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真的加仓了吗?踏空者备受折磨 满仓者大口吃肉
摘要 私募真的加仓了吗?踏空者"备受折磨",满仓者"大口吃肉",还有这些奇葩事……A股强势上涨,私募江湖兴奋了起来。今年以来,权益私募产品净值普遍反弹,前两月股票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超过了10%,弥补了去年的亏损。3000点附近,私募们乐观了很多,纷纷表示在提高仓位。当然,私募圈也有众生百态,有的提前“上车
私募真的加仓了吗?踏空者"备受折磨",满仓者"大口吃肉",还有这些奇葩事……
A股强势上涨,私募江湖兴奋了起来。今年以来,权益私募产品净值普遍反弹,前两月股票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超过了10%,弥补了去年的亏损。
3000点附近,私募们乐观了很多,纷纷表示在提高仓位。当然,私募圈也有众生百态,有的提前“上车”满仓高科技、券商龙头,赚得盆满钵满,高喊牛市来了;有右侧加仓“跟上趟”,回报也不错;也有的则完全踏空,捶胸顿足,想着近期来个震荡,好趁着回调“捞”一些筹码。还有一些奇葩事情:例如一些私募空喊看多事情,实际上却是基本空仓。
股票私募前2月收益已超10%
随着市场回暖,私募业绩也走出了去年的阴郁,开年涨势喜人。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股票类私募今年以来整体收益为10.6%,业绩前1/4的私募平均收益达到25%。
分规模而言,今年以来百亿规模以上的超大型私募已获得平均10.95%的正收益,其中在持仓比例一直较高的淡水泉投资、景林资产、星石投资、凯丰投资等产品年内平均收益更是纷纷超过15%。50-100亿规模的私募则平均获得11.65%的正收益;20-50亿规模的私募平均收益为10.64%;10-20亿私募表现较为落后,收益仅9.16%。
不过,A股虽热,但尚未带来销售的复苏。不少私募向记者表示,2018年的挫败影响仍在,私募还是不好卖,没有成功新发产品,主要是老产品的持续营销。目前虽然有资金流入,但都比较小。不过他们表示,情况较去年已有所好转,当时即使做持续营销,产品销售也很困难。
数据显示,2月份协会新备案私募产品794只,其中证券类私募产品437只,占比55.04%,这一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4.62%。
吃肉者:提前“上车”满仓科技、券商
抓住趋势大赚一笔
部分高仓位运作的私募体验了一把抓住趋势、“大口吃肉”的快感。他们提前“上车”,布局科技、大金融等此轮大涨的“先锋”,在这波行情中赚得盆满钵满,表现超越指数。
“我管的产品今年收益接近60%,因为今年我基本上是满仓,三成重仓中信证券(600030,诊股),七成仓位是科技股,包括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年初以来市场涨幅基本上都吃到了。” 北京一家中型私募的投资经理表示。
他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投资逻辑,去年7月开始看好高科技,因为全球处于第三次到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转型期,围绕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云计算、无人驾驶、生物基因等行业发展迅速;中央工作经济会议提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发展股市意味着券商有机会,而去年底时,券商股权质押、裁员等负面缠身,股价已有体现,估值相对安全。“当时判断必配高科技股,而要买券商就要买龙头。”
深圳某小型私募今年以来也赚了40%左右的收益,这家公司董事长告诉记者,春节前一周把仓位加到了八九成,主要埋伏新兴产业、新型消费、券商等板块。“节前敢重仓,是因为市场信号很明确,这轮行情来自政策面的鼓励,股市地位显著提升,各路增量资金入场,包括外资净流入、基金增配,营业部保证金数量也在增加。”该私募董事长强调,科技股将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因为科创板有利于科技股估值提升,更关键的是,未来世界是科技的竞争。“我们节后调整了持仓结构,涨多的减掉一些,跌多了就加一点。市场系统性行情还没结束,但市场短期炒高了,资金跟不上,科创板推出后可能分流资金。”
上海金辇投资总经理盛坚表示,去年底果断加仓,提前埋伏券商、科技股等本轮上涨龙头品种,抓住了行情。“得益于果断加仓和对重点行业、个股的研判,我们分享了行情。3000点附近,市场反复震荡,我们持续跟踪政策面和资金面变化,适时调仓。长期看,A股向上趋势不变,可适度择机放大仓位,抓住慢牛行情。”
踏空者:行情来的太快
来不及加仓直接错过
不少私募是空仓过的年。一是因为去年市场跌幅过大,仓位是控制回撤的重要手段;二是春节长假不确定因素较多,观望是比较稳妥的做法。然而,A股在年后单边凌厉上行,空仓观望的私募收益也自然空空如也。
华南某小型私募总经理遗憾地说,去年底就判断今年股市会起来,但希望等到确定性机会再右侧加仓,无奈错过了这波行情。“去年底,市场估值已经到了比较低的水平,流动性宽松是大趋势。我们判断股市能起来,但希望等右侧加仓确定性的机会。而市场比我们想象的稍微复杂一些,政策因素和短线资金导致这一轮反弹力度比预期得要强,中间没有右侧的机会。”
这家私募前2月仓位只有两三成,近期收益不是很好。“我们应该在底部加大股票布局,但不可能买到最底部,投资本来就需要承担时间和风险的不确定性。”上述总经理说。
深圳一位公奔私私募总经理表示,年前在战略决定要加仓,但战术没能跟上,市场没给加仓机会,备受折磨。
有私募表示,市场启动太快了,而且涨得方向没有逻辑,很难参与。
某大型私募权益投资总监分析,这波急涨行情起来的时候,大部分公私募机构的仓位还都比较低,资金面不是机构而是游资主导,因此涨幅较大的票都是游资偏好的,而连续的妖股行情也是不可长期持续的。这次市场调整后大概率会走向分化,出现结构性行情。
北京中型私募总经理,机构的投资行为有自己的逻辑和框架,在这个时点上保持定力是最重要的。“毕竟这波行情时间太短,机构投资者都有可能犯错,但这种错误不是灾难性的。”此时上不上车、加不加仓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后的应对策略,要避免“两面挨巴掌”。
上述华南小型私募总经理表示,一两个月的业绩不能说明问题,接下来行情才是主要的机会,将积极梳理板块和品种,准备提高仓位。
补亏者:果断加仓追赶“跟上车”
长期私募能跑赢指数
有的私募虽然未能早早进场,但是在市场起来以后,果断加仓,也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弥补了去年的亏损。
“我们风格比较稳健。最近这波行情涨得比较急,我们加仓时点略晚,算是基本跟上。”国内某大型私募权益投资总监坦言,现在业绩上没有太多压力,产品净值表现不错。在大盘3100点附近已经减掉了部分涨得比较多、偏成长风格的股票,换成有业绩支撑的低估蓝筹。
这位投资总监分析,年初大多数观点都将这波行情定义为“反弹”,认为还会有大的回调,以至于很多人被急涨的市场甩开了。“我们是春节后对行情重新定义后才开始大幅加仓。目前来看市场还有很多机会,倾向于配置前期涨幅偏弱但有业绩支撑的低估股票。”
深圳一家老牌私募总经理今年顺势加仓,重点配置券商、保险,还有科技股里面的知识产权、传媒、TMT等板块,赚到了15-20%的收益。“去年底我们有些产品迫于契约的压力,仓位不高,但过完年后就开始加仓,慢慢加上来,买了一些跌透了的、有业绩的股票。上周我们减仓了部分高估标的,现在仓位五六成。”
北京某“公募派”私募总经理称,今年以来平均收益在15%到18%之间,基本覆盖了去年的“失地”。“2月以后市场的短期估值在贝塔氛围下拔高得比较快,我们抓住了一些中盘成长股,受益不错。其实我们仓位并不特别高,最高也就七成,业绩上涨不是靠仓位而是靠结构。” 该总经理认为,急速上涨的行情已开始调整,真正结构性行情可能才刚开始,个股自下而上的机会逐渐涌现,整个市场的交易会更趋向理性。“我们不认为马上就有牛市,目前中国在经济周期上还存在较大下行压力。现阶段开始控制仓位,回避短期贝塔过快的公司,转向均衡结构,寻找有基本面支撑的阿尔法公司。我们追求的是绝对收益,每年业绩是确定的,希望做到年化12%-15%,补上去年的亏损。”
虽然今年不少私募得以“补亏”,但仍然没有跑赢指数。深圳某小型私募总经理认为,机构投资者大多数从基本面逻辑去寻找机会,但是游资以短线炒作逻辑去寻找标的,所以一两个月一些股票涨很多,导致指数涨很多,机构持仓的股票却可能表现没那么好,但是拉长时间看,机构还是可以跑赢散户和指数。
是否牛市争议多
一波急涨,上证指数站上3000点。这之后,A股近期进入震荡回调。据记者了解,私募对后市行情普遍乐观,认为结构性行情将在回调后正式开启,将视市场情况适时加仓。
年初,上证指数在触及2440点后迅速反弹,一路长阳,站上3100点,近日在3000点附近陷入震荡。
“2440点有很强的支撑,说是大底部并不为过。”某大型私募权益投资总监认为,A股长期牛市的格局开始形成,而是这次牛市不会像过去那样“疯牛快涨”,会是一个较长周期。国家对资本市场的定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会进行长期制度性建设。不过,该投资总监也强调,3130点已是阶段性高位,二三季度可能会有比较大的调整,同时也伴随较多的结构性机会,因为还有很多优质低估的股票。
金辇投资总经理盛坚认为,尽管近期出现震荡,但市场人气并未消散,牛市根基还在。“根据我们的测算,上证指数在3800点是估值中枢,也就是说A股在3800点以下极具投资价值,而估值修复行情也会在盈利见底前展开。此外,减税政策、循序渐进的宽信用和经济复苏、外资持续流入等,都是支持中国资本市场长期走牛的基础。”
深圳龙腾资产董事长吴险峰表示,目前仍看好市场,系统性行情还没有结束。从经济基本面看,今年是熊牛转换之年,如果叠加政策转向,不排除今年是小牛市,虽然中间会有调整。
深圳某老牌私募总经理认为,目前是正常调整,有跌破3000点的概率,但要有信心,后面还有机会,只是市场应该会逐步走向分化,重新回归基本面,有业绩支撑的股票才能走出来。他表示A股已处于牛市阶段,未来两三年行情将震荡上行。
虽然有不少观点认为A股已进入牛市阶段,但也有私募人士持不同看法。华南某趋势派私募认为未到反转时刻,两会后一段时间或迎来比较大的回调。北京某中型私募总经理表示,2440点有相当概率是市场底,但也并非100%确定,还要取决于后续宏观政策与经济下行周期的对冲。
“我们不认为今年马上就有牛市,因为中国在经济周期上还存在较大下行压力,会影响上市公司中短期的盈利增速,进而抑制牛市的诞生。中周期来看,金融去杠杆、防风险,理顺金融市场一些不合理的资源配置还是主基调,对资产价格的追求目标仍然以稳为主。”该总经理认为,无论从盈利、政策偏好还是流动性来看,都不支持大牛市马上出现。但今年行情相对去年会有明显改观,有较多的结构性机会。
虽然目前关于A股是否已进入牛市的论断还存在分歧,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对后市行情的一直看好。承泽资产CEO曹雄飞表示,现在这个位置可能会往下杀,但市场已经激活了,有流动性,即使会有波动,但投资者也可以在里面找到赚钱的机会。华南某小型私募总经理也表示,最近只是阶段性调整,市场还有机会,而且接下来的行情才是主要机会。
将适时调仓换股
看好科技股
由于看好后市行情,私募的调研也更加积极,表示会视行情调仓换股。就目前记者所了解到的情况,私募普遍认为下一波行情将呈结构分化之势,有业绩支撑的优质股更容易脱颖而出,而且多看好科技创新板块。
上述大型私募权益投资总监表示,后续倾向于配置前期涨幅较小但有业绩支撑的低估股票,到合适的目标价位会加仓。最近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非常关注科技创新类的新兴产业公司,也在关注一些阶段性大盘蓝筹。
盛坚认为,长期来看A股向上的趋势不变,后续可以适度择机放大仓位,抓住“慢牛”行情。曹雄飞表示,比较偏好科创领域的优质成长股。前述深圳老牌私募总经理透露,除了券商保险等金融类股票,还比较看好传媒、TMT、科创等领域的股票,“我们主要买那些跌透了、有业绩支撑、被低估的股票。”
“市场狂热在降温,真正具有基本面的价值成长股应该会跑赢市场。会根据市场情况调仓换股,涨多了减仓,跌多了加仓。最近调研主要看的是新兴产业,这些公司没有太多下滑迹象,目前组合中以科技类、新兴消费类的成长股为主。”吴险峰说。
上述华南小型私募总经理透露他主要关注调研了两个方向:一是偏防御型的核心蓝筹,包括保险、家电、食品、饮料等,周期性蓝筹则要回避;二是新兴产业,包括光伏、新能源汽车、计算机大数据、云服务等,关注那些有实在内容、商业模式已经在兑现的公司。后期的策略是在市场回调过程中积极梳理板块和品种,适时提高仓位。
据前述北京中型私募总经理透露,其之后的计划是继续保持50%到70%的仓位,确定牛市之后会加到80%以上。调研领域也比较广泛,“我们的研究架构是全市场覆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持续关注新兴产业,也会关注部分价值蓝筹,还有一些传统行业,比如建材、化工等的头部公司。”
该总经理表示,新兴产业代表着能带领中国经济在潜在增长率方面企稳的力量,会在硬科技领域自下而上寻找一些相对优秀的企业,比较看好的子行业包括电动车、半导体、5G时代新应用、新材料、工业自动化、创新药等;也会关注互联网创新模式企业,它们受传统经济周期影响相对较小、资产比较轻、掉头相对容易。
北京另一家中型私募投资经理表示,在全球科技浪潮的大背景下,必须配置高科技股,这是未来三到五年的投资主线,不能动摇。此外,也会配置一些传统行业的龙头公司,比如钢铁等周期性行业,等待估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