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资管投资人才奔私加快 和三大原因有关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17-10-23 00:09:00

摘要
今年以来,证券类私募中至少有34位法人代表拥有券商背景。中国基金报记者章子林在券商资管公募业务大举挖角之时,私募基金也盯上了券商资管的投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证券类私募中至少有34位法人代表拥有券商背景,其中有券商资管背景的不下十人。私募规模发展迅速,并在今年8月份突破10万亿大关,创下历

  今年以来,证券类私募中至少有34位法人代表拥有券商背景。

  中国基金报记者 章子林

  在券商资管公募业务大举挖角之时,私募基金也盯上了券商资管的投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证券类私募中至少有34位法人代表拥有券商背景,其中有券商资管背景的不下十人。

  私募规模发展迅速,并在今年8月份突破10万亿大关,创下历史性的一刻。而伴随私募的扩张,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才加入,其中,券商背景出身的人不在少数。

  根据第三方统计,今年以来,证券类私募中至少有34位法人代表拥有券商背景,其中近20人有券商高管或者投资部门负责人背景,而拥有券商资管背景的不下十人。

  最近的一次奔私是兴证资管权益投资部资深投资主办张岩松,其于今年9月入职百亿私募合晟资产,负责股票投资。

  实际上,不止是券商资管,券商研究等各个部门也是奔私高发区。最出名的当属今年5月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离职,而他的新去向是一家名为中阅资本的私募机构,这家机构成立于今年3月份,孙建波为发起人之一,并担任总经理。

  记者采访了多位奔私的券商人士,其奔私原因主要有激励机制更到位,更自由、条条框框的约束更少,还有就是践行创业梦想。

  “我现在的感觉就是轻松。”刚入职一家大型私募的王飞(化名)有点兴奋。王飞在老东家可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人”,从刚毕业就一直呆在公司,一呆就是五年,主要负责股票策略研究,还得过一些市场上公认度较高的业内奖项。在采访中,王飞多次表达了自由的信息。“其实来这边其他事情可以少一点,就专心做投资,灵活度也更高。”他说。

  王飞说的其他事情其实点出了券商资管投资负责人“一人多能”的业务要求。在券商资管,投资经理不仅要参与投资,也要为销售四处奔波,简单来说就是要擅投资、懂营销、精管理,还需要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抗压能力。

  实际上,像王飞这样有一定的行业积累,也有自己的一套投资打法,在私募这个看业绩说话的行业里,往往是奔私队伍里的大多数。曾有业内人士指出,券商资管人才的频繁流动,与当下缺乏长效激励机制不无关联。一方面,券商的股权激励制度仍然存在制度障碍,而产品端的部分激励机制也存在一定的合规性争议。而在私募,没有了原有体制的条条框框束缚,他们能更好践行自己的投资理念,从而获得更市场化的业绩。

  李原(化名)曾经在上海一家中小券商资管担任基金经理,负责股票投资,记者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在老东家还是一名新兵。一年前,他去了一家股权私募机构,负责一级市场。在他看来,奔私是因为在体制内没有合适的机会完成事业方向的转变,只能通过进入私募的方式来实现。

  “一级市场是我一直以来想要从事的方向,但等了一年也没看到希望,所以我就走了”,谈起一年前的奔私,李原很是平静,“从投资的角度讲,我希望能够做到价值发现、价值创造,而二级市场投资做得好是价值发现,很难实现价值创造,它有天然的局限性。”

  在奔私的队伍里,也有一些怀揣着创业梦想的人。比如银河证券原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的新去向,是一家名为中阅资本的私募机构,这家机构成立于今年3月份,孙建波为发起人之一,并在这家私募担任总经理。比如上文提到的李原,在一年前加盟了一家私募之后,近日又开始与合伙人共同设立了一家PE,目前还在备案阶段。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