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夹缝下的分化:一大半基金子公司将逐渐退出

来源:每经网(上海) 2017-10-25 08:01:23

摘要
(原标题:生存夹缝下的分化:一大半基金子公司将逐渐退出)2012年9月26日,监管机构发布《关于实施〈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当年11月16日,首批公募机构拿到了成立子公司的批文,开启了基金子公司跨越式发展的时代。自此到2016年底的4年间,基金子公司开启了资产规

(原标题:生存夹缝下的分化:一大半基金子公司将逐渐退出)

2012年9月26日,监管机构发布《关于实施〈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当年11月16日,首批公募机构拿到了成立子公司的批文,开启了基金子公司跨越式发展的时代。

自此到2016年底的4年间,基金子公司开启了资产规模从零到11万亿元的狂飙史。一直到2016年底监管层发布基金子公司新规,才为这段疯狂画上了一个休止符。自年初至今,子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降,今年年中的最新数据为8.59万亿元。行业似乎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分水岭。

曾经倚重的通道业务已经无法独撑大局,新的业务方向又尚且不明晰,评价一句当前的基金子公司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或许恰如其分。我们可以看到,从新规发布至今,有人积极适应谋求转型,有人驻足观望犹豫未决,还有人消极应对似乎想要淡出,尽显行业百态。

作为基金业长期的观察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十分好奇:子公司这个细分领域是否正在洗牌?它的生态将如何分化?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新规:行业洗牌的信号弹

虽然已经提前征求了机构的意见,并且2014年也曾有加强监管的规定面世,不过2016年11月29日发布的新规还是被很多基金子公司人士视为一个至关重要的信号。有一位子公司负责人的描述很有趣,他说“这是行业洗牌的信号弹”。

在此之前,基金公司热衷于设立专户子公司走通道业务或投资于非标资产。“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基金子公司从开闸伊始便在快车道上高速奔驰,规模也一路从零野蛮生长,一直到巅峰时期超过公募基金规模的体量。

“那时候就是拼规模。因为很多业务信托做不了,而且费率也比我们高,所以机构(投资者)都来找我们了,规模很快就做上去了。”回忆起刚刚成立几年的光景,上述负责人如是说。

不过,繁荣的背后其实暗藏风险。众所周知,基金子公司一开始凭着通道业务起价,而该类业务其实与信托产品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其刚性兑付的特征。通过前文的统计可以看出,此前基金子公司的注册资本大都在2000万元~5000万元。而随着规模的暴涨,一旦出现产品兑付风险,子公司们可以说并无招架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基金子公司净资本提出明确约束的新规应运而生,而这也基本宣告了“通道红利”时代的结束。这个时候的子公司负责人们在想什么?一位沪上基金子公司总经理坦言,去年8月第二版征求意见稿出来的时候,“就是强烈的危机感,觉得整个行业要混不下去了,调整和洗牌也要开始了”。

鑫沅资产指出,这次行业转型可以类比为一次资管行业的“二次革命”,很大程度上是推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业务转向“技术密集型”业务,因此也必然面临利润的重新分布。“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只鸡蛋,从外面打开是一个食物,从里面打开,是一个生命。对基金子公司而言,未来成为生命还是食物,就看在这波调整转型中,是内部调整力量强于外部压力,还是外部压力把它压垮。”鑫沅资产表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基金子公司面临的转型难度堪比“二次创业”,未来分化是大势所趋。随着18个月过渡期的逐步临近,留给子公司的时间已经不多。

未来关键词:分化

在此次对多家子公司的采访中,记者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这个行业正在细微之处发生分化。

首先第一类,是在2014年监管第一次加强力度时便开始未雨绸缪、布局其他业务,并在新规发布后继续积极转型的这一批。上述沪上子公司总经理就表示,其公司在2015年初便开始涉足ABS(资产证券化)业务。而另一家华南大型公募子公司副总经理也坦言,由于具备股东背景优势,该公司是业内第一批开展ABS和股权投资业务的子公司,“布局做得比较早,到新规发布的时候已经有一定规模了,今年还在继续加码”。

鑫沅资产表示,在去通道化的明确要求下,子公司面临战略调整和业务转型。过去,该公司的业务构架大致为通道:主动管理业务为7:3,现在除了这两块,还增加了中间业务,三块业务各占约1/3。业务调整的背后必然涉及人员调整,2017年鑫沅资管业务团队的架构(包括中后台)都进行了调整,考核方式也有所改变。“例如对后台人员,改革的方向是减员增效;对前台团队,则根据资本金约束的机制调整业务条线,增加资本消耗业务的占比,等等。”

事实上,增资的进度也可以部分反映出基金子公司对转型这件事的积极程度,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二类,则是在原有业务基础上保持平稳过渡,同时持一定观望态度的一批公司。

在采访中,一家华南子公司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其之前就比较控制通道和风险资本高的业务,因此不存在大开大合的过程。“其实不是外界想象的,要去通道,那么通道业务就没了。非标通道业务是没办法做了,但是标准的通道业务还是有空间的,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我们也不是大刀阔斧地转型,行业内有一些公司像我们一样还是在稳步经营的,区别不外乎是阻力多和少、步子大跟小。至于未来的方向,我觉得还是等监管政策比较清晰的时候再谈转型,现在都是阶段性的。”

这位负责人的观点或许代表了业内目前态度相对中立的一批公司。

而第三类,则是准备逐渐淡出甚至退出子公司行业的一批。他们或是因为股东当初仅仅为了拿一块牌照,或是新规后通道业务受阻决定退出。上述沪上子公司总经理直言:“现在一大半公司其实是在逐步退出市场的。一些是股东已经明确表示不增资,那么这块业务就放弃了,甚至有的已经没有业务人员、也不开展新业务了;有的可能是业务人员还剩那么几个,但也就是勉强维持,迟早还是会退出这个舞台。”

市场是残酷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正如另一位子公司负责人所总结的,未来基金子公司或将有以下四种发展路径:第一,股东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或综合专业能力强的企业,会产生一批类信托公司的综合性大型金融机构;第二,服务于股东战略定位,依托股东背景和资源,成为股东机构产业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补充;第三,走专业化分工的精品店模式,追求高毛利、做专做精,如以绝对收益为导向的对冲基金、专业的资产证券化服务机构等等;第四,逐渐被边缘化。

核心竞争力:跨大类资产配置

讲到最后,想必读者们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有着一样的困惑:说了这么多,坚持也罢,转型也好,未来基金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什么?在大资管行业,子公司到底凭借什么成为个中差异化的一环?

我们也询问了多位子公司负责人,他们的回答惊人地一致:主动管理能力。上述沪上子公司总经理说得更加具体,或许是长期思考得出的结论,“跨大类资产配置的主动管理能力”。

其实记者前面已经反复提及,和其他机构相比,基金子公司的一大优势便在于全方位覆盖了一、二级市场和股权、债权市场,成为传统“银、证、保”三大渠道的重要补充。2012年监管放开设立基金子公司,其最初的定位就是做非标业务,目的是为了拓宽基金公司的投资范围;而由于子公司本身和基金公司依托在一起,因此它在标准化资产比如证券领域具备天然的基因。二者结合到一起,或许才是基金子公司本来应有的样子。

“我认为子公司最应该发展跨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为客户提供跨大类资产配置的组合、建议,既能在非标领域、又能在标准的证券资产领域提供跨大类资产配置的建议,这才真正发挥了基金子公司的作用。如果说我们在这方面没有突破,那基金子公司这个行业和信托、券商等机构就没有区别了,竞争力将大大降低。当然这是我的理想,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我们存在的价值就不是那么大了。”上述总经理总结道。

这也让记者想到了前段时间关于公募FOF投资标的的讨论,以及资产配置和大类资产配置的区分。如果基金子公司未来真能打通各类投资领域,组建、融合产品于一体,那么也许真的会打开另一番天地。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