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VC产品到底是投资者的巧克力还是吸血鬼?

来源:来源:合晶睿智 2018-01-08 14:43:00

摘要
但凡说到风险投资,大家都会以南非MIH从香港盈科数码手中接盘腾讯股份20%股权为例,当然后来MIH又从IDG手中接盘腾讯股份12.8%,后来经过各种交易之后MIH持有腾讯约34%的股权,腾讯目前市值近4万亿人民币,34%的股权价值约1.3万亿人民币,投资收益率1500倍,换句话说这1.3万亿基本上都

  但凡说到风险投资,大家都会以南非MIH从香港盈科数码手中接盘腾讯股份20%股权为例,当然后来MIH又从IDG手中接盘腾讯股份12.8%,后来经过各种交易之后MIH持有腾讯约34%的股权,腾讯目前市值近4万亿人民币,34%的股权价值约1.3万亿人民币,投资收益率1500倍,换句话说这1.3万亿基本上都是赚的。当然也有人说,全中国PE/VC整个行业赚的钱都没有MIH一个公司赚钱的多,从数字上看这个或许是真的。

  最近招行与弘毅一款10亿规模的PE/VC产品到期没有兑付,投资者说当初有业绩承诺,招行说这个款产品有风险揭示。听到这两点,干了十几年产设计的老郑就明白那合同上是什么样写的了

  "本产品保守收益为XXX,若所投项目XXX,投资者可以获得XX%的超额收益分配,风险提示:本产品投资权益资产,存在本金亏损风险的可能!"

  老郑一直对PE/VC产品具有相对保守的观点,这类产品两个突出特点是投资期限非常长与收益、费用分配不透明。接下来从具体几个层面来分析:

  一、营销费用高:

  PE/VC产品的起点至少是100万,高起点导致这类产品只能通过私人银行与第三方销售进行资金募集,这里渠道的销售成本基本为每年1.5-2.5%左右,如果销售一个七年的产品,按行业规则起码要一次给予销售方营销费用。若以每年2%的销售费率计算,一个七年的PE/VC产品需要14%的销售费用,换句话说,客户投资的100万元,仅有86万元用来投资,其余14万元支付了销售费用。(这里必须补充说一句,如果你非要投资PE/VC产品一定要找老郑买,肥水不流外人田。)

  二、估值不透明:

  投资二级市场的公募基金每天净值都是变化的,因为其投资的都是二级市场股票,股票价格天天变所以基金净值天天变。如果PE/VC投资了一个公司,估值是每股10块钱,其实大家都明白小公司变成大公司,或者俗称独角兽的概率估计连1%都不到,但是如果PE/VC投资以每股10块钱投资这个公司,除非进入下一轮融资,否则到这个公司破产之前都是10块钱估值,这个显然不合理。但是PE/VC的管理人都是以这个估值计算基金资产并按每年2%收取管理费的。

  三、存在利益冲突

  如果说在2016年销售量最高的VC/PE产品是什么,那一定是非投资乐视系莫属。结果在2017年贾会计跑路了,你说这些投资乐视的产品啥时候能还本付息? 还有就是2016年无数投资扑向乐视的时候,先期投资乐视的某些大佬也都顺利退出了……

  说到这里,老郑也想起了在2015年初投资的新三板产品也是到期都没兑现,到现在连个尸骨都没看见…… 每次看到什么风投大佬宣传自己,我内心总是很纠结……

  PE/VC产品到底是投资者的巧克力还是吸血鬼? 巧克力虽有,但是你能吃到吗? 或许大多都是裹着巧克力外衣的shi…… 无论如何,如果你投资过PE/VC产品,你支持过万众创新,说不定也支持过摩拜、OFO、还有小蓝什么的…… 还有各种外卖APP的红包……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