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财富:别再盲目相信刚性兑付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6-08-29 07:11:00

摘要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诺亚财富汪圣芬美国证监会曾设立名为“保证多元回报基金”的实验网站,2003年2月,该站对外宣称自家旗下有17只对冲产品:总管理规模170亿美元,18年来累计年化回报达到39.5%;未来将推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诺亚财富 汪圣芬

  美国证监会曾设立名为“保证多元回报基金”的实验网站,2003年2月,该站对外宣称自家旗下有17只对冲产品:总管理规模170亿美元,18年来累计年化回报达到39.5%;未来将推出一款每年预期报酬不少于32%的新基金,末尾附注“如果感兴趣,请提交投资申请。”3个月后,该网站一共收到8万多名投资人的认购。

  那么多人涌入美国证监会实验网站,对年报酬率“保证不低于32%”的新基金如此垂青,这个结果,你意外吗?如果真有这样高“保证回报的产品”,你心动吗?投资了这只产品,但后来操作绩效若不如宣传所言,你会愤怒吗?如果产品不幸发生违约,甚至损失了本金,你又会如何反应?

  事实上,美国证监会通过GRDI网站(发音近似贪婪greedy)实验,希望告诉投资大众:对冲基金只能对可以承担相应风险的“合格投资者”进行销售,既不能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公开宣传,也不能提出任何“保证收益”的募集声明。

  刚性兑付的起源

  刚性兑付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债券市场。众所周知,债券是一种安全性较髙、流动性强、回报优于银行存款的固定收益工具。国内的企业债发行初期,实行审批制,政府把控着谁有资格发以及用怎样的利率发。政府的审批与筛选,无异给投资者传递了一个信号——被批准发行的债券,就像是被政府信用所担保。

  演变到后来,举凡银行理财、信用债券、信托产品,市场上各式金融产品,都带有这一“潜规则”刚性兑付成了市场常态。

  然而这种隐性担保,导致了更多的杠杆泡沫,继而扭曲了投资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让资本配置变得无效而扭曲。简单讲,就是“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被人当成了耳边风。判断是否投资时,大家并不会对产品的违约风险和流动风险做出综合考虑;而是去盲目疯抢那些评级差但收益高的品种,让劣币驱逐良币,导致资产质量高、收益相对较低的产品,被排挤出了市场。

  酿成债务通缩陷阱

  目前产能过剩、杠杆过高是国内经济最大痛点。如果过往GDP增长导向是诱使政府部门成为债务率上升的推手,那么普遍存在于隐性担保下的“刚兑预期”,就是在信贷刺激下,助长投资人面临“超警戒线杠杆”仍无动于衷,资金源源不绝涌入各类资产,最后导致“非理性繁荣泡沫”出现。

  实际上,随着产能过剩和泡沫兴起,“优质资产”必然越来越少,回报率下降后,之前预期的“无风险收益”根本无法兑现,但为了高收益的承诺,投机融资应运而生,铤而走险的结果是市场上一个个“庞氏骗局”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诺亚财富认为,受此影响,正常经营的实体企业,取得资金的难度加大,甚至被迫采取过度举债方式,依赖新的融资贷款偿还现有债务,从而形成流动性紧缩后的“过度负债”陷阱。长此以往,金融资产质量将持续恶化,银行体系内的不良贷款也被推高,最终使更多的信贷风险暴露出来。

  这是刚性兑付与隐性担保下,过度杠杆化的弊端,它们终将成为经济放缓后,加速风险恶化的敞口,同时,让所有无辜的投资人一起埋单。

  买者自负 勿被刚兑伤

  所以“随便买、一定赚”并不是件值得炫耀的好事,不顾产品的优劣,蒙起两眼做买卖,之后还要求不理性的刚性兑付,用大白话讲——属于盲目投资。

  现在,社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根本原因“刚性兑付”是元凶。不理性的“刚兑”预期下,发债主体的经营情况、还债能力显得不那么重要,跟优质公司、龙头企业发行的债券利率没有太大差别。

  此时,“无风险收益率”就会从国债收益率,被提升到信用债券,甚至到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这使得央行货币宽松,也难以有效传递到实体经济,但可能引发严重的道德风险与违约事件;近期某公司债遭疯抢,获超百倍认购,就是市场对于无风险收益率的盲目追逐。

  诺亚财富认为,金融的核心是风险定价,让能够承受风险的人,去承担相应的风险,同时实现与其风险匹配的合理收益。今年上半年,国内债券市场已经发生18家债券发行主体的违约事件,涉及债券数量36只,本金超过200亿元,惯于“刚性兑付”的投资人刚刚警觉。若去产能、去杠杆不如预期,未来一段时间,违约有可能成为常态。投资人也许只有付出高额学费,受过伤、肉痛,吃了巨亏,才明了“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背后真正的道理。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