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作用显现 信托告别高增长
摘要 过去十年里,信托行业“撰写”着倍数增长的奇迹。从2007年的资产管理规模不足1万亿,到2017年的26.25万亿,在资管领域,规模仅次于体量最大的银行理财。而当资管新规正式到来,去通道、打破刚兑成为监管主基调之时,留给信托行业的是一个阵痛期,不仅要面临利润增速下降,业务收入减少的局面,更重要的是,摒
过去十年里,信托行业“撰写”着倍数增长的奇迹。从 2007 年的资产管理规模不足1万亿,到 2017 年的26.25 万亿,在资管领域,规模仅次于体量最大的银行理财。而当资管新规正式到来,去通道、打破刚兑成为监管主基调之时,留给信托行业的是一个阵痛期,不仅要面临利润增速下降,业务收入减少的局面,更重要的是,摒弃通道业务之后,又将如何打开新的业务空间。
盈利放缓
截至目前,已有62家信托公司在中国货币网披露了未经审计的2018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整体来看,2018年上半年,随着资管新规和多项监管政策相继落地,“高压”环境下,信托公司在降规模的同时,经营业绩增速明显放缓。62家信托公司经营收入同比增长2.08%,净利润同比降低2.83%。
如果与去年年末的数据相比,不难看出,受监管政策影响,信托业正面临较大的盈利增长压力。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2017年年底68家信托公司的数据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净利润同比增长4.6%。
“资管新规于信托业而言,影响是全局性的,消除通道与多层嵌套、打破刚兑、净值化、合格投资者的要求提高,以及清理非标资金池等等。在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前,信托公司都处在观望状态,业务开展十分谨慎,比如非标基本停滞,而在政策落地后,影响则更为迅速,信托公司开始主动控制规模和增速,比如缩减通道业务等。”一位从业信托十余年的人士说,从信托行业的发展历程看,可总结为发展-整顿-转型-再发展的循环,眼下,前几年快速增长的势头又将被改写。
由于近年来资管行业中产品多层嵌套、通道业务盛行,造成了资金空转和监管套利现象,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
反映在业务数据上,去通道效果显著,信托业规模下降明显。中国信托业协会的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5.61万亿元,较2017年四季度末下降2.41%,为近两年来首次负增长;同比增速较2017年四季度末的29.8%进一步放缓至16.6%。行业资管规模和增速出现“双降”。
其中,最受关注的事务管理类信托,即通道业务,规模为15.14万亿元,较2017年四季度末减少5044亿元,改变了自2014年以来占比不断上升的局面。此外,在资金运用方式上,去通道也有体现,比如买入返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净减少等等。
相应的,去通道也减少了收入。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62家信托公司共实现信托业务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2.04%,相对于2017年信托业务收入7.9%的增速,上半年信托收入增速明显下降。
“今年是信托业全面进入转型的一年,包括面临行业收入增速放缓和信托报酬率下滑,仅依靠通道业务为支撑的外延式增长模式将会成为信托公司的过去式。”普益标准认为,在监管政策不断出台、监管套利空间减少并强调“去套利、去嵌套、去杠杆”的背景下,信托公司要注重基础资产和资金来源的合规性管理。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的信托报酬率数据, 2018年一季度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为0.35%,创近两年来新低。
产品成立减少
除了清理通道业务对规模和收入的影响,从零售端看,资管新规也正在对产品设立造成一定的收缩压力。普益标准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共有53家信托公司成立了2989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104款,降幅为3.36%。
而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过去,当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会进行兜底处理,这是业界的潜规则。但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兑势必影响到信托产品的吸引力。
“一直以来信托行业存在的刚性兑付将会从信托公司的"隐性责任"转变为一种违规行为,信托产品的净值化转型之路正式开启。”普益标准认为,由于投资者的心理惯性,在刚兑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具有良好资产质量和运营能力的信托公司将更受市场青睐。
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周萍也认为,从整个资管行业看,信托公司以往通过简单、初级的产品设计难以寻找到市场,行业内围绕客户的竞争日益加剧,尤其是随着资管新规打破行业界限,信托公司届时将会和银行、证券、保险一同竞争,信托公司需要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
结合今年上半年的经营状况看,处在政策调整和主动业务转型阶段的信托行业,各机构之间的两极分化现象有所加剧。例如,行业前十和后十的信托公司平均业绩差距进一步扩大。今年上半年,行业前十信托公司的营业收入、信托收入和净利润是分别是行业后十信托公司的12.51倍、16.10倍和15.92倍,而在2017年,差距均在10倍以内。
特别是在净利润表现上,有人欢喜有人忧。一方面,利润增长与下降的公司约各占一半。根据国投泰康信托对62家信托公司的数据整理,仅32家公司的净利润实现增长。其中增速在10%以下的有9家,增速介于10%-20%、20%-50%的公司数量分别为8家,增速高于50%的有7家,反映出部分公司依旧保持强劲增长。在净利润同比下降的30家公司中,降幅在20%-50%的公司数量最多,为12家,降速在0%-10%、10%-20%和超过50%的公司数量均为6家,反映部分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堪忧。
值得注意的是,在强监管、去杠杆的大环境下,信托行业潜在的违约风险也不可忽视。例如在近期债市违约频繁发生中,不少信托公司牵涉其中,信托产品潜在违约风险压力增大。仅6月当月,就有多个信托计划“踩雷”,例如中江信托踩雷安徽蓝德,信托计划已于6月5日宣布融资方违约,融资规模3亿元;新潮能源信托计划踩雷“德隆系”旧部,此前新潮能同意将持有的2亿元信托本金所对应的信托受益权以总价款2.21亿元转让智元投资,但至6月末,智元投资尚未按照协议约定支付信托收益转让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