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被堵:24万亿信托转向
摘要 2012年至今,信托行业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的黄金期,资产管理规模从不足8万亿元一路飙升至24万亿元,规模仅次于银行,然而随着一行三会及外汇局共同颁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和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简称“55号文”)的发布,占据信托
2012年至今,信托行业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的黄金期,资产管理规模从不足8万亿元一路飙升至24万亿元,规模仅次于银行,然而随着一行三会及外汇局共同颁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和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简称“55号文”)的发布,占据信托行业半壁江山的通道业务被堵住了,信托行业高速增长势头是否就此戛然而止,后续信托公司又将如何应对?
多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分析称,2017年以来,一系列体现“强监管”“严监管”的政策连续推出,金融机构已经感知到监管重点指向之所在,资管新规所表现出的落实监管的坚决态度和周密部署,无异于一股自上而下的强大推动力,倒逼着信托机构加快转型升级创新之路。
通道模式转变
作为资管领域的重要势力,信托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已仅次于银行理财。中国信托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已经高达24.41万亿元,较二季度末的23.14万亿元新增1.27万亿元,环比增速5.47%。
在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道业务,2017年三季度新增的1.27万亿元信托规模近九成由事务管理类业务贡献。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信托专家陈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务管理类业务即通道业务,信托业事务管理类业务2016年以来占比持续增加,原因之一在于其他资管行业通道业务监管加强导致的通道业务回流信托。”
2013年以来,事务管理类信托增长明显,至2017年三季度已经超过全部信托资产的50%。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事务管理类信托已从二季度的12.48万亿元上升到13.58万亿元,占比也从二季度的53.92%进一步上升到三季度的55.66%,显然在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中,通道业务占比逾“半壁江山”。
陈赤表示,“信托通道业务之所以到三季度都还有增长,主要是因为银监会限制券商、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导致资金回流到银行,又从银行流向信托,其实通道业务的说法本身不是很规范的,一般来说,它是由某一家金融机构所主导,信托机构按照主导方的指令进行被动管理,这一类业务总的特点是规模大、风险小、费率低、交易结构简单。这也是信托机构大量做通道业务的原因,同时很多信托机构追求管理规模,通道业务的占比非常高,尤其是一些银行系的信托公司通道业务比重可能会比较高。”
不过资管新规第21条明确要求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指出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另外要求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部分通道业务被禁止后,通道业务、信托业管理规模的可持续性被打上问号。
华宝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通道业务萎缩是趋势。资管信托要求资管产品只允许一层嵌套,且要求向上穿透至投资者,向下穿透至基础资产,如果公募性质的银行理财资金无法投资私募性质的信托产品,同时通道业务受阻,则意味着信托来自于机构端的重要资金来源将会大规模收缩,导致信托通道业务萎缩。
对此陈赤表示:“按照资管新规,通道业务不具备可持续增长预期,未来肯定受监管新规的影响,银行需要重新布局和构架表外业务。再者,由于目前投资成本增加,银行业务实际上也比较谨慎。新规出台之前,信托产品发行成本比较高,即使信托产品发行后,也有可能找不到合适的用途。不过资管新规设有过渡期,对于存量可能影响不大,影响的可能是新增的,所以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监管也希望是一个比较平稳的转变或转型。”
日前中国外贸信托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联合发布《中国信托行业报告》预计,资管行业过去几年是通道业务泛滥的几年,其中也不乏一些产品发生兑付危机或者爆仓等危机。资管新规的诸多规定,对信托业务类型、结构、产品模式等都会造成较大影响,加上信托规模和资金来源方面的不利因素,尤其通道业务的禁止,也会使得全行业管理规模迅速下滑,特别是一些通道业务占比较大的信托公司,将有可能会面临管理规模的断崖式下跌。
对此有不愿具名的信托人士则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对于通道业务占比很高的公司来说,资管新规的出台还是有很大影响,不过最近几年信托业主动谋求转型,主动管理类业务占比逐年攀升,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针对去嵌套、压缩非标资金池等规定,不会大幅拉低未来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的增速。”
对于这一说法,陈赤则表示,“目前信托业务里通道业务规模大概占到65%到70%左右,但是通道业务对于信托应收的贡献不大。”此言不虚,海通证券研报指出,2016年末,信托业实现经营收入1116.24亿元。如果全面禁止通道与嵌套,预计信托收入影响在100亿元,约占目前信托总收入的10%。
不过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研究指出,除了通道业务受阻之外,银行理财资金渠道进一步受到限制,个人投资者的开拓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这些都会增加信托公司拓展资金规模,推进产品销售的难度,造成资金来源短期内受到一定不利影响。
此外记者注意到此次资管新规不允许多层次嵌套,但规定通道业务至多可以套一层。有分析称“通道业务”模式将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银行理财+信托通道+其他模式,将简化为银行理财+信托主动管理,或是银行代销+信托通道+其他主动管理的模式。
倒逼信托公司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资管新规中对于资管产品的范畴认定,将财产权信托和单一资金信托排除在外。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监管为了防止一刀切引发市场震荡而留的缓冲垫。对此陈赤表示,“监管部门的政策考虑到资金过快收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因此政策实施估计会是一个逐渐从严的过程,这也必然倒逼信托行业回归到本源业务,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发挥主动管理的功能,加大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的拓展。可以预见,资管新规将会把信托业从高速发展的轨道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实际上近两年信托公司也在积极寻找通道业务以外的业务方向,寻求质变。信托机构们在力求提升主动管理、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受托服务等能力,谋求转型发展。包括四川信托、中信信托、平安信托等多家公司纷纷试水家族信托、财富管理等领域,不仅如此,信托公司也积极加强主动管理能力和投研能力。
2017年三季度数据显示,从信托资产来源上看,集合资金信托规模从二季度的8.52万亿元增长到9.1万亿元,占比从36.82%上升为37.29%;而单一资金信托规模尽管也略有上升,但占比从48.00%下降到47.29%;财产权信托规模和占比都略有上升。
而众所周知,集合资金信托对行业受托管理要求相对更高,其规模和占比的持续增加,反映出行业受托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陈赤认为,“面对资管新规,应将财富管理业务作为战略性业务进行积极培育,以适应日益增多的超高净值客户对财富安全、财富传承、全球配置资产的需求。此类业务多为单一信托,监管限制不多,信托机构展业的自由度很大;资产证券化业务不适用新规,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收缩的压力下,预计资产证券化市场将会扩张,信托机构在这一领域的受托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大有可为;具有事务管理特征的慈善信托、消费信托、土地信托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信托公司已经开始加大证券投资领域的力度,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资金信托投向证券领域的规模为2.96万亿元,同比增长4.23%。其中,三季度投资于股票的信托资金为8858亿元,同比增长85.63%。
某信托公司研究员袁吉伟表示:“这主要跟三季度股票市场相关,三季度股票还是往上走趋势,投资于股票的信托资金跟市场波动呈正相关关系。四季度股票市场走低,相应投资于股票的信托资金可能就不会有那么高,信托公司在加大股票市场投入时还应该警惕股市波动的风险。”
另有分析指出,信托公司还应加快降低债权融资类业务占比,推动以证券投资、并购投资、项目股权投资、PE投资、投贷联动等为资金运用方式的资产管理业务作为支柱业务的塑造力度,更多地对接标准化债权资产、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摆脱影子银行色彩。
对此陈赤称:“不过信托公司业务结构不断从这种融资类业务向投资类业务转换,对于信托公司风险架构也会带来很大的挑战和新的要求。需要信托公司吸引专业人才和导入专业技术来控制风险,包括如何更多地运用大数据来识别和判断风险。信托公司需要加快构建基于投资类业务的风险控制体系,去识别、防范、化解这方面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