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阵资本龙舫:细数私募易犯的十大错

来源:新浪财经 2018-07-05 08:32:22

摘要
钜阵龙舫:细数私募易犯的十大错6月30日,由东方证券和新浪财经联合主办的“东方证券杯私募梦想创业营”的沙龙在深圳举办。钜阵资本创始合伙人、首席投资官龙舫在沙龙上总结了私募公司容易犯下十大错误,给出了避免犯错的方法,并分享了他对于目前市场的看法,他认为,2018年可能是很艰难的,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资产,

钜阵龙舫:细数私募易犯的十大错

6月30日,由东方证券和新浪财经联合主办的“东方证券杯私募梦想创业营”的沙龙在深圳举办。钜阵资本创始合伙人、首席投资官龙舫在沙龙上总结了私募公司容易犯下十大错误,给出了避免犯错的方法,并分享了他对于目前市场的看法,他认为,2018年可能是很艰难的,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资产,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策略,今年都不好过,大量的私募会在市场不好的环境中淘汰掉,坚持就是胜利。

龙舫首先用“观点+案例”的形式总结了私募公司容易犯下的十项错误:

那该如何避免犯下这些错误呢?龙舫认为,首先要不忘初心,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思考为什么要创业,要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才会拥有价值。其次要用百倍的勤奋和努力,不断进步,提升团队的投资、营销、管理等能力。再次也需要进行性格修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大局观,努力克服人性的懒惰、自私、贪婪和恐惧等弱点。最后要建立独立可执行的有约束力的各项制度,如公司治理制度、投研制度、风控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性。

最后,龙舫谈到了在市场不景气的2018年该怎么做的问题。他认为,2018年可能是很艰难的,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资产,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策略,今年可能都不好过,“特别是对于做股票的私募很艰难,当然做商品的也好不到哪里去,债券从2016年年底以来也是持续下跌。这几年各类型的私募日子都不好过。”在募资方面越来越向头部企业集中,中小型私募日子会越来越难过。从机构那里很难拿到钱,机构愿意把钱交给百亿规模的成熟型私募,而不愿意交给初创型私募,这是一个现实,又因为资管新规的缘故,金融系统都在调整去杠杆,现在委外资金的规模是收缩的。

他说,在这种困难的时候首先需要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活着意味着决不能违法违规,不能有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等行为,要敬畏法律,同时要有铁的风控执行力,要敬畏市场。其次要坚持,熊市“剩”者为王,大量的私募会在市场不好的环境中被淘汰掉,坚持就是胜利。再次需要努力,越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努力,去努力增加包括投研、运营、市场在内的各种能力,比如提升团队的投资能力,就可以乘熊市的机会去调研更多的上市公司,接触更多的研究员,招更好的人才。

最后是要不忘初心,“在遇到困难和迷惑的时候,永远不要忘了创业的初心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恢复勇气,克服一切困难的根源。”(新浪财经李文航发自深圳)

以下为龙舫发言实录:

非常感谢新浪财经和东方证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分享。刚才林总分享了他一些投资的方法,陈总讲了他投资的心路,以及对于经营一家私募企业的看法,我都非常的认同。特别是提到私募也要有企业家精神,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其中会提到私募失败的原因很多就是因为没有企业家精神。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私募成功需具备的性格品质,讲了几条,在圈内有些朋友看到了,包括一些媒体报道了。这一次,新浪财经邀请我讲一讲一些失败的私募案例,总结一些失败私募的教训。

我从旁观者的角度接触私募15年,从事私募研究和投资也有10年了,看到过太多的失败,有很多的感悟。今天主要是讲失败的私募公司在这十年犯下的十宗错,以及如何避免犯错?

第一宗错,创业出发点错了,很多私募公司的失败源于原点,心术不正,不以帮助客户创造价值为目的,而以帮助自己创造财富为目的。这么多年,我看过很多跑路的私募,甚至我们也投过个别跑路的私募,有血的教训。很多人做私募,只是因为私募的商业模式太好了。我曾经跟深圳的某私募大佬聊天,那是近十年前的时候,我们当时访谈了全国100来家私募公司,这个私募大佬那个时候是很小的私募,刚创业不久。我问他为什么要从事这个行业?他说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太好了,因为公募只是能收个固定管理费,私募既有固定管理费,还有业绩提成,产品亏了钱私募公司不用承担风险,因为亏的是客户的钱,固定管理费照拿。如果产品赚钱了还有20%的绩效报酬,这是很多行业都难以想象的,它的利润非常高。因为私募行业是最快的能够帮创始人积累财富的行业,使得很多人忘记了创业的初心是什么?你为什么要创业?很多人原来在公募、券商当研究员,见过很多上市公司老板,他们很有钱,身价数亿、数十亿,开会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侃侃而谈,问董事长很多问题,开完了以后,别人开着劳斯莱斯开着宾利走了,你自己打个车走,心里很不爽,所以只想快速致富,忘记了创业的初心。

私募行业是一个为人理财的行业,因为信任而托付,只有在帮忙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你才有可能实现你自己的财富飞跃。这么多年,特别是2013年《基金法》修订以后,把私募纳入监管以后,监管部门发现很多私募违法违规的案例,违规交易、利益输送、欺诈客户等等层出不穷,这些违法违规现象的存在,根源在于你的内心,创业的心错了,上路的那一刻就错了,一定走向一条不归路。

第二,能力匮乏,创业需要一定的能力,不仅是投资能力,还包括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我见过很多私募,几个人觉得自己投资的能力还不错,也赚过一些钱,正好有几个客户愿意投些钱,于是发个小产品就开始创业,大部分私募都是这样子。但是你有没有想清楚,是因为市场让你赚了钱,还是你确实具有持续盈利的能力?在你的规模扩大之后还有没有持续盈利的能力,市场变化以后还有没有持续盈利的能力?创业之前先评估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创业,如果没有能力,管自己或朋友的钱就好了,没必要去成立阳光私募。有些人有投资能力,没有营销能力,没有品牌的包装能力,还是打不开市场。现在不是单枪匹马的时代,是团队的时代,如果只是有很好的投资经理,没有很好的市场合伙人,也很难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现在市场上有2万家私募,浩如烟海,有能力的人也很多,成长需要很长的时间积累。很多规模很大的私募就是在十年前开始积累的,现在成长了。但是现在的时代和十年前的时代有一些不一样,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资源,越来越多的资金是向头部企业集中的,向有品牌的企业集中的。如果没有配合很好的团队,没有综合性的能力,私募创业很难,无法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还有管理能力,上了一个台阶以后,可能就不是管三五个人,一定是10、20、30人,能不能激励大家更加努力,能够拧成一股绳向一个目标努力,这是企业家的管理能力,很多人是缺乏的。

第三,内心恐惧。我见过一个很优秀的基金管理人,背景非常好,业绩做的也很错。2009年小牛市的时候出来奔私,2011-2012年大熊市,业绩一般,其实也没有很差,因为大家业绩都不好,都不赚钱,他还没怎么亏钱,2012、2011年亏几个点算不错了,那个时候成长股很差,创业板指数最低跌到500多点。整体来说他不算很差,而且公募基金出身,品牌也很好。有一次突然看到他离开这个市场把公司给关了,我找他聊天,其实你也不差,投资能力也可以,而且已经发了几只产品,积累了一定的规模,为什么不干私募了?他认为中国经济不行了,股市不行了,这个行业肯定就不行了,所以还不如关了及时止损重新去干实业,投资这个行业做不得,一个很优秀的基金经理,因为内心的恐惧退出了行业,真的非常可惜。像刚才陈宏超总讲的,对行业失去了信心,从而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离开这个市场的人非常多,不乏优秀的基金管理人。为什么他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这是人性的弱点,就是恐惧。恐惧不仅是对市场的恐惧,也来自于内心的自卑。比如,人一旦没有钱的时候,比如说连100万都没有的时候,亏了是无所谓的,反正也没有房子,不会去想亏了以后房子没了,但是有了房子的时候,就会想怎么保住这个房子,不能把房子都亏了。这个时候越想越恐惧。当你内心没有信念,对资本市场没有信念的时候,就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第四,狂妄自大。这种人比内心恐惧的人还要多,我前前后后见了上千个私募基金管理人,如果说内心恐惧的还是小部分,大部分人表现出来的缺点就是狂妄自大。有一个私募管理人跟我说,他说这么多年资本市场下来,真正能够连续找出十年10倍成长股的人,全世界应该不超过10个,巴菲特算一个,他说他也算中国的一个。很多人,在你没有接触这个圈子的时候,你觉得你在这个小圈子投资能力很强,当你接触越多的时候,你未必是那个最强的人。

很多人对自己很自信,觉得自己的管理规模可以无限的扩大。我认识一个私募,他是做趋势交易策略的,应该说他的盘感非常好,他也不是量化,但经常能够找到一些买进买出的点位,交易能力很强。他认为以他的能力,业绩可以很快的增长,最开始几千万,到后面10个亿的管理规模,他说很快规模能到百亿,结果到第三年再去见他的时候,管理规模又回到2个亿,因为10个亿的时候依靠交易策略已经没有办法满足流动性的要求。

我还认识一个早期我打算投的私募,当然后来没有投。这是一个广东的私募,当时我们的组合基金管理规模是20亿,他说凭他的业绩和选择的股票,很快管理规模就会超过我,他当时2个亿,见我之后的第二年就到30亿了,用一年的时间从2个亿到30亿,超过了我们。但前两年被证监会查了,现在公司已经解散了,之前拿过私募前几名。那是2013年,5年过去了,他那句话还在我的脑海里“明年一定超过你的规模”。其实很多人内心过于膨胀,他的团队,他的策略还没有达到能管理一定规模的时候,就盲目的扩张,甚至为了规模不惜做一些擦边球的行为,很大的原因在于他内心狂妄自大,超过了自己能力管理的范围,还不知道止步。做私募不仅仅是做投资,做投资简单,做投资管理就很难。一旦超过你的能力圈就会栽跟头、犯错误。狂妄自大的人我见的太多了,比内心恐惧的人要多。还有一个私募,在业内也非常知名,早期是做交易的,交易做的很好,规模到10多亿的时候业绩做的还很好,每天交易50多只股票,一个人交易都没有问题,每天都换手。到将近20亿的时候,他告诉我他的规模还有提升的阶段。但是我觉得不可能了,因为我没有见过纯做交易的规模能做得这么大。而且做交易的很难培养接班人。我当时对他的判断是,这个人万一生病了怎么办,谁来接替他做交易?但是没想到他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规模扩大的时候做了一些一二级联动的事情,他自己知道交易流动性已经没有办法满足他的需求,转而做一些兼并重组,主题投资的事情,这个可以让他的规模扩大,结果这两年做的很差,公司管理规模大幅的缩水,这其实就是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还是要谨慎一点。

第五,行为放纵。这个也见过不少,行为放纵是贪图享受,有钱以后忘记继续努力奋斗。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私募要成功的重要品质,包括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努力,很多人成功之后忘记了这件事情,因为他有钱了。随便举个例子,早年认识一个私募,一段时间业绩很好,全国排名前几,人也很年轻。开始沉迷于夜总会、酒吧。他很聪明,信息也很广泛,但是一旦脱离了努力奋斗的本源,行为发生了变化,这个人注定很难持续的把企业经营好,现在他的公司已经关门倒闭了。有些人不仅仅是贪图享受,可能有些爱好导致了时间精力的大量占用。因为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策略需要更新换代,如果没有时间精力集中做这个事情,那么你投资的水平一定会下降。

比如说有一个例子,一个人打高尔夫,本来100杆开外,一下子变成100杆以内,这个私募我们就不敢投,他肯定花了很多时间打高尔夫去了。不是说打高尔夫是坏事,但天天打高尔夫是没有时间去做投资的。这样的人很多,我见过好几个私募都是这样,热衷于打球的,有两个目的,一是真正喜欢,二是可以接触一些资源。刚才宏超总讲的,很多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已经很成功了,但是仍然比你们还努力,他们仍然在奋斗。不能说我们这个行业因为有了一点盈利就忘记了奋斗的宗旨。

第六,固步自封。资本市场是实时在变化的,公司的形势也在变化。在2012年以来资本市场兴起一种风潮,一二级联动投资,前几年做的很成功。从2016年以来,跌得一塌糊涂,壳越来越不值钱,重组越来越困难。现在形势不一样,过去的投资方法不一定能够适用,这个时候不能固步自封,沉迷于过去,要适应变化。刚才举的纯交易的私募例子,10个亿是瓶颈,对流动性会形成很大的制约,但是很多人不相信,觉得可以培养出自己的徒弟拓展交易规模,实际很难。这个时候要适应变化,要建团队,要增加交易策略,要把周期延长,需要适应市场的变化。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改变的,如果不改变,固步自封、刚愎自用,很有可能就会倒下。我们说坚持、固执也是一个成功的因素,做联动的私募过去很成功,成功也在于他的坚持,失败也在于他的坚持,所以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

第七,治理失衡。私募这个行业跟其他行业也差不多,大家都是创业,创业的时候总是会用自己最信任的人,私募行业夫妻档、父子档、兄弟档层出不穷。这样也没错,这些是你最信任的人,在你创业的时候可以给你无私的帮助。但是企业进入正规发展的阶段,依然是这种治理格局,一定不会成功,一定不能做大,这个时候要引入新的管理模式。

举个例子,以前有一个私募夫妻档,公司也有其他合伙人。他妻子在公司负责财务记帐,他合伙人跟我讲,常常跟大股东商量的事情,回到家第二天就变了,导致合伙人纷纷离职退出。你在创业之初,几千万几个亿规模的时候,人员不多的时候,不是说所有的夫妻档都不对,但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一定要进入正式的治理轨道,夫妻一方要退出。还有一个治理失衡的例子,现在这个公司在市场上也不存在了。董事长、总经理、投资总监,三个人都一样的股权,各带一班团队,三个人都是做投资出身,投资能做好吗?决策没有人能负责,大家的股权都一样。这三个人投资经历都很好,背景也很好。在创业之初大家都是兄弟,创业遇到有困难,或者是投资上有分歧的时候,到底谁来拍板,没有很好的治理制度。导致这个公司后来不能决策,决策也是三个人都同意的,没有人指出风险。做私募企业,就要有做企业的样子,也要把自己作为一个企业家来经营。我们在创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要把治理结构,管理结构想好,什么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治理结构。

第八,团队缺失。这种现象在私募行业存在很多,导致失败的原因,这一块也占很大的比例。为什么会团队缺失?因为投资行业往往讲的是个人英雄主义,投资经理能力拔尖,其他人就一起跟着干,没有人挑战他,这是个人英雄主义,一言堂,这个在私募行业很多。实际上私募公司和任何一个实业公司一样的,它是一个企业,企业一定要有团队合作,而不是单枪匹马,单兵作战,单兵作战就没有必要搞企业。在这种公司里面,往往投资经理,也就是老板,不信任或者是瞧不起任何人,觉得别人的投资理念很差,研究方法很落后,不值一提,基本上也很难听进别人的话,会导致团队人员流动特别频繁。这种公司在老一辈的私募公司里面见的特别多,新的可能好一点,因为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团队合作精神好很多,互相包容,互相进步,互相欣赏,互相信任。老一辈的私募公司,它们的创始人往往赚很多钱才开始创业的,或者是在行业有很大的影响力,很多人跟着带头大哥混。我见过一个私募公司,创始人是很牛逼的,开会的时候他在上面讲两个小时,投资总监每年一换,大家很难在他下面做事情,这就跟老板的性格有关系,大家没办法跟他比,你要提出一个建议,他会说你能不能赚到钱,他已经身价数亿了,你还是个员工,怎么能提出在他看来有价值的建议呢?为什么一些投资能力很强的老牌私募做不起来呢?不缺钱也不缺资源,很重要的问题出在投资经理,在这个老板自身的原因上,因为他太过于强势了,过去的成功掩盖了所有的缺陷,每个人把他当偶像来崇拜,不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这样的公司能发展的好吗?我认为够呛,跟个体户的投资有什么区别呢?一定是留不住好的人才,不管搞什么投资,量化也好,主观也好,最后搞的是人员流失,公司停滞。这个行业要找好的人难,好的人为什么要给你打工,如果他自己能投资,做股票能赚钱,为什么要受你的气呢?因为他生活很快可以过的很好。大家也要去思考,比如说大家真的要有企业家的精神,把私募当成事业来做,能够扩展自己的规模,你要想跟你打工的这些研究员和投资经理为什么要给你打工。是因为你给他很高的薪酬,还是说有很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还是什么原因?因为这个行业是特别难留住人的,不仅是投资人才,市场人才也是一样。团队缺失一直是私募行业很难解决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企业家应该要去解决这个问题。

第九,风控画皮,风控制度只是走过程,图形式,没有实际执行力。我们去私募公司调研,发现很多公司的风控制度都是复制的。即使有制度,到底有没有执行很重要。老板是投资经理,投资是否和风控天生有对立性,比如说已经有了风控制度,事中止损或事后止损,到了多少应该要砍仓,到了多少应该要对冲,这个时候投资经理告诉你已经见底了,认为要加仓,怎么办?很多风控经理都是让老板说了算。风控制度在公募公司很健全,在私募就存在这个问题,很多私募公司都这样。作为一个投资经理,要深深的思考风控制度到底是否打算执行,这点要先思考清楚,风控非常重要。在上一波股灾的时候,有一个私募公司一下子亏损了50%多,给投资人写了一封信,说市场是非理性的下跌,将来净值一定会回去的,因为认为是底部,没有止损,跟大家深深的道歉,我觉得没意义,你作为机构拟定的风控制度给投资人一个保障期许,到最后撕毁了,然后告诉投资人未来可以赚回去,如果是你自己的钱没有问题,但是是客户的钱,这样能给客户交代吗?有的时候风控是决定生死的,一定要尊重风控。或者说那些客户深深的相信你,但是你要立足于做好一个企业,要给客户很好的交代,最好的办法是争取让每一个阶段进来的客户都可以赚钱,而不是说你自己能赚到钱。应该把风险控制溶入私募管理人的血液之中。

第十,格局狭小。这个其实就是企业家精神,其实公司创业靠勇气,我见过很多在公募基金做投资经理,有时候他们觉得待在公募或券商没意思,各个部门会设置很多阻碍,一年拿几百万薪酬也没意思,想出来创业,自己说了算,自己拿主意,一直这么想,但很多人没有出来创业。为什么没有出来?是因为没有勇气,总是想谈好的客户到时候变卦怎么办?出来要成本,硬件和人工成本一年好几百万。万一业绩做的不好怎么办?还是在公募比较好,市场不好也能拿到一两百万薪水,至少能保证家庭的开支,就没有勇气跨出来。想干私募最简单,有勇气就行,能不能干好呢?靠能力,事实上很多私募从业者靠着勇气冲出来了,就单干私募,很多就失败了,出来好不容易发个产品,一下子亏了20%多,客户赎回,公司就失败关门了。发展靠能力,长期壮大靠格局,有没有海纳百川的精神,能不能包容大家,能不能信任大家,能不能在挫折中坚持下去,在胜利中保持清醒,这就要有企业家的胸怀。很多企业创业的时候都不拿工资,共患难一起把企业做起来,企业做大的时候心里就会产生不平衡。我见过一个基金经理,规模做到几十亿,业绩也做的挺好,经常跟我抱怨凭什么我才拿20%的股份,却要管公司大部分的资金规模?他付出的努力最多,但公司有五个合伙人,所以心里很不平衡。后来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业绩崩盘了,那一年亏了30%多,客户都赎回,他跟另几个合伙人谈,按照一定的溢价把4个合伙人的股份收回来了,这样心态就平衡了。但现在变成一个一般的私募公司了,当时是超一流的,做市场的人也非常强,做投资的也很强,做研究的也很强,做运营的也非常强,五个合伙人各占一面,一个黄金组合,或者说是一个豪华组合。就是因为在分猪肉的问题上存在矛盾,后来崩盘了,最后的结局就是一个人把另外四个人的股份收回来了,公司也变成了一般的公司,发展没有之前那么顺利。

要有调整股份的胸怀,如果这个人确实给公司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要给他合理的回报。合伙人都要有这样的胸怀,能够接受这样的事实,能够接受这样一条基本的原理,按贡献来分猪肉,按贡献来论英雄。

如果想发展成一个持续的,发展成一个百亿级、千亿级的公司,格局特别重要,如果你是真的把经营私募当成一个企业来经营,格局非常重要。短期靠勇气,发展靠能力,壮大靠格局。

第二部分,跟大家分享如何避免犯错,刚才一口气说了容易犯的十个错误。实际上投资的方法,投资的策略,投资的风格,没有说哪一种是不好的,或者说哪一种就是失败的。特别是做企业,做企业和怎么投资是不一样的,不论哪一种投资风格,都有生存的价值。核心问题是避免私募行业共性可能会犯的错。如何避免犯错呢?在遇到问题、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忘初心,思考清楚为什么要创业。很多人在创业之初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者说没有清楚的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经常跟私募的人聊天,问他为什么出来办公司,或者说原来个人做投资挺好的,为什么要出来创业?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是我觉得核心的答案应该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只有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才有价值,只有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让资本市场更有价值。如果大家不是抱着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市场创造价值去创业,那么是我们行业的悲哀,而且我觉得这个公司一定不能够成为一个长青树,不能持续的发展。什么时候都要把投资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这个产品怎么样能够赚钱,帮投资人赚钱,这是每一个人创业的时候都要思考清楚的。因为人性有很多弱点,你在遇到这些弱点的时候,一旦想回到这个原点就豁然开朗,只要对得起投资人,对得起客户,就问心无愧,这个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担心、忧虑、恐惧。

努力是必不可少的,私募这个行业,因为很多人刚出来,就那么几个人,要付出的汗水远远大于公募等其他资管企业,资管行业中的私募行业,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是其他资管的数倍,因为你没有那么多资源,没有品牌,没有那么多团队来帮助你,所以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不断的进步,拓展自己的能力圈,这个能力包括投资、营销、管理能力等等,要打好治理结构,管理好团队,有的时候不一定有那么好的机会找到那么好的团队,或者说正好让你有这些资源。做投资的还要自己做风控,有的时候还要自己去做营销,没办法,谁叫你在创业,这些都要去做,都要去拓展自己的能力圈,不能说像公募一样有不同的部门团队来做这些事情,私募是没有的。我们需要百倍的勤奋和努力,也因为私募是以绝对收益来衡量的行业。私募公司欲火重生最多两次机会,第一次亏了客户很多钱,能够再爬起来,如果第二次再把客户的钱亏了,基本上很难东山再起,我还没有见过有第三次机会起来的人。这个行业是追求绝对收益的,在这一点上是比较残酷的,大家会记住你的名字。这个行业圈子也没有那么大,提升自己的能力,时刻谨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幸福是靠努力奋斗出来的,而且要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

性格修炼,要努力克服人性的懒惰,刚才说到行为放纵,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比如说研究生毕业后的十年,25-35岁之间非常的勤奋、努力,每天可以工作14个小时,甚至16个小时,天天看K线图,到35岁以后努力程度急剧的下降,有很多原因,到30多岁由于结婚生子,家庭会占一部分精力。第二是已经赚到一定的钱,没有那么努力。这是人性的弱点,每个人都这样,如果能偷懒都想偷懒。所以做私募的一定要时时鞭策自己。自私,在合伙人之间认为自己的能力付出超越自己应得的利益,就开始自私,自私是人的天性,随时都问问,我创业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我要创造自己的财富?还是因为想获得名声?还是说要帮忙客户创造价值,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个时候想想就没有那么不平衡。私募行业是所有这么多行业里面最好的商业模式,你选择这么好的商业模式,你还那么自私,是不应该的。

贪婪和恐惧。内心恐惧、狂妄自大刚才也分析了,也不仅仅是对今天市场的恐惧。我见过一个投资经理,有一次市场大跌,我正好在他办公室,等他收完盘来见我,他反复说“龙总怎么办?今天亏了几千万”,他脸色都变了,手一直在颤抖。真心感受到他心里的恐惧。任何时刻都要克服这些弱点。有时候人性的弱点时不时的会冒出来,要时不时的跟它做斗争。怎么样克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局观,做好性格的修炼。想好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创业的目的是什么,奋斗的目的是什么,要有大局观,提升格局。在你的人生观和大局观树立起来以后,才能克服与生而来的这些弱点,这就需要长期的性格修炼。

如果性格的修炼还不能克服弱点的时候,就用制度来约束,建立独立可执行的有约束的制度,如公司的治理制度、投资制度、风控制度等,找到能够遵守制度的人,内心真心的敬仰这些人,像敬畏资本市场一样敬畏这些制度。

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2018年可能是很艰难的,不管是类型的资产,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策略,今年都不好过。特别是做股票的,从2015年以来,日子很难熬,今年的日子可能会更难熬。在募资方面,越来越向头部企业集中,中小型私募日子越来越难过。第一,从机构那里很难拿到钱,机构愿意把钱交给百亿规模的成熟型私募,而不愿意交给初创型私募,这是一个现实,又碰到资管新规,金融系统在调整去杠杆,现在委外资金的规模是收缩的。个人高净值投资者,因为你没有持续的业绩,也很难信任你,个人之间的信任是很难的。除非真的是了解你的亲戚、同学、朋友愿意给钱给你。募资在这种情况下真的非常艰难,可是你成本的支出是刚性的,一个公司总要租金和人工,总要有一定的硬件软件采购,这些费用又不能少。

不好过的时候该怎么做?第一就是要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活着意味着绝对不能违法违规,要敬畏法律,要敬畏市场,谁也不知道这个市场短期到底会怎么运行。所以一定要有铁的风控执行,很多私募是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作为一个企业,要长久的发展,不能博一时的突进,要博长久的持续。

第二,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熊市剩者为王,从股票或商品来说,乃至从债券来说,资产都进入了熊市。熊市中剩者为王。但我们对中国要有信心,中国有最伟大、最勤劳、最善良的人民,没有理由对中国没有信心,没有理由对中国资本市场没有信心,对未来抱有信心,坚持就是胜利。

第三,努力。越是困难,越要坚强、越要努力,越要努力增加各种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你的投资能力,跑更多的上市公司,接触更多的研究员,招更好的人才。在熊市中要提升团队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努力为的就是牛市到来后的迅速爆发,我也觉得中国可能会出现一个甚至过去20年都没有的牛市,这波牛市来的时候一定会超过之前的高点。等待也是一种策略,现在就是在等待的煎熬过程中,增强自己的能力,资管行业就是这样的,在牛市到来的时候,资产管理规模以10-20倍的规模增长,熊市来的时候,整个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以20-30%的规模萎缩,下一个牛市又是10-20倍的增长。大家都要为牛市到来的时候努力积蓄力量,等待爆发。

第四,不忘初心。在遇到困难和迷惑的时候,永远不要忘了创业的初心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恢复勇气、克服一切困难的根源。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