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的这一“危险行为”已被监管盯上!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20-08-13 09:26:00

摘要
8月12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为提升集合信托规模,已有部分信托公司开始零费率进行市场竞争,做大标准化信托产品。

  近期,市场上不断传出信托公司“没有余粮”的消息。

  8月12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为提升集合信托规模,已有部分信托公司开始零费率进行市场竞争,做大标准化信托产品

  信托公司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变。那么,7月份以来金融类信托的逆势增长说明了什么?信托公司一向擅长的非标产品又何以为继?金融类信托这匹“黑马”如何才能跑得更远?

  金融类信托逆势增长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信托公司零费率参与市场竞争以做大标准化产品的行为,目前已受到监管关注。在他看来,零手续费做标准化产品以扩大非标展业规模的做法与监管的初衷相背离。

  记者注意到,各类投向中,近期金融类信托可以说是“一路狂飙”。

  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统计,8月3日至8月9日这一周,投向金融领域的集合信托资金保持高位,而其他各投向领域的集合信托资金募集情况不乐观。

  具体来看,上周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129.59亿元,环比增加10.89%;房地产类信托的募集规模22.54亿元,环比减少48.81%;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9.18亿元,环比减少81.56%;工商企业类信托募集资金3.76亿元,环比减少74.93%。

  事实上,7月份就已呈现这样的趋势。记者了解到,7月份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和成立双降,而这与监管收紧密切相关。成立市场方面,7月集合信托市场共计发行产品1736款,环比减少21.48%,发行规模1783.87亿元,环比下滑40.07%。不过,投向金融领域尤其是证券投资类产品的数量和规模增长较为明显。规模占比上,7月金融类信托居各投向之首。

  具体来看,7月房地产类信托规模占比32.56%,环比增加2.7个百分点;基础产业类信托规模占比15.79%,环比减少9.33个百分点;金融类信托规模占比39.54%,环比增加11.11个百分点;工商企业类信托规模占比7.13%,环比减少1.5个百分点;其他类信托产品的规模占比4.98%,环比减少2.98个百分点。

  在分析人士看来,从5月出台的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来看,标准化产品的规模将直接影响非标类产品的额度,信托公司目前的战略是争取通过扩大标准化业务的规模以获得展业方面的优势。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融资类信托业务是信托公司“非标”业务的主力,集合信托产品更是以融资类产品为主,监管层对融资类业务规模的压降对集合信托市场的冲击明显。

  不过,喻智也指出,尽管信托公司顺应监管要求发力标准化业务,但投研团队建设和对存量客户的投资者教育还任重道远。

  非标业务何以为继

  信托业监管持续加码。继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后,监管部门7月再次明确融资类信托压降要求。在此背景下,房地产类和基础产业类产品短期内或继续下滑。

  有分析认为,在业务转型的压力之下,信托公司在标品信托业务上发力,金融类产品规模预期将会是集合信托规模增长的重要支撑。

  喻智指出,信托公司在资产端和资金端正面临着双重困境:一是非标投资比例的限制和融资类业务的规模压降,信托公司面临着业务转型的迫切需求,但长期以来的业务模式和客户群体使得合适的底层资产更加难寻;二是风险事件频发的当下,市场情绪不高同样影响资金募集。

  那么,金融类信托有望成为一匹“黑马”吗?信托多年以来擅长的非标业务又何以为继?

  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托公司扩展标品业务,需要看整个市场的空间能否提升。从目前存量的标品业务来看,信托公司没有很大的优势。

  对于非标业务,廖鹤凯对记者强调,现在各家信托公司都在推进标准化产品,不过目前非标规模依然是占据大部分比例,这个情况还会维持较长时间,非标不会消失,只是占比会逐步下降。

  “不论是出于信托投资者需求,还是信托本身的资源禀赋,做非标依然是比标品更有优势,只是需要更多的合规运营,在政策引导的方向做出创新。”廖鹤凯进一步指出。

  另有资深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建议信托公司开展标品业务不要太盲目。早几年在传统业务还在上升期的时候,就有信托公司切换赛道,但在所做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很容易留下一地鸡毛,并且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来“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