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香港保险业:十万代理隔河苦望,“孤儿单”困扰续费客户
摘要 因疫情阻塞,内地往返香港诸多不便,香港保险业也受到巨大冲击。一条深圳河成了十万保险代理人面对的“最远距离”,不仅签单受阻影响销售业绩,员工离职还留下“孤儿单”难题。何时通关成了保险圈每天都在关注的事情,香港保监局的数据,更是佐证了当地保险企业的窘境。业务萎缩倒逼保险业转型线上8月31日,香港保险业监
因疫情阻塞,内地往返香港诸多不便,香港保险业也受到巨大冲击。一条深圳河成了十万保险代理人面对的“最远距离”,不仅签单受阻影响销售业绩,员工离职还留下“孤儿单”难题。何时通关成了保险圈每天都在关注的事情,香港保监局的数据,更是佐证了当地保险企业的窘境。
业务萎缩倒逼保险业转型线上
8月31日,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统计数字,第二季度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单保费只有8.39亿港元,环比、同比分别锐减84.5%、 93.8%,均为有记录以来最大跌幅。内地客源断流拖累整个香港保险长期业务萎缩,二季度新单保费下跌34.4%至655亿港元。
内地访客一直是香港保险业重要的目标客群,在2016年高峰时期,内地客户曾带来价值727亿港元的保单,占香港同期保费收入三分之一以上。
去年以来,受到香港局势动荡和疫情影响,内地往返香港客流受阻。虽然一些保险公司可以提供线上签约,但内地客户仍必须身在香港,这阻碍了新单成交。目前,内地新单保费已连跌四个季度,从2020年上半年来看,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及保单数量同比下跌七至八成。
从龙头险企的业绩中,可以窥见香港保险业的萧瑟景象。保诚(2378.HK)半年报披露,从中国内地入境香港持续受到限制,导致该市场于上半年度的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下降64%,新业务利润下跌67%。友邦(1299.HK)上半年香港新业务价值下降68%,同样受到内地入境障碍的影响。
经营困境也倒逼险企另谋出路。友邦于今年6月在内地注册成立了首家外资独资人寿保险总公司,未来或将承接内地客户需求。
保诚则在半年报中提到:“亚洲业务短期展望依然不明朗,期间任何有关限制措施都可能有变,因此我们在经营业务时需要保持灵活性。我们提前向新业务及代理人招聘全面数字化转型,让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销售所受到的影响。与中国内地接壤的边境封锁,将继续对香港销售及新业务利润的短期展望产生影响。”
公司的保险代理人也开始在线上活跃,面对面拜访客户的活动难以施展,有些代理人便做起公众号运营、短视频博主以拓展可能的受众。
从业者寒冬,“孤儿单”难题
对于许多保险代理人而言,转型线上只能维持客群,但签单受阻则意味着没有新增收入。“我的客户都来自内地,客户已经问我很多次什么时候能开关,我也在盼着,天天看香港的新增病例情况,”保险代理人郑珊向记者坦言,她在香港保险圈混迹三年多,已经升至百万圆桌(销售业绩达到百万美元以上),而近一年来却一单也没做。
疫情期间,郑珊就待在家里,安抚客户的同时参加公司线上培训,趁空闲再考一个牌照。“我上个月去香港准备考牌,顺便去趟公司,但到了香港之后疫情突然反弹,考试取消了、公司去不了,一去一回,在隔离酒店住了一个月。”郑珊表示无奈。
郑珊的遭遇并不是一个人的特情,香港保险代理人是一支十万人的庞大队伍,其中不乏内地背景的港漂,而他们的客群主要面向内地。根据保监局数据,截止2020年上半年,香港共有8.55万持牌个人保险代理以及逾1万名持牌业务经纪人。
另一位保险代理人苏宇对记者称,疫情就是考验公司和团队的稳健性和多元性,“对只做内地业务的团队来说,这是毁灭性打击,但如果有其他客户和老客户续保,那勉强还能生存。”苏宇称。
对于没有业绩积累的新人,今年入职保险行业相当于直面寒冬。郑珊称,保险代理岗位一直流动性比较大,之前有新人想离职,团队还会再鼓励一下,“但今年我们就不怎么劝了,这个时机确实对新人不太友好。”
苏宇已经在带领团队,最近团队里新入职了两位新人。“我都有些佩服他们的勇气,不过我也和他们聊,希望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不仅做保单,还要像创业一样拓展自己的平台。任何人都欢迎加入是行业爆发期的特点,现在不再是这样的了,”苏宇称。
然而,从业者的波动将会直接影响到投保客户,离职人员会留下一批“孤儿单”,即仍在供款却没有代理人或经纪人跟进服务。
苏宇介绍,一般而言,若保险公司的代理人离职,则保单会转交给上级经理跟进;但通过第三方经纪人和银行渠道销售的保单难以直接对接客户,便成为“孤儿单”的主要来源。
“最近的客户投诉挺多的,有些通过银行买了保险,但后续服务不到位,他们就会直接找到保险公司。承接这部分客户就成了我这段时间很大一块工作,有些是公司推给我的,有些是通过朋友直接找到我。”苏宇称。
何时通关?
根据香港卫生署数据,截止8月31日,香港已有4811宗确诊病例,过去24小时新增9宗确诊个案,其中7宗属本地感染个案;死亡人数达89人。
保险界立法会议员陈建波称,由于第三季香港疫情更为严峻,内地访客新单保费预计将进一步下跌,第四季有关业务能否复苏仍要看疫情进展。他建议,目前香港确诊数字仍然偏高,但当局不能等到零确诊才处理经济问题,必须有完善的防疫及抗疫制度,令内地有信心,再配以健康码,让内地居民来港。日后即使放宽内地居民来港,相信也会有先后次序和额度限制,内地客业务不会出现报复性反弹。
苏宇预计,通关后挤压的需求会有一波小的爆发,但并不会持续太久。“2014-2015年是一个黄金期,那时候基本是躺着赚钱,客户都是排着队来买的;但是近两年内地客户也逐渐理性,数据反映出来比较平稳,甚至有一些上上下下。其实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
“我感觉最近签单几十万美金的高净值客户少了挺多,而用3万-5万美金理财的中产阶层比例在增长。尤其这次疫情让人们看到医疗资源的不均衡,许多客户上来就问重疾险和补充医疗险,也有一些90后打算理财做退休养老用。”苏宇称。
9月1日,香港全民检测已经开始,“港版健康码“也呼之欲出。郑珊仍在密切关注香港的动态,苏宇刚刚在内地隔离结束,准备回一趟老家。他们都希望下次回港能顺利一些。
(受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郑珊、苏宇为化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