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华谈定增:海市蜃楼的繁华虚无缥渺的隐患

来源:私募排排网 2017-03-16 17:21:12

摘要
王胜华  江苏汇鸿汇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汇鸿汇升投资王胜华谈定增:海市蜃楼般的繁华,虚无缥渺中的隐忧王胜华:非常荣幸有这么一个机会来参加这个论坛,我是带着学习的态度来的,刚才主持人一上来就把我锁定在这个位置,翻页笔带走了,言外之意就是让我老老实实地站在这个地方好好讲。确实我也只能站在这个地方讲,

王胜华谈定增:海市蜃楼的繁华虚无缥渺的隐患

王胜华   江苏汇鸿汇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汇鸿汇升投资王胜华谈定增:海市蜃楼般的繁华,虚无缥渺中的隐忧

王胜华:非常荣幸有这么一个机会来参加这个论坛,我是带着学习的态度来的,刚才主持人一上来就把我锁定在这个位置,翻页笔带走了,言外之意就是让我老老实实地站在这个地方好好讲。确实我也只能站在这个地方讲,这个题目来得很不容易,经历了好几次波折。两个星期前,陈总说:“胜华,去年给了个机会,你拿了一个量化的奖,今年再给你一个机会,你过来讲讲定增,你不是号称又做过董秘,又做定增,又做点量化吗,过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说实话,接到这个通知,我超级紧张,我说在上海、江苏讲讲没事,反正好朋友比较多,大家也知道胜华有时候脸皮也蛮厚的,所以不怕。但是在深圳这个地方,大佬云集,而且朋友也不是很多,所以很紧张。开始来的时候就准备按套路出牌,讲讲定增这10年是怎么干的。好不容易做了一个PPT,结果发了一个会议通知,我一看把我吓得要死,赫赫有名的汪总等等各类的大佬都在,我说这样不行,不能按套路出牌了,所以就让我团队的兄弟们加班加点干了三天三夜,今天凌晨4点才把PPT做好,昨天下午5点半才定好题目开始做。本来我们应该在4月份会在上海,把我们傻傻的做了三年的研究的结果发布,主要是过去10年定增的情况的总结。今天来到这个会上,我就提前把我们在4月份要讲的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对这个题目很满意,虽然我做定增基金也到处募集钱,也到处“忽悠”,但是此时此刻,我觉得我对定增10年的理解,现在站在这个角度看定增,就是“海市蜃楼般的繁华,虚无缥渺中的隐忧”,很热闹,但是风险早已来到。

首先是回顾篇,10年定增是什么样的状态。分三个维度,一个是供给方,上市公司。第二个是需求方,投资者。第三个是监管方。从这三个维度用数据的方式来看看大家如何出牌,出了什么牌,怎么出牌。从上市公司的角度透视定增,我的标题是“积极融资,谋变图强”。“积极”是做到了,“图强”做到没有,后面的数据可以说话,数据是不会骗人的。我在汇升经常讲,我们首先是一个数据公司,我们要傻傻地做,做一个傻子,然后超额收益就出来了。

定增的10年,一路伴随着实践、扩容、纠错、监管,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很正常,一路走来,花了10年。

首先看规模。我们这张图是定增和IPO对比,2006年进行了改革,2007年定增新政执行以后,再融资10年,融资的规模6万亿,IPO仅两万亿,定增融资是IPO的3倍,定增成为整个市场直接融资的利器。接下来所有的数据都是汇升这三年积累的数据库的数据,和市场上的数据有点不同,我们这个更客观。

从2007年到2016年整个市场上不同行业的融资,哪些行业在其中拿到了钱?我们看到排在前几名的是房地产、公共事业、机械、交通运输、电子、化工。这可以看出什么呢?过去的这10年,我们的重资产行业融资规模更大,符合经济的逻辑和行业特征。过去这10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每年的新增投资从2007年的13万亿提升到2016年的59万亿,所以过去这10年的发展,固定资产的投资拉动非常明显。伴随着这样一个经济的背景和经济增长的模式,再融资这10年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支持的作用。

我们看到2013年到现在这四年,市场也发生了变化,我经常开玩笑说,吃瓜的群众老是碰到一个政策说监管层没有顶级的专家,在政策上制定和引导。其实他们都是很高明的,我们看看最近四年融资的数量和额度,新兴产业融资的数量和额度都在不断地发展。这和中国的战略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又是相呼应的,所以很多东西是一脉相承的,数据的背后会告诉你。我们看哪些企业拿了钱,2007年到2016年,从发行的规模来看,项目融资拿了大头,项目立项要钱。民营企业融资占到了大头,比国有企业拿得多。所以从这个层面上看,我觉得资本市场、再融资市场,给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资金来源,这也是经济活力的一个体现。就像汪总说的一样,民营企业干劲十足,但是资本市场很公平。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民营企业从之前的64%提升到了72%。

竞价方面,我们现在看到对定增的理解,锁定价格是没有意义的,三年是固定的,所以看这个市场真正的情绪,真正的市场化是要看竞价的。定增的蓬勃发展从2013年开始,准确来说是2014年实现了爆发,我们把这四年竞价类的,一年期的最能代表市场的数据来说话,2013年到2016年,规模和数量迅速发展,2013年120只,1128亿,2016年300多只,5000多亿。2016年不论是规模还是单月都已经创了新高。

是什么样的类型拿到的钱?定增是哪些类型的公司拿到了?我们从市值得角度做一些分析,我们发现主要的数量集中在中小市值的公司,250亿以下的公司占了绝大多数,150亿以下的比重占到了74%。所以定增的企业,第一是民营企业,第二是中小市值的公司,定增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和方式。这是从供给方来分析,是谁在发定增,定增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第二部分看看定增发行的节奏。因为我在上市公司做董秘也做了几年,江苏省的第一个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是我在做董秘的期间参与的。所以上市公司董秘圈的朋友也很多,经常也会交流。上市公司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喜欢发定增?我们就发现上市公司的偏好是高位发行,向上的行情中,上市公司发行热情高涨,下跌的时候上市公司比较谨慎,一个是很难发得出去,第二个是自身也会摊薄股本,也不太想发。从2016年的数据可以看到,随着大盘行情的上涨,数量、规模在蓬勃起来。去年1月份的熔断到2月份这个阶段,发得很少,到10月份大盘行情在上涨,10月、11月好像慢下来了,因为这个时候窗口在指导。我们做了很多的统计,把证监会审核的时间都统计过了,这个时候的时间,流程完全拉长。所以去年9、10月份已经在窗口指导,控制发行的速度。2015年行情高涨,发得很多,5月份股灾以后,到9月份降下来,好不容易企稳,10月份和11月份又猛发,基本上就是这样的节奏。

我今天讲的数据是我们刚刚出炉的。我昨天在车上就讲,到底上市公司拿了钱以后基本面改善了没有?很多投资者是买进去锁定一年,到了第二年基本面改善了没有?今天早上做出这个数据,我表示怀疑,我回去要印证一下,我感觉应该还是准的。

有四个维度,从2013年到2015年,我们统计定增一年之后,它的财务报表核心情况改变了没有。我们第一个指标是ROE,图中红色的是改善的加速,绿色的是转差的加速,我们发现基本上没怎么改变,转差的还更多。第二张图是净利润率,你会发现好坏都差不多,转好的、转坏的加速差不多。第三个是毛利率,我们看2015年,好像转好的稍微好一点点。第四个数字,我到今天上场之前都不想放出来,但是催得比较紧,所以没有来得及改,第四个数字是资产负债率,拿了融资,还了贷款,资产负债率应该会下降,谁知道做定增的公司一年之后资产负债率反而升高了。

我没拿到钱,你拿到了钱,你应该表现得比我更好,你一分钱不花利息,掏了100亿放到口袋里,然后开始干活,我没拿到钱,苦兮兮的,到底拿到钱的公司在行业是不是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呢?第一个我们看到没有太多的改善,第二个改善了一些,第三个差不多,第四个,拿到的钱和没有拿到钱的公司相比,资产负债率还是高的。很多说定增的公司会赚超额的钱,但是一年能把根子改变吗?一年能把战略调整吗?不能够。所以我们看基本的盈利能力没有显著的变化,毛利率没有变,净利率略有改善,说明并购类的资产短期内确实没有增厚它的收益。一年为单位以后,你想改变它的基本盈利很难,但是预期好,项目融资存在一个建设周期,通常大概是两三年,改善也是两三年以后改善,这是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变化,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ROE下滑,因为大部分是项目融资,短期内无法实现利润,再融资完了,并购融资都有一个过程,市场上的估值那么高,一级市场也还可以,拿过来一放,分母就做大了,但是利润短期内体现不出来,所以ROE的下降也是清油所愿的。第三是资产负债率下滑超预期,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跟我那个投资经理中午辩了半个小时,最后终于稍微弄清楚了一点,定增类的公司对资金的需求特别大,定增后有继续融资的行为。从两个逻辑去解释,第一个逻辑,我们看看定增这个市场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小市值的公司为主,民营为主,差钱的公司拿了钱它继续差钱。这个“差钱”并不是说这个公司不好,只是说它有做事情的动力,敢借钱的人,敢拿钱的人,资产负债率很高的,一定是对未来这个项目的运作能力很有信心,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差钱的人永远差钱。这和再融资的特征、企业的形态,中小市值的架构是匹配的。这就是跨界定增,这是去年跨界定增政策出来以后,我跟兄弟们讲,不要老是骂政策,要用数据说话。做投资,第一是理性,第二是感性,先否定一切,再肯定一切。我们去年发现跨界定增这么多年下来,不管是从净利率、毛利率、资产负债率,我们发现它对实际的业绩改善是非常有限的,主要是配合主题和概念的运作。

这是从定增的供给方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从各个维度给大家汇报了一下。

第二个是从需求方来看。我认为去年定增的疯狂,包括到今年政策下狠手来制定政策,是谁造成的?是我们在座的很多的人造成的,我们那么多的钱拱进去造成的。很显然,后面的数据都可以看到,我们一手造成的,政策的制定者出手,他们是在告诉我们,我们风险从哪儿来到。

定增投资者赚钱了吗?这张PPT原来出去路演的时候我经常讲,每次的数据都很对,投资人客户看了也很爽,反正做定增就赚钱,确实是这样,胜率50%以上,亏钱的就几年,平均收益率百分之三四十,可能统计的口径也有些问题。如果用市值加权,可能有时候就没有那么高,这是统计的游戏。从需求方的角度,一个是这些年资金不断涌入,然后是平台为王、全民定增。在中国就是这样,一旦变成全民以后,全民遭殃。钱往哪儿涌,哪儿就会出现问题,哪儿就会有放大的效应。

我记得在2008年做定增,那时候是很爽的,就是机构投资人的天下,因为你基本上没有那么多的平台,你投一只至少是1.5亿到2亿,融资至少要二三十亿,一单一两个亿,两三个亿,竞争也没那么多,一投就想着拿两年,那时候的折扣基本上就是8折为主导。但是这两年就发现,谁都跟你谈定增,谁都是定增高手,全民定增。

这张图很有意思,兄弟们在做新股的时候,我说我们搞一个定增的温度计出来,搞一个定增热度指数出来,这个曲线就是定增热度指数。什么是热度指数?获批的金额除以申购的金额。我们做这个数据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我们把过去所有的定增的公告拿出来,去抠它报价多少,把全部公告抠出来,做出这个数据。你会发现2016年一年期竞价类的定增是5500亿,申购的规模将近1.1万亿,中签率50%。尤其是在2016年11月到12月份,这两个月申购太吓人了,申购量是获批量的两三倍左右,但是会看到去年11月份、12月份定增溢价发行特别多,平均折扣95折以上,定增的折扣就是根据热度指数来的。

再看看是哪些人在这个市场里提供了这个热度?这张图可以看出,2016年TOP20的定增,公募基金15席,占到了主导地位,资管2席,券商2席,第一名定增是第二名的4倍。

前面一张图是申购的金额,其实还有很多的数据可以挖,今天来不及细细的匹配,2013年—2016年申购金额的前20名机构是不断在变的,你会发现这个背后非常有意义的。

这是获批的金额前20名,2013年到2016年的情况,我们发现这里面获批的机构重合度是很低的。很多机构是很专业的,2015年参加了很多,2016年就不玩了。我们后面准备搞一个定增聪明指数,跟哪些机构走能够赚到钱,这就是聪明的资金往哪儿走。我们量化的策略其中有一块就是根据定增的事件性不断地演化出来的,很有意思。

现在的中签率那么低,那么多机构参与,真的赚钱吗?2013年、2014年30%、50%以上的收益率占大头,很赚钱,2014年的平均收益率90%,非常恐怖。我们再看2015年、2016年这两年,收益率在15%以下的占到了一半,2016年也是一样,15%以下的占了大头,15%到30%的占了一部分,这部分是在三四月份贡献的,因为那个时候正好熔断下来一个大坑,进去的收益在那个点贡献的。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定增的折算率和收益率,2013年85折、84折,到2016年平均折扣91折。折扣到2016年明显的上升,但是收益率下降了很多。

汪总从宇宙的空间谈投资的原理,我的能力有限,只能把定增的逻辑发自内心地把干货原理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图是定增收益的正收益占比。2013、2014年正收益占比非常高,2015年开始剧烈的波动,定增的正收益比例随着大盘的波动而波动,2016年除了1月份和12月份,基本上都是下跌的趋势。

今天上午我的同事说,胜华,你要不不要讲这个了。我说为什么?他说你好像老是在从另外一个角度揭露定增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我说做研究和投资是一样的,数据面前我们躲不了。2013年的总体正收益为正,出现亏损的比例很少,这是一年期竞价类的,到了2015年、2016年,亏损比例45%,到2016年亏损比例36%,有120只。2013年到2014年的数量还是很少的,2015年到2016年4成亏损,亏损的比例平均10%。2016年前面的投资占比都很高,到了熔断之后,大家都不敢投了。

从去年五六月份开始到现在,定增的正收益占比急剧下降,下半年亏损比例比较多,定增正收益率只有百分之一二十,亏损率平均也是10%。2015年竞价类的收益明显缩窄,收益亏损明显增多。2016年下半年参与定增的平均收益率大概是3%。

前面看到定增过去的10年收益率是百分之二三十,总体胜率这么高,我们也看到2015年、2016年亏损的也有一些,逐渐体现出亏损的状态。赚过也亏过,定增的收益到底从何而来?为什么又会出现部分的亏损?

有三个因子,第一个是行情因子,第二是自身的因素,第三个是稳定的折扣因子。人家说定增就是打折买股票,就是这么简单,而且买进去就挣钱,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这张图我特别喜欢,这是定增在不同折扣的收益率。你会发现这个图形是倒“U”字形,按道理折扣越低,你确定的收益率就越高,你会发现6折、7折以下的统计区间的收益率还不如7折到8折之间,所以在前面的时候,它是失真的,这是一个特征。第二个特征,我们看到7折以后,随着折扣空间的缩窄,它的收益率是非常线性相关的。所以定增折扣确实对定增总收益提供了一个持续稳定的基础,但是并不是说折扣越大,我收益率就越好,但是确实是比较稳定的,因为折扣影响的因素太多了。

这是定增折扣收益,一年期平均定增折扣,2016年9折以上的占到了6成,既然收益率跟折扣有关系,当然2016年的收益率总体而言是下滑的。我们的定增指数,前面介绍的热度指数非常高,中签率只有50%,当然把折扣率打上去了,谁都来申购,肯定把他干下去。还有一个,折扣受行情的影响,行情最好的时代是2014年下半年,我们看这其中一张图,先是稳的,然后折扣下来了。因为2014年下半年,当时我们在南京提出是最坏的时刻,最好的时机,积极参与定增,那时候没有多少人响应,因为2014年行情刚刚启动,大家情绪还很薄弱。所以那时候折扣又好,而且还是一个底部,所以那时候很赚钱。

这是我们把不同的折扣区间做了一个统计,2013年到2016年的情况。我们看看2016年的情况,溢价以上的占到了13%,在二级市场直接买,不用锁一年。当然有人说,我可以集中建仓,建仓的成本变低了,但是出来的时候还有冲击成本,这是一样的道理。

溢价的是13%,95折到百分之百平价的是23%,9折到95折的是16%,一半以上的都是9折这么一个层面。这个可以看到定增的收益。

随着指数的上涨,傻子没那么多,2015年和2016年为什么变化那么多?因为聪明的资金会撤。随着指数的上涨,大家要寻求安全垫,真正聪明的资金会选择高折扣,不会跟你疯的,所以折扣越大,在某种层面上,我就是高位,你在高位拿定增,收益就低。另外一个是折扣收益和行情的收益是负相关的,折扣是怎么来的?本来是10块钱,别人猛吹它,然后从10块钱涨到20块钱,折扣就拉大了,拉大的过程就是把未来你的股价都透支了,所以当然折扣越大,和自身的收益就是负相关。

2016年,我们看到整个的收益就是来源于折扣,完全是正相关的,折扣越小,收益越小。

这是行情因素的影响,3000点是一个分水岭,我们看得出来,点位越低,行情的收益率就越确定,折扣的收益率就越低,所以行情是定增很重要的一个参照点。所以定增第一个最重要的因子是择时。

第三个因子是自身因素,上市的α从哪儿赚钱?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来,2014年到2016年绝大部分的投资是正回报的,但是我们看到市值越小的公司,收益率越高。我们看旁边这张图,折扣的收益,蓝色的是稳定的,行情的因子也是这样的,市值越小收益越高。过去这几年定增赚的是什么钱?市值。我们公司有40人,有30个人做量化,10个人做定增,做了一个数据的定增指数的滚动,我就发现这么多年定增赚钱的自身因素就是小市值。我们这个图做完以后,昨天我跟我的同事讲,原来我觉得我很牛,2014年做定增赚了那么多钱,现在我发现我不牛了。因为2014年下半年择时做得好,折扣也好,而且我拿的都是小股票,我当然挣钱,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照样也挣钱,这就是归因分析。不要被外面的掌声、荣耀搞昏了头脑,而不知道钱是怎么挣来的。

定增的因素有三个:行情、折扣、小市值,过去赚钱的逻辑就是这三招,没有别的。折扣的收益是最稳定的,2016年9折以上,2016年1月份、3月份95折以上,所以亏钱。折扣是稳健的,行情的影响非常显著,自身的收益来自于小市值,一年之内想改变基本面,那是一个美好的梦,谈一年恋爱,你总想把未来所有的智慧的增值提前兑现,怎么可能呢?不就是陪人家谈一年恋爱吗,想把未来长久的收益占为己有,哪有那么容易呢?折扣与行情收益一定的负相关。这个市场没有那么多傻子,前20名的机构获配的报了很多,积极举牌,但是价格一高马上就撤下来,2016年下半年一只没投。所以定增收益的观念就是小市值+行情+折扣,小市值公司资本运作和主题概念的运作很好,所以就赚很多钱。但是现在的市场上,折扣的变薄、炒作的限制,导致赚钱不会那么容易。

三者的关系,折扣和行情有一定的负相关,注重择时,行情高位的时候折扣确保安全。三者之间协同好就可以了。

前面从生产者的角度看了定增,然后从需求方来看定增,我们还搞了一个定增指数,后面准备搞一个定增良心指数,看看哪些公司真正为投资者挣了钱,真正的基本面兑现没有、匹配没有,我们都在做这样的专题数据,我们写了两篇研究的报告。

最后从监管的角度再讲一讲。一个词就是“破而后立,晓喻新生,不破不立”。从政策的角度,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国有企业旗下的投资公司我才这么呼吁,这是从逻辑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第一个是资产荒,大量的资金聚集在这个层面上空转,这个背后会带来资金盲目追求折价,不管公司好还是不好,都很难形成资源的配置。未来定增是什么?是我们手上有钱的这帮人声音可以稍微大一点。“你这会儿发可能不行”,他们可能会听一听。过去是董事会发完,然后就发出来,价格本来10块,变成20块,你要跟它讲讲你发的价格太高了,他会告诉你,你不来有一堆人排队来,因为有折扣,闭着眼睛能发出去,那么多人在后面等着。所以只要把概念炒好,只要把股价拉起来,只要折扣足够大,所以闭着眼睛拿钱。隔壁的某人一看,他们那么烂的公司,拿了二三十亿,还不用掏钱,市值也搞起来了,外面的专业机构来了,并购重组也搞起来了,然后他们也跟着干。定增热度就是这样被炒起来的。中国人很聪明,只要旁边弄了,我也跟着学,投行也在那里忽悠,把需求就造起来了。上市公司拿钱,中介机构拿钱,很多的管理平台也拿钱,投资者也拿钱,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赚了,定增就是这么搞起来的,这是第二个。第三个,部分上市公司定增进行不合理的运作,各种各样的方式,什么人都进来了。不断地宣传定增赚钱,我们每次出去讲课,很多机构都不喜欢,说我老是这么客观干吗?我说不专业的人就客观一点。在这样的层面上,监管是应该的,现在很多人认为监管来得很突然,觉得是史上最严的监管制度,人家早就告诉你它要来了,不是说换了一个新主席才变的,早就在关注了,早就有一系列的政策来了。去年的跨界定增弄完,11月份我们就写了一篇专题的报告“如何解读定增可能的政策以及参照美国等相关市场定增制度的改变应该怎么样”,我们的微信里都有不乏这样的文章专题分析。

新规出来,我们发报告是发得比较晚的,有人说你们的效率太低了,搞了三点的定增数据库,这个新增出来,第二天就应该发报告,但是我们必须要干一个星期,把数据全部梳理完,每个星期发一篇解读报告。总股本不超过20%这一条,在2013年到2016年,我们看到有4成超过了限制,把这4成的公司拿出来看,我们发现20亿、30亿以下的占有百分之六七十,因为这一条受到限制而发不了,小市值的公司影响巨大。所以小市值公司占比巨大。还有一条规定是竞价类的进入证监会审核的达到34%,尚未过发审委预案的,可能直接就调整预案的占到了3成。因为发审委过了审核的是不受18个月限制的。2013年到2016年,18个月的占到了44%,说明这个速率是快速上涨的,说明2015年、2016年拼命地发,18个月以内的数量在2014年、2015年发展得非常快,所以我觉得证监会的政策出来之前,肯定有几个很顶级的数据专家在分析这些东西,他们看得一清二楚。我们看到不满18个月的,尚未过发审委的,现在可能直接调整方案的占到了4成。我觉得大量的预案期会受影响,现在全部的预案期有940只,总规模是1900亿,未过发审委竞价类的大概5000多亿,竞价类定增455只,总规模8272亿。这个规定出来之后,很多人都急死了,说自己是一个定增基金,马上就拿不到定增的票了,所以在这之前猛干。大家看看这两个月,一两只票都是溢价发行的,都在抢筹。急什么呢?今年还有140家要发出来。

这个时候出手非常好,这两年这帮人就这么搞,把这个氛围搞得这么隆重,这么热闹,不靠上面这只手剁下来,下狠手,靠投资者、各个机构和上市公司自律很难,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很忙,都拼命地想挣钱,我们太忙了,所以证监会说,先停一下。不停怎么办?不停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就像我们前些年的P2P一样,到最后全民定增,老百姓都不知道到底赚不赚钱,只是告诉你折扣赚钱。

我们一般都看竞价类的定增,金额超过5900亿!意味着2017年二级市场承收5000多亿,抛要市场里要接入,这是接的钱。然后抽走的钱按现在的预案来看,竞价类的是8200亿,这是要被抽走的,假如今年发行一半,2016年的审核周期基本上就是半年左右的时间,保守估计今年竞价类的是去年的一半,也有4000多亿,加上5000多亿,今年会达到1万多亿,这是非常多的钱,所以当前的政策我觉得对大家冷静地思考是有帮助的,我要以为我也是做定增的,我现在有很多产品发行得慢了,我觉得这是正常的,如果没有健康的市场,哪有我们长久的发展。

对市场而言,可能会降低投资参与性,募钱募少了,赚钱没有过去那么多了,这是第一个对投资的影响。积极的影响是有效降低逆向选择,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不利的影响是增加了定增投资的难度,后面要更加谨慎,充分做好择时、择股这么一个动作。

今后的定增的投资思路怎么做?我认为监管新规下,以往追求题材热衷炒作,强调套利的模式难以生存,没有太多的折扣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炒作的这些公司可能要收敛收敛了,故事不管别人信不信,总有那么一撮不专业的人信你,只要他能拿到钱,这个产业链就完整,未来这个方式不好搞了。炒概念的,资金配合它的基金难搞了。第三个,真正地开始推动金融资本和产业实体的有效融合。未来的参与者分两类:财务投资者、产业投资者。这是我今天上午拍脑袋拍出来的,本来没这张PPT,我说很多人对定增感兴趣,未来怎么玩,我把它写进来。

财务投资者搭建完整的投资体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宏观择时要看准,我们择时的体系,大盘的脉络要清楚。选好时,底下精选个股,然后深度研究,做组合投资,科学配置,这是一块,上下结合。原来只盯着折扣。

定增这个市场不会结束,2013、2014年都是三四千亿,它本来就是再融资的一个手段,所以对我们大部分的财务投资者而言,要回归定增的本源,它是资产配置的一个工具和手段,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它,就会很简单,你是在定增,还是在PE,还是在量化,还是在二级,你自己去选择,如果这时候你觉得大盘的点位低,你就多配一点定增的资产,做资产的配置,做资产组合,你用二级量化定增,就像我们一样的,我们一直是一部分量化,一部分定增,没有投出去之前先做量化,做好现金管理的事情,看好时机了,大盘恐慌性下跌了,第二天就买定增,价格又低了,竞争者又走了,我就这么干,我们的资产配置很重要,这是财务投资者的角度。

从产业投资者的角度,我认为未来的机会来了,真正的把我们的产业和金融、投资和实业融合。什么意思?很多的产业投资人原来跟上市公司对话,说实话你是很弱势的,因为它那个平台融资的信用杠杆非常强,那你就搭上去,怎么搭上去?先联姻。怎么联姻呢?成为一家人,通过定增的方式成为它的核心的股东,然后告诉它,我不是来给你套利的,我是跟你好好过日子的,然后我长期持有两三年,通过你这么一个融资的信用的平台,帮助我这个企业很好地发展。所以我说未来是产业和金融结合,通过定增这个媒婆联合在一起最好的时候,这就是我们的匹配。

最后做30秒广告,汇升投资是汇鸿集团旗下的资管平台,我们主要再量化和定增协同,谢谢大家!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