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7.0级地震救援第一夜: 中国灾后应急体系接受“大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8-10 08:24:22

摘要
距离8月8日21时19分的九寨沟7.0级地震已经超过24小时,多部门、多种类的救援力量已经在灾区开展救援。“从管理学上说,从常态管理到灾后应急管理,管理结构需要在第一时间从模块化改变为垂直化管理结构,以便于各种应急与救灾资源第一时间调集与支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距离8月8日21时19分的九寨沟7.0级地震已经超过24小时,多部门、多种类的救援力量已经在灾区开展救援。

“从管理学上说,从常态管理到灾后应急管理,管理结构需要在第一时间从模块化改变为垂直化管理结构,以便于各种应急与救灾资源第一时间调集与支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中国大型灾难救援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迅速成长,并经历过玉树、雅安、鲁甸等多场地震考验后,灾后应急救援经验与能力获得大幅度提升。

各方信息主动向应急中心汇集

地震发生后,交通是关键保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参加过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报道,当时由于大量社会车辆涌入灾区,在地震发生24小时后,灾区道路严重拥堵,一定程度影响了救援力量的进入与伤者运出。

而九寨沟地震发生后,成都市和四川省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已经展现出了较强的灾后应急处置能力。

陆路交通方面,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在应急预案下达前,各个业务处室已经开始做准备,“这源于四川省经历多次地震后的经验积累,原来需要去要信息,现在各个信息主动向应急中心汇集”。

地震发生10分钟后,成都各个高速入口已经开始设置用于车辆分流的锥形桶,8月8日22点40分,成都市管成灌高速、成温邛高速、城北高速、成彭高速、机场高速的救灾专用通道已经全部设置完成,50分钟后,第一批抢险救援车队通过成灌高速成都站入口应急通道。

8月9日凌晨两点左右,成都市交委进一步对成都绕城高速前往成绵高速路口进行交通管制,在开通救援抢险绿色通道同时,暂停了社会车辆通行。

同一时间,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宣布对通往九寨沟的主要道路——九黄环线实行全线交通管制,只允许政府救援车辆进入灾区,以保障救援车辆在最快时间内抵达震中。

40分钟调配飞机集结机组

在航空保障方面,截至8月9日17时,约22架次的航班飞抵九寨沟机场,运送旅客离开震中地区,其中大部分航班为临时申请的加班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8月9日第一架飞进九寨沟的飞机来自四川航空。

“地震发生后15分钟,川航便接到四川省政府电话,询问九寨沟机场是否能正常起降,以及询问川航能否马上调配一架飞机执行救灾加班任务,以运输抗震救灾人员物资进九寨。”四川航空媒介负责人蔡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川航的回复是,九寨机场航班可以起降,同时川航可以马上调配运力,执行救灾任务。因此地震发生仅40分钟后,川航的飞机、机组、乘务组及相关保障人员集结到位,做好准备随时执行任务。”

蔡超称,川航能够在地震发生后快速调配飞机和集结机组,与近年来多场灾难发生后,川航通过参与救援而积累的丰富经验有关,“汶川地震、雅安芦山地震、尼泊尔地震发生时,川航都曾积极响应,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运输保障任务。同时,随着川航近年来的稳健发展,自身运行管控能力的提升,以及应急保障体系完善提高,在此次突发地震的情况下,才能够快速反应、保障有力,投入到抗震救灾任务。”

震情速报采用机器人写稿

九寨沟地震发生20分钟后,第一份烈度速报图已经分发到各个救援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陈会忠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7年九寨沟地震,9年间中国地震局的应急救灾效率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

“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局当时的技术只能确定震中位置,地震的烈度速报图还做不出来,这给当时的应急救援产生很多困难。”陈会忠说,“没有烈度速报图,救援力量就不知道哪一个地方受灾严重,导致了震后初期大量救援力量聚集于汶川,而忽略了同样受灾严重的北川、青川等地。”

陈会忠进一步称,在吸取了汶川地震经验与教训后,中国地震局做了很多努力,其中之一是不断提高灾后的地震速报采编速度,第二是研发与优化了烈度速报图。

“从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到此后的康定地震、鲁甸地震,中国地震局的地震速报速度一直在提高,而此次的九寨沟地震后两分钟便有了第一份官方的震情速报。”陈会忠称,“最关键的是中国地震局采取的是机器人写稿方式,极大提高了效率。”

而在烈度速报图方面,陈会忠表示,目前中国地震局已经有各种各样的烈度速报方式,如地震后快速的推算烈度速报,精确的仪器速报等。

“烈度速报图通常能够在地震后15分钟-20分钟后就能出来”,陈会忠称,“我们不仅内部使用,也会根据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递交给救援部门”。

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了解到,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在本次九寨沟地震后的10分钟内,已经通过“大数据人口热力图”,掌握了九寨沟的实时人口分布图。

“这是互联网+灾后救援的结果”,陈会忠称,“实时人口热力图,是依靠手机信号绘制,能够掌握震中心10公里、20公里范围的实时人口分布,可供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分配施救力量。”

“地震预警”APP及时启动

同样是地震领域,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则通过九寨沟地震,发现中国社会应对灾难的意识进一步提高。

在本次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王暾及其团队研发的“地震预警”APP在地震波到来前十几秒至1分钟不等,向地震周围10公里-数百公里范围内的民众、机构、工厂发出了预警信号。

如四川省原子能核研究所在地震波到来前67秒收到了预警信号,而西安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则有128秒的反应时间,同时,大量的成都、西安等地市民,则通过手机发出的预警信号,选择第一时间进行灾害避险。

王暾认为,第一个变化,是中国地震预警的技术不断在提高,“2008年前仅日本掌握了地震预警技术,而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大的地震预警系统,同时通过多次破坏性地震的预警数据积累,我们对九寨沟地震预警已经很有信心”;第二个变化是,“更多的企业、学校开始认识和了解地震预警的重要性,则将有助于减小地震带来的损害。”

但王暾也认为,提高民众应对灾难的意识,不应该仅仅是在灾难发生时,更需要的是日常持续的培养。

民营通航企业首次参与救援

就救灾的设备与参与力量而言,九寨沟地震后的灾后救援已经大幅度优于此前的震后救援。

根据8月9日的公开报道,当日上午来自军方的十余架次米-17大型直升机陆续前往灾区救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与汶川地震时采用的黑鹰直升机相比,米-17直升机更适合高原飞行,且在载重以及飞机性能方面亦有极大提升。

此外,民营通航企业也开始参与九寨沟救援,这是与过去地震灾难救援相比,一个新的变化。

西林凤腾通航表示,接到政府的调派,于8月9日早上派遣直升机前往九寨沟地震灾区参与救援。驼峰通航则携一架AW119及航测设备飞赴震区,进行震区影像记录和勘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参与救援的通航企业,将通过获得政府补贴的方式平衡因救灾而产生的开支账目。

陈光也注意到了地震信息传播渠道上的变化。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应急管理部门的反应非常迅速,如四川省地震局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在当晚11点就召开了,距离地震发生不到两小时,较2013年4.20芦山地震后的第一场发布会时间缩短约1小时,这表明政府部门的应急反应效率有所提高。

此外,陈光也特别注意到了对灾后谣言传播的控制方面,此次九寨沟地震后的官方辟谣速度也非常及时。

“震后出现了多张关于房屋倒塌的照片,四川官方媒体在1小时后便发声进行了辟谣,这有利于稳定灾区人心,也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外界。”

同时,陈光也认为,四川省各级电视台对于灾区信息发布也呈现了比雅安地震更多样化的手段。

“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记者不能到达现场的情况下,四川省的电视媒体,通过与各种自媒体连线直播的方式,向外界发布了多场景、多角度的灾区实时动态。”陈光表示,“这也表明媒体在进步。”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