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信托募集规模“大滑坡” 收益率反弹动力不足

来源:北京商报 2020-11-09 06:45:49

摘要
北京商报讯(记者孟凡霞宋亦桐)经历了短期的回暖后,信托行业募集规模再次出现回落。11月8日,据用益信托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本周(11月2日-11月8日)集合信托市场回调,募集规模大幅回落,共有202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环比减少0.49%;募集资金163.68亿元,环比下滑47.45%。在分析人士看来,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宋亦桐)经历了短期的回暖后,信托行业募集规模再次出现回落。11月8日,据用益信托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本周(11月2日-11月8日)集合信托市场回调,募集规模大幅回落,共有202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环比减少0.49%;募集资金163.68亿元,环比下滑47.45%。在分析人士看来,目前回报率高的优质资产逐渐减少,融资方倾向运用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获取资金,预计未来一年集合信托募集规模将继续维持稳中有降的格局。

  本周各投资领域的集合信托产品规模增减不一,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82.77亿元,环比减少40.06%;房地产类信托的募集规模38.42亿元,环比增加20.51%;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6.17亿元,环比减少71.12%;工商企业类信托募集资金35.83亿元,环比下滑70.01%。

  从历史数据来看,1月受春节长假影响,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和募集规模均出现大幅下滑,2月受疫情影响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和募集规模也出现萎缩,3月、4月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弱,集合信托产品的募集规模下滑幅度出现好转。5月集合信托产品募集规模逆势增加,在发行减少的情况下出现增长殊为不易,5月共计成立集合信托产品2114款,与4月同时点相比减少7.49%,成立规模1891.72亿元,与4月同时点相比增加1.1%。5月之后,集合信托募集规模就呈现出“多降少升”的震荡趋势。

  时间进入11月,(10月26日-11月1日)集合信托市场行情风向转暖,募集规模大幅飚升,彼时共有203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募集资金311.48亿元,环比大增67.39%。但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募集规模暴增具备较大的偶然性。

  对集合信托产品后续募集情况走势,市场多数并不看好,有观点认为,目前,回报率高的优质资产逐渐减少,融资方倾向从其他市场借入低成本资金,未来集合信托募集规模大概率会继续下行。在现有的集合信托产品中,融资类信托业务是信托公司“非标”业务的主力,而集合信托产品更是以融资类产品为主,融资方“不看好”也导致了集合信托募集情况反弹动力不足。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回报率高的优质资产逐渐减少,融资方倾向运用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获取资金。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向好,人民币汇率坚挺,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外资持续加速流入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特别是在海外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大背景下,这一趋势导致的结果是拉低我国债券定价,从而降低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预计未来一年集合信托募集规模将继续维持稳中有降的格局,待信托行业完成过渡期转型,规模逐步企稳,或许会达到触底反弹态势。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疫情冲击,使得信托行业风险加速暴露,少数信托公司已劣变为高风险机构,更加使得融资方融资意愿降低。11月6日,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首次将信托行业风险成因以专题报告形式呈现。在报告中央行指出,我国信托行业存在经营风格激进,积聚大量风险;公司治理不健全,股东违规现象明显;未能“卖者尽责”,刚性兑付违背“买者自负”;滥用制度灵活性,监管套利活动层出不穷等问题。

  “信托业风险暴露加快,存在外溢可能。”在政策层面,报告建议,推动《信托法》修订和信托公司条例出台,落实破产隔离、信托财产登记等本源制度基础。加快出台服务信托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近两年信托行业不良率提升较快,加之部分信托公司大股东干预公司经营、违规经营、股权管理等乱象,倒逼监管推进管理改革。而维持信托资产的独立性是行业立足之本,监管推进‘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决心坚定不移,虽然短期对习惯于刚性兑付的信托投资者来说会形成较大的挤出效应。不过信托行业总体稳定的趋势不会发生变化,信托依然会是未来主流的较为稳定的投资方向。”廖鹤凯说道。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