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寻找“老私募”基业长青基因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16-09-19 01:00:00

摘要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见习记者房佩燕投资行业有句名言:“剩者为王”。能够在过往十年间几轮牛熊中存活下来,并有持续的增长,已经是莫大的成功。自2004年赵丹阳与深国投合作成立第一只阳光私募基金到现在,中国私募基金行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见习记者 房佩燕

  投资行业有句名言:“剩者为王”。能够在过往十年间几轮牛熊中存活下来,并有持续的增长,已经是莫大的成功。

  自2004年赵丹阳与深国投合作成立第一只阳光私募基金到现在,中国私募基金行业走过风雨兼程的12年。这12年间,行业风云激荡,有人在前往星辰大海的路上止步;也有不少私募扛过风和雨,辉煌迈入新的十年。

  十年磨一剑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截至2016年9月18日),目前登记的私募基金数量达17368家,其中于2006年及之前便成立的私募基金公司仅有627家。这600逾家陆续跨入新十年的老牌私募,虽不排除有的已从初期的狂奔变得步履蹒跚,但更多的是与中国资本市场共同成长,如今已经成为资产管理的中流砥柱。

  比如今年刚好成立10周年的翼虎投资,虽然早期发展不易,首个产品发售靠的是基金经理的朋友圈,但现已成为私募行业的佼佼者,创始人余定恒、公司及产品都获得中国基金报多项大奖;同样今年刚刚度过10周年生日的菁英时代,今年也荣获中国基金报颁发的“私募综合实力50强”称号,去年还成功挂牌新三板。

  不仅这些开始步入10周年时代的私募机构表现突出,一些早已迈过10周岁门槛的老牌私募,也始终在市场上担任行业代表的角色,成就如今的不少私募大佬。

  有着“阳光私募教父“称号的赵丹阳,开创了阳光私募基金的模式。他创办的赤子之心公司,旗下多只产品在2004年成立后取得不错业绩,2008年1月在市场高点主动清盘离场,一时传为佳话。2013年底,时隔6年,赵丹阳重返A股市场,赤子之心资本公司再度活跃于A股。除了A股市场,赵丹阳在香港的公司和产品,自2003年运作至今,投资范围更广,这位大佬在国内外市场均有成绩斐然的基金产品。

  重阳投资虽然在中基协显示创立时间为2009年,但早在1996年,裘国根就在深圳注册了衣马投资,由熟人委托理财开始资产管理业务,2001年,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成立,2009年裘国根在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的基础上,设立专注于资产管理业务的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重阳投资),实现投资透明化,正式现身于阳光私募业;2014年,重阳投资改制为股份公司;2015年,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改制为集团公司。

  于2004年成立的景林资产,是同时管理国内外资产、具有最长投资业绩纪录的一流资产管理公司,在扣除管理费及业绩提成后为投资者创造了十年十倍的高回报,目前管理规模超100亿元;此外还有2002年成立的上海玖歌投资、1994年成立的上海证大投资等,这些老牌私募在大起大落的中国股市中敢于突破自己、穿越牛熊周期,如今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一股重要的力量,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

  2007年,牛市高歌猛进,公募基金经理出现了第一波转投私募的热潮。

  2007年,嘉实丰和基金的基金经理赵军在股市高点毅然离开公募基金,创立淡水泉,转战私募行业。进入私募行业以来,淡水泉及赵军本人非常低调,很少在媒体上发表言论,然而旗下基金业绩表现优秀,为业内公认的百亿元级别的顶级私募,据称规模超过200亿元。

  2007年,原工银瑞信投资总监江晖创立星石投资,且在2008年金融海啸中,指数从6124点最低跌至1664点,江晖管理的星石投资旗下产品毫发无伤,并获得超过4%的正收益,在业内赢得了“风控大师”的称号。

  2009年,星石投资与招商银行推出星石8期,开辟了国内私募基金与商业银行合作的先河。依靠江晖独特的中国式绝对回报投资方法,星石投资也以近200亿元的规模傲立私募江湖。

  仔细观察,不论是赤子之心、重阳、景林还是淡水泉、星石这些私募行业长青之树,能够在市场10年巨变中,依然屹立行业之颠,各自都有独到之处。比如赤子之心赵丹阳以实业起家,在投资中坚守价值投资;重阳投资也是多年来坚持价值及对冲,景林资产则在海外市场表现出色,淡水泉提出“逆向投资”理论、星石也闯出中国式绝对回报投资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私募大佬的投资方法,在市场长期变幻中不断锤炼进化,与此同时,能否长期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在这些私募发展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除了业绩表现,一些私募在客户的沟通与服务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

  铁打的市场,流水的大腕

  沉浮之间,亦有因业绩不佳而消逝的公司和消失的产品。

  曾经被称为“中国私募荐股第一人”的赵笑云,旗下产品包括“笑看风云1号”、“笑看风云2号”,然而,产品净值不断缩水,难以笑到最后,2012年被强制清盘,赵笑云也逐渐淡出投资人的视野中。

  曾是公募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的王贵文,转投阳光私募创办隆圣投资,后因股市连番下挫令自己“伤痕累累”,成为首位被清盘的“公转私”基金经理,最终选择了离开。在隐退前,王贵文曾告诉自己的一位持有人“以后再也不会做二级市场了,此次别过,今世不再来”。

  曾经名声赫赫、“拿奖拿到手软”的李旭利,2009年加盟重阳后,因在公募时期的“老鼠仓”事件,在证券投资界掀起一阵波澜;随之奔私的郑拓在创立上海好望角投资后,除了业绩不佳遭遇所有产品清盘外,也因“老鼠仓”被证监会取消了基金从业资格,并被判终身市场禁入。还有一代枭雄徐翔。

  而被誉为在中国“复制巴菲特”最成功的三位投资人之一的李驰,2001年创立了同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曾经红极一时、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股神”林园,8000元入市通过炒股身价到数十亿,2007年,他成立了林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但九年过去了,他的市场影响力已经不再。

  江山代有才人出

  除了上述老牌私募,近年来,不少私募中生代与新生代私募,也在行业内取得骄人业绩和地位。

  比如,成立于2008年的展博投资,创始人陈锋以趋势投资与选美理论,在投资界独树一帜;也有成立于2009年的北京和聚投资,其融合逆向投资和顺势而为的投资理念,实现年化收益超过22%的业绩,投资总经理李泽刚更是以选股精准而被圈中人称“小李飞刀”。

  据格上理财统计,超过60%的私募机构成立于2014年以后。其中,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私募行业人员数量从12.44万人增长到40.25万人,增长了2倍多,越来越多人进入私募行业,其中有不少公募基金经理随着行情“公奔私”。

  如2009年第二波“公奔私”热潮的带头人曾昭雄、孙建冬、许良胜、李文忠等公募基金经理,他们成立的私募如明曜投资、北京鸿道投资、德源安资产、凯石投资;亦如2012年至2015年“公募一哥”王亚伟创立千合资本、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创办高毅资产引发第三波“公奔私”的高潮,“公募一姐”王茹远、王鹏辉、吕宜振、王卫东等大批公募基金经理随着新一轮牛市的到来投身私募行业,成立了宏流投资、望正资产、盈象资产、新华汇嘉。这些曾经公募的“一哥”“一姐”的加盟,不仅给私募行业带来了公募成熟的投资经验,也注入了勇于创新的活力,吸引众多风格不同的投资人加盟。

  众所周知,在私募江湖上,一个投资经理的风格便可以创造一段神话,一只产品的起伏更能决定公司的存亡。而这些历经多次牛市、熊市的考验,有着数十年投资管理经验的创始人,在其口碑与过往投资业绩的强大影响力下,快速带领私募走向成熟发展的道路上;也因突出的业绩,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

  曾引领公募基金价值投资的前易方达基金投资总监江作良,2010年创立惠正投资,又一位大佬奔私,也在业界引发巨大反响;前公募基金“一哥”王亚伟,2012年奔私,在私募行业才4年,然而以其中证券投资界极大的影响力和成绩,一奔私便在私募行业掀起巨大波澜,起初发行门槛2000万起,募资引发抢购;知名的投资总监邱国鹭创建的高毅资产,一成立便是明星汇聚闪耀登场,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私募平台,邱国鹭称要将其打造成百年老店;明星投资总监王鹏辉也汇聚明星投研团队打造望正资产。 这些新生私募机构虽然成立年限不长,但掌舵人都是业界大佬,公司甫一成立就成为私募市场的主力军及风向标,也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追随,为行业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带着公募长青的基因而来,在公司管理上更是引入了公募“团队作战”的特色,被外界视为新型私募。这些来自公募的做法能否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继续坚持,业界拭目以待。

  自2004年赵丹阳与深国投合作成立第一只阳光私募基金到现在,中国私募基金行业走过风雨兼程的12年。这12年间,行业风云激荡,有人在前往星辰大海的路上止步;也有不少私募扛过风和雨,辉煌迈入新的十年。

  近十年来茁壮成长的私募公司

  数据来源:中基协、基金公司网站 房佩燕/制表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