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情蓄势待发?消费电子龙头近30日主力资金净买入居首!
摘要 “三十而立”的A股丛林目前拥有上市公司逾4000家,总市值超过70万亿。身处A股丛林的投资者,有的是全副武装的猎人,有的是拥有獠牙的猛虎,当然,也有非常多手无寸铁,自称“韭菜”但仍乐此不疲参与丛林游戏的散户。“韭菜”看到的常常仅仅是涨跌,涨跌背后的信号往往由上述中的“猎人”、“猛虎”最先捕捉。或是产
“三十而立”的A股丛林目前拥有上市公司逾4000家,总市值超过70万亿。身处A股丛林的投资者,有的是全副武装的猎人,有的是拥有獠牙的猛虎,当然,也有非常多手无寸铁,自称“韭菜”但仍乐此不疲参与丛林游戏的散户。“韭菜”看到的常常仅仅是涨跌,涨跌背后的信号往往由上述中的“猎人”、“猛虎”最先捕捉。或是产品技术突破、或是行业迎来重大政策利好,巨大的信息不对称造就了机构投资者相对更敏锐的嗅觉。而
“主力资金”等大额资金的动向常被作为洞悉机构投资者嗅觉的信号。
近期,据说一份国内知名的私募投资机构“淡水泉”的笔试题,在投资圈刷屏,每道题目的背后,也都是一个个精彩的行业故事,其中有一题便提到了近30个交易日获主力资金流入居首的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淡水泉的出题提到:沿着精益管理的角度,看组织内部结构的历史变迁,如果我们认为立讯精密可以成为大陆的富士康,未来会不会有大陆公司成为台积电?
近30个交易日超43亿主力资金买入立讯精密,获主力资金买入居首
截至10月10日,近30个交易日获主力净流入额度居前十的个股分别是立讯精密、C爱美客、药明康德、豪悦护理、海康威视、思瑞浦、通威股份、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福昕软件。除了药明康德在近30个交易日略微下跌,其他9只主力大额净流入的个股均实现了上涨,其中立讯精密、豪悦护理、思瑞浦、通威股份的表现远远好于大盘。截至9月10日,前30个交易日主力净流入居前的个股是京东方A、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紫金矿业、宁波银行、海尔智家、甘源食品、奥海科技、福昕软件、国联证券。两个连续周期比较之下,平安银行、福昕软件在连续两短30个交易日的主力资金流入中居于前十。
具体来看,近30个交易日超过43亿的主力资金流向了消费电子领域的立讯精密。这只去年的实现估值两翻的大牛股今年延续上升走势,这与基金、陆股通等来自机构投资的资金的持续加持密不可分。陆股通持股比例从2019年初的2.33%增至5.57%,公募基金持股占比也呈上升趋势。据2020年中报,有64只股票型基金的第一重仓股为立讯精密,其中不乏“鹏华环保产业”、“富国互联科技”、“上投摩根卓越制造”、“华夏科技成长”等近一年在排名位于权益类公募基金前10%分位的明星公募产品。
资金近30个交易的埋伏或许和苹果公司发布会“秋日限定”的习惯不无关系。苹果公司10月7日发布了秋季新品发布会邀请函,主题为“真快,又要见了”,发布会时间为北京时间10月14日凌晨。有市场分析师认为,该发布会将用于发布具备5G功能的新iPhone。摩根士丹利将对2021财年iPhone出货量的预测从2.18亿部上调至2.2亿部,并预计,今年秋季的iPhone发布会将是“多年来最重要的iPhone发布会”苹果产业链概念股便有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等。有观点较为激进的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消费电子的最强风口已来。
股价上,继去年市值三翻之后,立讯精密的股价今年以来仍然呈上涨趋势,虽然七月份后一直高位震荡,上周五节后首日放量创出新高61.48元,市值达到4291亿,静态市盈率为74.6。基本面上,立讯精密三季报业绩预告2020年1月至9月累计净利润的预计:40.4亿至46.2亿,变动幅度40.00%至60.00%,可见公司仍处于高速增长当中。
对于医药、消费电子等行业龙头的估值较高,力泽基金基金经理刘泽军认为主力资金对于基本面较为优秀的行业龙头的公司的亲睐不会轻易改变。“对于很多新的公司,现在大家都还不认识他们,资金更关心确定性,消费电子、医药的一些龙头,市场给出一部分估值溢价的趋势一定还会持续。因为除了同比和环比,除了比估值,市场还会比确定性,机构是很看重这一点的。守住自身的能力圈做投资是目前很多私募基金的选择。”
永禧投资的投资经理王超最近做客私募排排网路演中心节目时也表示持续看好科技制造类的公司的成长。他指出自2016年AirPods开启TWS耳机时代之后,从2019年的全球出货量来看,市场渗透率仅为15%,预计2020年TWS的出货量将达到2.30亿部,同比增长90%;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美元,同比增长47%,这利好A股以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为首的耳机制造企业,行业景气度有增无减。
聆泽投资联合创始人周文明最新观点仍站医药、消费、科技等成长行业。他认为,宏观上目前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指数趋势不需要有大的担心,长期布局仍然可以关注有抱团溢价的行业方向,比如消费、医疗、科技等,但同时,中短期要做好承受一定幅度市场波动的心理准备。另外他还指出,中长期看,消费、医药等成长型公司可能会比周期板块的公司走出更好的行情,做投资不一定要买在最便宜的价格。不要永远怀有用“便宜”价格买好公司的心态,用“合理”的价格去买好公司便很好了,在估值上应当给予成长行企业一定的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