营。针对广东台风暴雨等大灾风险多发的区域实际,构建财政支持、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多层分散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大灾分散机制。建立以服务能力为导向的农业保险承保机构遴选机制,引导保险机构加大资源投入力度。鼓励采用一揽子保险招标等方式,实现愿保尽保。优化基层协保体系建设,按照“政府组建、多方出资、共享使用”的原则,解决好农业保险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评价制度,压实保险机构经营主体责任。加大农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是不断拓宽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充分发挥保险机制在灾前风险防预、事中风险控制、灾后理赔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加强农业保险赔付资金与政府救灾资金的协同运用,完善农业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养殖户、无害化处理企业、保险机构多方参与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的联动机制,提升防疫卫生水平。推广涉农“政银保”“融资贷款+农业保险”等模式,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化改革创新,探索推进高风险领域和新型农业生产组织相互保险、“保险+期货”等试点,支持开办农机具、农产品仓库等一揽子涉农保险和扶贫综合保险,强化保险科技赋能,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五是严厉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积极引导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专注主业、回归本源,按照银保监会的部署和要求,加强农业保险业务经营条件监督管理,落实好“放管服”改革要求,构建适度竞争市场格局。加大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损害参保农户合法权益、招投标环节违法违规恶性竞争、虚假承保理赔、骗取财政补贴资金、大灾风险准备金安排不足等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市场环境,落实好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切实维护投保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