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冠军产品到底值不值得购买?六大知名私募赐你智慧锦囊
摘要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不不,三十年太长了,毕竟在私募界可是年年岁岁有冠军,岁岁年年冠军皆不同。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尤其是擅长主动管理的股票策略,私募冠军每年都会换人。随着2017年步入最后一个月,谁将问鼎冠军也即将尘埃落定,相较以往,2017年的年度冠军有三大看点:图片1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不不,三十年太长了,毕竟在私募界可是年年岁岁有冠军,岁岁年年冠军皆不同。
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尤其是擅长主动管理的股票策略,私募冠军每年都会换人。随着2017年步入最后一个月,谁将问鼎冠军也即将尘埃落定,相较以往,2017年的年度冠军有三大看点:
图片1:2016年 VS 2017年前10月股票策略前十私募基金产品
看点一:前十私募收益远超同期。
看点二:前五名群雄逐鹿,业绩你追我赶,冠亚军存悬念。
看点三:深圳地区私募多强势,4家私募跻身十强,冠军争霸战。
虽然冠军私募自带明星光环,但是历年的冠军私募在接下来的投资生涯并没有继续耀眼,追随冠军私募的投资者也往往没有获得预期收益。
历年的私募冠军都还好吗?
股市上的追涨杀跌在私募投资上同样存在,不少客户选择私募产品是这样的标准:
我要买去年表现最好的基金!
我要买冠军私募的明星产品!
我要赚到和去年表现一样的钱……
但事实上却事与愿违。
在11月29号的定投发布会上,知方石投资用私募排排网数据做了“2016年前10私募产品收益率比较”与“2016年私募基金排行前10产品现状”的图表,列出了2016年排名前十的基金在2017年的收益。
图片2:2016年私募基金排行前10产品现状
除了第十名的复合策略产品收益相差不算悬殊外,去年收益排名前九的产品可谓是今非昨,人成各,少数产品今年收益勉强为正,但早已远离排名前列。
图片3:2016年前10私募产品收益率比较
数据显示,2016年冠军私募产品收益193.86%,但该产品在2017年仅取得17.52%的收益,排名也已在该策略的百名开外;亚军产品在2016年获得180.92%的收益,2017年的操作却让人瞠目结舌,收益一泻千里,亏损接近40%;2016年收益前十的产品中有两只今年的亏损已经超过40%,果真高处不胜寒。
影响基金经理收益的因素几何?
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从风光大好的峰顶坠落谷底,一起一落的巨大悬殊落差让人唏嘘不已。今夕何夕,收益早已远走,吃瓜群众一声叹息,真金白银投进去的客户可真是心碎。
相较于公募基金经理高学历、投资经验丰富以及具有高水平证书的标配,私募基金经理则显得更加随意,学历参差不齐,公募派、券商派、财经媒体派、民间派林立,英雄莫问出处,各个门派均有投资者亲睐。
基于私募排排网的私募基金经理数据库,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从基金经理的学历、从业背景、从业经验以及学校等指标出发,研究各类别之间的基金经理盈利能力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得出的结论如下:
硕士学历的基金经理在两年期业绩显著好于专科及以下的基金经理业绩,其他区间则没有显著的差异性。从较长区间来看,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基金经理表现更优。短期内有985背景的基金经理表现要好于非985背景的基金经理,而长期来看,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基金经理最多的4所985高校来比较分析,中国人大派系基金经理在5年期业绩和夏普比率方面都逊色于北大系、复旦系和清华系。但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公募派的收益都领先于其他流派。
除了这些,基金经理的个人操作风格、投资信仰,能否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家庭情况、身体健康状况、个人情绪等等都会影响到基金经理的业绩。当然,私募冠军的投资收益也脱离不了这些因素的束缚。
“冠军魔咒”难解除,再回首,收益已远走
往事不要再提,收益已多风雨。
为什么前一个年度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在次一个年度往往表现平平,甚至亏损严重,私募“冠军魔咒”总是无法破解?为什么在2016年风光绮丽的私募在2017年摔得很惨?
排排君请教了国内知名私募,他们当中有的是2017年以来收益前五强,有的是市场上的小而美,有的是今年的大黑马,还有的深耕海外市场。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
云溪基金旗下的“雨山寻牛一号”荣膺2017年前10月股票策略第二名,云溪基金获得百强私募公司第二名的佳绩。云溪基金认为往年私募冠军大多靠炒概念、炒重组、甚至通过加杠杆、短炒获取高收益,这样的高收益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市场风格一旦变动,基金经理的投资习惯不能很快跟上,会造成业绩变脸过快。
优波投资是2017年前10月百强私募公司榜的第三名,旗下的“优波基金”也斩获前10月股票策略全国第三的成绩。优波投资基金经理陈龙表示,排名排的是收益率,而非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但是对投资而言,重要的不是收益率,而是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陈龙还提到,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要想取得很高的年度收益率是非常困难与具有偶然性,巴菲特一辈子中收益率超过50%的只有一两年,优波投资过去十年收益率超过100%的也只有今年一年(今年是价值投资大爆发的一年所以优波投资受益)。
坚持复利成长增长的陶朱资产进入前10月分规模榜单的第五名,陶朱资产研究员冯朝勇认为往期追热点、没有对基本面做深入研究、博短线收益、听取小道消息、打涨停板的冠军私募业绩往往没有持续性。
秉承价值投资理念的同有投资创始人、投资总监姚茂林认为“冠军魔咒”的形成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年度业绩收益跑到100%、200%的私募很罕见,有偶然因素,可能是抓到热点题材,或者碰到黑马,这种方法不可持续。第二、业绩太好的冠军私募有些骄傲自满的情绪,会影响次年的操作。第三、如果规模迅速扩大,团队建设能力和经验不能跟上也会影响收益。”
千波资产总经理束其全则认为“冠军魔咒”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客观现象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既是股市内在机制决定,也是投资者行为决定。束其全表示,从股市内在机制看,无论牛熊市都会存在大量个股或板块行情,上万家私募管理人总会有几家有意或者无意恰巧布局这些个股或板块,从而取得逆天的行情。每年的“私募冠军”基本上都是按照一年中产品单位净值的涨跌去排名,某些私募冠军恰巧年初是单位净值低点,年末是净值高点。
长期深耕细作华尔街资本市场的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认为,从短期来看,不仅仅是私募,公募基金同样存在“冠军魔咒”的问题。“首先,获得年度基金冠军的很多都是激进投资者,通过高收益来奠定自己的江湖地位,并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大;其次,以往,某些冠军依赖听消息、赌重组和炒热点等非常规武器,这种投资逻辑本来就不可靠,业绩不可持续。”岑赛铟如是说。
私募冠军产品值不值得买?
投资私募便是看重其绝对收益,为财富保值增值。站在专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角度,知名私募不约而同提到了应规避短期业绩暴涨的私募,关注长期业绩曲线,分散投资等。
优波投资基金经理陈龙建议投资者更应该关注风险而不是收益。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进行分辨:一是其当年收益来源是比较分散均衡还是只来源于一两只股票甚至加了杠杆;二是基金经理是否具备长期(至少五年以上)远超大盘的业绩记录,并且需要经历多次牛熊周期;三是基金经理的心态是否成熟。
同有投资创始人、投资总监姚茂林则建议投资者不要仅仅关注收益,回撤这些表象,而是要更加关注私募的团队组成、投资经历、较长时间的过往业绩等,找到私募核心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陶朱资产研究员冯朝勇则认为杠杆是把双刃剑,投资者不要太看重眼前的收益率,在购买私募产品时要关注私募是否动用资金杠杆来博弈。
千波资产总经理束其全谈到四点。第一、要跟踪管理人的长期业绩,不能用太短的时间去评估管理人的操盘能力.第二、结合股市运行状况客观评估私募管理人的投资能力。第三、要多投几家私募管理人,投不同理念的私募管理人。第四、要注意私募管理人的策略漂移。
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认为与其关注所谓的“冠军魔咒”,不如多琢磨基金管理人投资理念、投研实力、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选择中、长期业绩相对较好的产品,长期持有等待市场的“春暖花开”来得更靠谱些。
同时岑赛铟还提到,在海外成熟市场上,投资者对私募管理人的考察会细致到其婚姻状况、财务状况、消费习惯、对公益事业的参与程度等。这些细节貌似与投资并无直接联系,但却能反映出私募管理人是否谨慎行事、勤勉尽责,在关乎投资者利益的重大事项上能否以投资者利益为重。
结语:
假若大盘暴跌了20%,基金亏损10%,从相对收益来说是成功的,但是作为私募来说是失败的。因为公募的考核看排名与相对收益,私募考核看绝对收益,更重视风险。如果说公募像机枪手,私募则更像狙击手,等待的时间远比开枪的时间多。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也没有借口,既然选择了前方,就注定要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做私募,就要把为投资者创造收益为己任。
过去的收益并不完全代表未来的业绩,“私募冠军”的新闻价值往往大于收益价值,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策略各异的私募产品,在追随冠军私募之前还需要多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