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变局系列报道 企业服务:巨头征战的又一主战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8-20 13:15:00

摘要
投资机构谨慎出手哪些行业逆风翻盘?在流动性趋紧的整体环境下,2018上半年股权投资机构投资节奏略有放缓,投资理念更加理性。在市场整体优质项目稀缺之下,独角兽企业吸金能力更加凸显。而包括教育、企业服务等行业,因为自身造血能力突出,投资案例显著增多,呈现逆风翻盘态势。在流动性趋紧的背景下,基于对市场走势

  投资机构谨慎出手 哪些行业逆风翻盘?

  在流动性趋紧的整体环境下,2018上半年股权投资机构投资节奏略有放缓,投资理念更加理性。在市场整体优质项目稀缺之下,独角兽企业吸金能力更加凸显。而包括教育、企业服务等行业,因为自身造血能力突出,投资案例显著增多,呈现逆风翻盘态势。

  在流动性趋紧的背景下,基于对市场走势的担忧,当诸多投资机构放缓投资脚步时,企业服务——这一并不依赖烧钱模式,甚至有一定壁垒的行业,再次走进投资机构的视野。

  据IT桔子数据统计,2017年共发生564 起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融资事件(据私募通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案例数量达到10144起),对外披露金额约311亿元,有447家新的企业服务公司成立。

  进入2018年,企业服务头部公司融资消息不断。VC SaaS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融资案例数仍独占鳌头。而在2018年第二季度,包括企业服务公司依图科技、微盟、品钛分别获得上亿美元的融资。

  最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7月,京东金融与中金资本、中信建投、中信资本和中银集团等四家中字头资本签署了具有约束力增资协议,融资金额130亿元,投后估值达1330亿元。

  中国企业服务市场现状如何?为何这一细分行业再次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在企业服务行业创业、投资中又面临哪些挑战?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日渐枯竭的下半场,企业服务能否成为互联网巨头征战的主战场?

  市场被严重低估

  其实,自2014年起,中国企业级服务市场就已开始受到资本追捧,并在2015年达到高峰。虽然,这一行业在2016年的资本寒冬中稍显冷静,但从2017年起又重新回暖。

  然而,德勤与投中信息于2017年联合发布的《中美独角兽研究报告》中显示,从全球范围内独角兽的行业分布来看,企业服务类企业高达41家,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占据了29家,而在中国,则仅有8家。也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To B人群规模是美国的5-8倍,但国内To B领域占股投资额不到2%,严重被低估。

  根据硅谷连续创业者、投资人徐皞的观察,VC投资人的关注及投资力度的不足,是造成中国2C,To B市场发展差异巨大的原因之一。他曾对媒体表示,“中国VC在消费领域的成功与中国消费市场近年来的飞跃式发展可谓相辅相成,在消费市场的科技创新上,中国毫无争议地领跑全球,而在企业级服务领域,这个情况则完全相反。”

  虽然,BATJ等巨头在C端业务中垄断了普通用户,但在To B市场也是刚起步。巨头尚未出现,也正是中小企业的机会。

  经纬中国董事总经理熊飞在公开演讲表达了企业服务行业的痛苦与幸福。“痛苦在于,需要持续地搞定大客户,难度很高。幸福在于,企业服务是一个门槛很高,但没有降维攻击的领域。”熊飞认为,如果巨头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光靠资本也不可能绝对占优。

  投中资本报告显示,四大因素将推动中国企业级服务的发展:一是,人口红利消失。逐年递减的劳动年龄人口致使中国人力成本逐年上升,企业对于减少人力投入的外包服务更为青睐;二是,企业的生存大环境愈发艰难,各项投入及预算纷纷收紧,对于标准化低成本服务需求开始变得更为紧迫;此外,中小企业数量增加,IT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也同步降低了底层技术的成本,给企业级服务市场创造了条件。

  将诞生下一个BATJ?

  近日,普华永道发布的份《科技赋能B端新趋势》白皮书中提到,中国移动互联网在消费者端(C端)的创新空间不断缩小并随之细化,商业模式已呈现出由C端创新逐渐向企业端(B端)创新转变的态势。

  过去20年,尽管中国诞生了BATJ等知名企业。但明显有别于美国,过于依赖2C,在To B市场几乎没有知名企业。机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有2700万家企业,超百亿美金市值的SaaS企业有100多家。而中国仅有300多家企业级服务提供商,市值超过百亿美元的为零。

  今年五月,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也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过去十年大部分独角兽企业都是来自于消费互联网,而企业互联网市场给美国投资人赚的钱,要超过消费互联网公司。他认为,未来10年中国To B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实,互联网巨头早已关注到企业服务的市场。马化腾和美团点评王兴都在不同场合提过企业服务。进入2018年,阿里和今日头条相继扔出重磅炸弹:阿里钉钉开启撒-币模式,今日头条传出将正式推出内部孵化的企业IM(即时通讯)产品。

  2013年,从京东分拆出来的京东金融已在两年前悄然地进行转型,做起了To B的生意。京东金融CEO陈生强曾在内部员工大会上表示,“中国不缺科技能力很强的金融机构,而是缺少能够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这个判断最终推动京东金融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华丽转身。其实,除了深耕金融数字化服务之外,京东金融还相继布局了城市计算、数字化企业服务、智能机器人等创新业务,服务边界不断打开。

  陈生强认为,原本的互联网企业或者科技公司所谓数字化的行业过多地集中在第三产业,集中在了衣、食、住、行、社交、游戏、支付、金融等与个人相关服务领域,而对企业的供应链、生产和运营等层面的数字化服务却较少,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保守来说,这里面蕴含着数万亿的市场空间。

  正如陈生强判断,目前,中国经济处在由高速转向高质量增长的时间点,需要数字化企业服务助力数字经济真正渗透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各个支柱产业中去,加上中国在移动互联网和AI方面拥有领先的技术和实体企业思考方式的转变,中国的数字科技公司在这种条件下,完全有机会引领全球企业服务的未来。

  如此,未来一定会诞生中国版SAP、Oracle、Salesforce。(编辑 林坤)

责任编辑:陶然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