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最小IPO纪录出炉 上市一本万利时代或告终
摘要 近期一家科创板IPO公司发行公告引发争议,该公司压线科创板上市标准惊险过关,这或许也让询价机制下长期的高价发行成为历史,未来上市或许不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原标题:科创板最小IPO纪录出炉 上市一本万利时代或告终)
特约 | 胡东辉
近期一家科创板IPO公司发行公告引发争议,该公司压线科创板上市标准惊险过关,这或许也让询价机制下长期的高价发行成为历史,未来上市或许不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最近次新股破发逐渐增多,9月9日锋尚文化成为创业板注册制下首只破发的次新股,9月10日,美畅股份、时空科技、新亚强三只次新股也相继破发。稍早,8月12日上市的科创板新股凯赛生物,上市首日仅上涨17.65%,上市第4天破发,9月11日最低下探97.65元,破发幅度达26.83%。
伴随着新股破发增多,新股发行价也被倒逼逐步降低。9月15日晚科创板出现了1只真正低价发行的新股,该公司发行价只有2.49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7004.27万元。作为一只小盘新股,其发行后的总市值是10.04亿元,刚刚超过科创板最低一档10亿元总市值的上市标准,差一点就上不了市。
“天价”能忍“地价”为何不能忍?
根据该公司的发行公告,有415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6954个配售对象符合询价条件,其中399家管理的6903个配售对象报价统一为2.49元,占比超过90%。也就是说,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公司董事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是第一家‘贴地’发行公司,无论是什么原因,都没关系,哪怕发行失败都接受,只要真的是市场报价结果。但如果类似情况被复制,甚至愈演愈烈,不仅会对企业的上市热情造成很大的打击,也会对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造成负面影响。”从话语中可见,公司董事长表现得很得体,接受了这个结果,但却有很多人为公司打抱不平,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对上市公司的打劫,并提出要修改询价规则,亡羊补牢。
这就没什么道理了,虽然这次该公司是“地价”发行,但过去也有不少新股是“天价”发行,为什么“天价”发行能够容忍,“地价”发行就不能容忍了?市场规则一经制定,不管是有利还是不利,对所有上市公司的影响都是一样的,不能一出现“地价”发行,就马上要求修改规则,不允许再出现“地价”发行,实际没有这个道理。
不能只有高价发行没有低价发行
IPO施行注册制,一大宗旨就是让市场因素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放开新股发行价,过去人们更多想到的是高价发行,没想到还会有低价发行。其实这正是放开新股发行价的题中之义,新股破发就是对高价发行的市场约束,这反过来会倒逼新股降低发行价。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出现矫枉过正也很正常。该公司的发行价是比较低,但也没有低得离谱,所以公司本身也能接受。
此次其之所以会引发这么大的关注,是因为这个价格太“巧”了,再低1分钱就会发行失败。如果干脆价格再离得远一些,比如发行后总市值比10亿元高1亿元,就不会引发这么大的关注了,市场各方是因为太“惊险”而关注。当然,如果发行后总市值比10亿元低1亿元,也会引发强烈关注,这是因为科创板还没有这个先例,但关注的动因是不同的。因为太“巧”,所以有人怀疑这是询价机构串谋的结果。但这种没有证据的事,最好还是不要拿到台面上来说。
低价发行是询价机制成功的标志
现行询价机制下,既能出现高价发行,也能出现低价发行,恰好说明这个询价机制还是有效的。如果只会出现高价发行,不会出现低价发行,这种单边导向反倒说明这个询价机制有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市场化询价。
因此,现在没有理由修改询价规则,相反应该保持定力,继续坚守现行的询价规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询价导致低价发行是一件大好事,A股市场非常需要这样的矫枉过正。过去新股发行最大的后顾之忧是什么?就是高价发行。新股发行制度改来改去,就是为了防止高价发行。
现在主板IPO为什么要实行23倍市盈率定价发行?就是因为一旦放开新股发行价,很容易就失控。这种失控,从来都是向上的失控,从来没有发生过向下的失控。现在好不容易出现了发行价逐步降低的态势,这是多么的难得!难道不应该张开双臂欢迎吗?可以这么说,低价发行是询价机制走向成功的标志。现在才刚刚开了个头,不要轻易破坏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
(本文刊发于9月19日《红周刊》)
(文章提及个股仅做举例,不做投资建议)
【红刊招聘季 正式启动!】
金九银十,你是否在寻求一份干货满满的优质offer?是否在寻求一个能展示个人能力的舞台?
证券市场红周刊诚招证券新闻记者、高级推广运营,邀你一同深入价值投资领域,与投资大师面对面!详情可私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