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协会日前公布第七批失联私募名单,涉及5家公司,近期卷入“众明星投资私募被骗”传闻的六宝基金颇受关注。至此,基金业协会已累计公布59家失联私募名单。另外,距离《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已不足半月,再加上私募产品备案大限8月1日的临近,私募基金正面临新一轮大考。
“您拨打的电话已欠费停机。”6月30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致电六宝(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六宝基金”)总部,电话已因欠费无法接通,六宝基金的“失联”对于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个残酷的现实。
6月27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了第七批“疑似”失联名单,新近被曝可能涉嫌诈骗的六宝基金也在其中。近期,有媒体报道,六宝基金多款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投资者在北京、湖北等多地维权,涉及未兑付金额约19亿元。据称,跳水冠军田亮有5000万元投资款在内,演员金巧巧也买了700万元。
随着私募的“失联”,投资者恐血本无归。事实上,为严管私募行业,监管层已开启“大浪淘沙”模式。在今年5月1日第一个备案大限之时,已经有1901家私募被执行“死刑”,取消了管理人登记资格。而离最严新规《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7月15日)已不足半个月,再加上新一期产品备案大限(8月1日)将至,未来大批“空壳”或违规私募也将被无情“驱逐”。6月29日,《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多位正在“保壳”的私募人士了解到,公司提交的法律意见书几乎没有问题,首只备案产品也即将“上马”,都抢在8月1日大限前完成。
格上理财研究员雷蕾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截至5月底,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管理人达23982家,在已备案的私募机构中不乏一些在投资能力、公司的投研团队等方面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或者“凑热闹”的私募公司,这类私募由于本身投资管理能力有限,难以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因此在私募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容易被淘汰。
六宝基金再“失联”
失联私募的队伍正不断扩大。第七批疑似失联私募名单,包括吉林省华锐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吉林华锐”)、上海誉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誉银”)、深圳前海中资创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前海中资”)、六宝基金和江苏南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南海”)等5家公司。
中国基金业协会表示,上述公司要在本公告发出后5个工作日内来函对公司经营情况及风险情况予以书面说明,逾期则被认定为“失联机构”。
其中,第二次登上失联名单的六宝基金受业界关注较高。5月份以来,北京、湖北等地出现了一批“踩雷”六宝基金的投资者,据媒体报道,这批投资者中包括跳水冠军田亮、演员金巧巧等知名人士。
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六宝基金成立于2009年,备案产品多达9只。记者登录六宝基金官方网站看到,其宣称是霍氏实业成员企业,公司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霍文芳,是六宝基金公司发起人、香港霍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听说这是香港霍氏集团成员企业,有那么大的集团兜底,我以为值得信任。”在六宝基金旗下产品无法兑付消息出来后,金巧巧是第一个站出来维权的“名人”。据金巧巧公开回应,此前购买了共700万元的六宝基金产品,在追讨下要回了400万,现在还有300万元本金和利息没有要回来。截至记者发稿,田亮方面并未对是否有5000万投资款涉入其中作出公开回应。
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六宝基金就被曝出失联消息。只是随后其表示,失联与该公司同监管部门沟通不畅有关。另外,2016年1月15日,证监会通报的“2015年私募基金检查执法情况”中提到,为遏制违法犯罪和违规经营,已对27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六宝基金也赫然在列。
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投资者看中的“霍氏”牌子也被霍文芳方面“否认”。今年4月22日,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律师翟晓红、张效辉受霍文芳之托发布声明称,“霍氏六宝公司”属无中生有、故意捏造事实之举,霍文芳在六宝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系六宝公司股东田绍龙等在未经霍文芳同意、私自伪造霍文芳签字而骗取工商变更登记、基金业协会登记盗用所得。而去年年中,霍文芳就以此为由向北京市朝阳区工商局提交了撤销其作为法人代表的申请。
不过,6月30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发现,目前六宝基金的法定代表人仍为霍文芳。如今,投资者的维权还在继续,但希望已变得越来越渺茫。
兑付危机一触即发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查询了解,此次登上失联名单的5家公司中,深圳前海中资、江苏南海有“空壳”之嫌,目前在协会备案系统中没有正在管理的私募基金。而六宝基金、上海誉银、吉林华锐分别有9只、4只、1只备案产品。可悲的是,上述3家拥有产品的私募均被曝出过兑付违约问题。
除了六宝基金外,吉林华锐发起的“吉林省华锐高德股权投资基金”同样存在到期不予兑付的情况,上海誉银的产品“上海誉银富明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杭州生态圈扩建工程项目(渤海36号)”也被曝兑付违约。
截至今年6月20日,协会已先后将深圳金赛银等37家私募管理机构列入失联机构名单,其中已有18家管理人资格被注销。在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马林看来,基金业协会建立失联(异常)私募机构公示制度,以金融风险管理事项来处理,意在及时提供警示信息。
然而,往往被列入“失联私募”公示之前,大多数都早已爆发过兑付危机。因此,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就应“慎重”,别等到事后再后悔。“投资者在挑选私募产品时应重视对私募管理人投资能力、投研团队、办公地址等方面的审查,尽量避免购买一些刚成立不久的、基金经理没有相关领域投资经验或者没有资金托管的私募公司的产品。同时,也可以聘用业内专业的投资机构帮其进行私募管理人的挑选,及时对管理人的投资情况进行跟踪,防患于未然。”雷蕾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对于已经购买了“失联”私募产品的投资者,又该如何维权呢?雷蕾指出,当遇到所购买的产品对应的私募基金失联时,投资者应及时依据当时签订的基金合同进行维权。若涉嫌非法集资的,投资人可先向公安机构报案,向证监会举报,并提供相关的信息材料,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索赔。若情况较为复杂,最好聘请专业的律师帮忙维权。
不过,张马林此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尽管根据事实性描述以及投资凭证,可通过司法途径拿到判决书,但是最终能否拿到真金白银还得打上大大的问号。
新一轮洗牌正临近
为清除“空壳”或“违规”私募,监管层连续祭出重拳。据记者了解,目前,基金业协会已经发布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募集行为管理办法》和《合同指引》,正在抓紧制定《私募基金管理人从事投资顾问业务管理办法》、《托管业务管理办法》和《外包业务管理办法》,并计划修订《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和《从业人员管理办法》。最终,私募行业要构建一套“7+2”完整的自律规则体系。
对于万家私募来说,眼前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先“保命”。根据今年2月5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规定,新注册的私募须在6个月内进行产品备案;已登记满12个月的私募须在2016年5月1日前产品备案;已登记不满12个月的私募在2016年8月1日前产品备案。如果不在规定期限内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空壳”私募则面临被注销风险。
《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5月1日首个“保壳大限”过后,1901家“空壳”私募已出局。而目前离第二个保壳大限也仅有1个月的时间。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6月29日,仍有14891家私募管理人管理规模为零,其中成立于2015年2月5日之后的有14135家。
6月29日,北京某私募机构相关负责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公司法律意见书交上去一周时间左右,就反馈通过了。同时,首只私募产品(证券投资类)在6月23日已经成功备案,准备过几天就要发行募集了。
另一家忙于“保壳”的上海小型私募人士称,法律意见书刚刚弄好,之前已经上交过一稿了,现在已按照协会反馈意见进行了调整。“私募监管趋严,好多都被注销了。不过,真正想展业的话,按照正规流程做,在8月1日前完成产品备案并不困难。”该私募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公司首只产品(股权类)也马上准备去协会备案了。
在雷蕾看来,目前监管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意在规范私募行业中的乱象,维护整个私募行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保护投资者权益。在遵守行业法律法规和相关守则,不触碰监管红线的情况下,私募的生存状况并不会受到监管的影响。“但要想在私募行业中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私募仍需具备一定的特质。如合法合规,在监管层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投资;诚实正直,注重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投资能力突出,能够为投资者赚取持续稳定的收益;风控卓越,在极端行情下能够控制产品下行的风险;保持跟投资者之间良好的沟通,增强投资者信心等。”雷蕾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