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奔私潮” 专业人士助力私募更成熟
摘要 “逢高奔私”或许并不是最佳时点,但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人士加盟,或能促使私募行业更加规范与成熟。“公募管理制度严格,激励机制相对较少,市场回暖都想利益最大化,所以造成了公募人士‘奔私潮’。”上海某私募机构一位副总经理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今年A股的上涨行情再度吸引优秀人士“奔私”。有人二度“奔私”
“逢高奔私”或许并不是最佳时点,但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人士加盟,或能促使私募行业更加规范与成熟。
“公募管理制度严格,激励机制相对较少,市场回暖都想利益最大化,所以造成了公募人士‘奔私潮’。”上海某私募机构一位副总经理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今年A股的上涨行情再度吸引优秀人士“奔私”。有人二度“奔私”,有人曾辗转多家公募,有人曾在券商与公募之间多次徘徊,有人曾在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坚守12年,但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创办私募公司。
业内人士称,“逢高奔私”或许并不是最佳时点,但或为施展抱负,或为追逐财富与梦想,私募行业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人士“奔私”,也能促使私募行业愈加规范与成熟。
兜兜转转终入私募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备案的184家私募机构中,至少有8家的法定代表人曾在公募基金公司任职过。
有人选择二度“奔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3月7日,证券类私募“宁波广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备案成功,其法定代表人赵诣此次为第二次“奔私”。
从履历上看,赵诣于2013年进入银华基金公司任量化投资部助理研究员。一年多后离职“奔私”,加入证券类私募“长丰众乐(深圳)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任职量化投资部投资经理。一年半后回流公募,在汇安基金公司任量化投资部总经理,但仅过了10个月便离职。6个月后,赵诣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公司。
有人曾相继在三家公募基金公司中任职。如“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荟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上,该机构于今年2月1日备案。从履历上看,陈上在基金行业从业仅5年多,但已辗转3家公募基金公司。2013年7月,陈上成为长盛基金公司的一名基金会计,一年半后,陈上作为研究员进入前海开源基金公司,又过了两年多,其成为鹏扬基金公司股票投资部的一名研究员。一年后,陈上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公司,任总经理。
“奔私潮”也席卷了公募行业的“老兵”。如在公募行业已有14年从业经历的欧庆铃,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上海岸麒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于今年1月29日备案登记。从过往经历来看,欧庆铃进入公募行业的起点较高,在广州证券研究中心担任常务副总经理三年后,其于2002年来到金鹰基金公司,任了5年的研究总监兼基金经理。随后4年,在万家基金公司担任投资总监兼基金经理,此后,其以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的身份进入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不到4年后暂别公募行业,开启“奔私”生涯。
而有人则在券商与公募之间多次辗转,如“上海崇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贺炜。贺炜于2001年初至2005年初,相继在长城证券(002939,诊股)和汉唐证券,分别任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随后,入东吴基金任了半年的高级研究员,便又回了证券公司――国都证券任高级研究员,一待便是3年。此后,于2008年在交银国际(港股03329)控股有限公司(前身是交通证券有限公司)任北京研究部负责人,5年后进入华夏基金,两年后“奔私”。
也有人曾坚守一家公募基金公司达12年之久。如1月16日登记的“北京璞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陆涛。资料显示,陆涛于2006年进入华商基金公司,用了8年的时间从运营保障部总经理,晋升到总经理助理兼运营总监,再到副总经理一职。而任职4年后,陆涛便离开,创办了自己的私募公司,并出任总经理。
此外,今年有不少原公募基金公司的高管选择了“奔私”。如2月26日,汇添富基金公司指数量化投资部原总监杨健、中海基金投研中心原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吕晓峰,均备案了自己的私募公司。2月1日,嘉实基金人工智能投研中心原副主任杜昕,备案了其私募“浙江海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促进行业步入成熟
确实,在私募的“九大派系”中,券商派、公募派的私募基金经理人数较多。好买基金网数据显示,私募基金经理的履历背景大致可分为九类:券商、公募、民间、期货、保险、海外、实业、 媒体、学者。其中,在有统计数据的1351位基金经理中,有384位出身券商,占比近三成,而公募派有195人,占比约14%。
业内人士称,公募、券商人士“奔私”的优势明显。资深私募分析人士陈熙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其实有券商、公募背景的人,无论奔私,还是改做创投等产业,都自带很强的行业背书,这是一些半路出家做私募的人很难具备的无形资产,更有甚者,是已经在公募、券商平台上积累了丰富的资源,需要更自由的平台进行管理变现,那么奔私是一个直接对口的通道。”
而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人士“奔私”,将促进私募行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证券市场专业人士王斌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人士和公募人士选择“奔私”的逻辑是类似的,都是机制、激励和考核的因素。“相对来说,私募的这几个因素更灵活些,当然结果不会是每个奔私的都很好,也会出现平台磨合的问题。如果有这样的专业人士奔私,对于私募的长期发展肯定更有利些。”
但是,“奔私”需理性。卿云投资总经理杨振宁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现在的‘奔私潮’显然是因为行情,去年还有经营困难的私募回流入公募,如今又开始有‘奔私潮’,也是客观地反映了目前的情绪面,对未来较有信心,市场也比较火热。”
杨振宁认为,在这个时点进入私募行业并不是特别合适,原因有二:一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家私募经过熊市的磨练,可能会有更好的生存能力;二是现在“奔私”的经营成本较高。在市场比较火爆的情况下奔私,入市点位较高,各方面的心理预期,包括个人的预期、团队的预期,尤其是他所接受的客户的心理预期都比较高,因此管理人遭受的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心态能不能调整得好,能不能应付市场未来有可能的调整,尤其是宽幅的震荡,都是一个考验。
而对于私募行业来说,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入局,能推动行业步入成熟。“无论是从市场的角度,从研判的能力,还是分成的激励方式来说,私募都有助于把优秀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杨振宁进一步解释说,“如果(想要奔私的)是一个年轻的、比较有作为的、想终生投身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人,那么私募是一个很好的磨练和兑现的平台。他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出来自己做(资管业务),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兑现和施展抱负。我觉得如果中国能出来一大批很优秀的私募的话,那也是代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