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大投资姜榕:资本市场另类投资者的成长历程

来源:私募排排网 2017-03-16 10:31:43

摘要
姜 榕  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谢谢主持人,谢谢主办方私募排排网,我参加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也有好多次了,今年特别感谢主办方给我们这次机会在这里展示一下我们公司在过去23年,怎么样在资本市场上奋斗,甚至早期是怎么生存下来,到后期我们怎么样发展起来。2013—2016年四年期的冠军得之不易,但是我们

证大投资姜榕:资本市场另类投资者的成长历程

   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谢谢主持人,谢谢主办方私募排排网,我参加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也有好多次了,今年特别感谢主办方给我们这次机会在这里展示一下我们公司在过去23年,怎么样在资本市场上奋斗,甚至早期是怎么生存下来,到后期我们怎么样发展起来。

2013—2016年四年期的冠军得之不易,但是我们在前面做了很多的铺垫,才会有这样的荣誉。用我们朱总的话来说,我们希望做到的是这个行业的前10%就够了,如果有机会拿到冠军,那是运气。所有的成绩都是我们的努力加上我们的运气所取得的。

我今天的主题报告叫“资本市场另类投资者的成长历程”,如果大家听过我在私募排排网高峰论坛的一些讲话的话,我们一般把自己公司定义为另类投资者。为什么定义为“另类投资者”呢?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性的机会在以前出现过很多次,而每次如果你专注在一个行业里做某一个点,一直运行下去的话,它的发展不如我们每一次把这种制度性的机遇都把握住。所以我们自己认为,我们就是在一个另类投资里面做出了一些卓越成绩的投资公司。

今天的报告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先是走进证大,介绍我们私募基金的基本情况,我们公司是一个合伙人的企业,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几位合伙人。第三部分是讲我们的成长和投资的历程,基本上涵盖了整个资本市场90年代的发展到现在的过程。第四部分是展望未来,主要是我们在今年年初(1、2月份)对未来,特别是对2017年以及以后的投资方向的思考,最后是公司的产品的简单展示。

证大是1994年成立的,到现在已经成立了23年了,基本上经历了整个资本市场几轮的牛市和熊市,应该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一批私募基金,是以公司形式成立的私募基金。公司目前的注册资本是20亿,我们的主要团队现在是三个合伙人,都有10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经历,我们还比较特殊,都是通过内部培养起来的人才,没有华尔街回来的人才,我们是专注于国内市场,包括我们有时候也会通过香港的平台去观测海外市场,所以我们的投资经验相当丰富。

后面是我们的投资收益的情况,我们从1994年就成立了内部基金,复合收益率当年也比较高,特别是整个股票市场那时候还是跌宕起伏的时候,我们的年化收益率在46%。

我们不仅是一个另类投资者,我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创新,可能对于资本市场,我们比别人会多看到一些机会,特别是在整个资本市场很多制度还没有完善的时候,我们就敢做一些创新性的业务。主要的创新性业务就是我们成立了第一批结构化的信托,包括第一个法人股信托。包括第一个公益信托,包括第一批QD信托和第一批对冲基金。所有的产品我们基本上都是在整个市场的第一梯队里面,我们去开拓整个市场的机会。很多的业务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回报。这是简单介绍证大的一些情况。

第二方面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很早就实施了合伙人的机制,包括一些激励措施,包括一些约束的机制。另外就是科学的投资流程,证大在1995、1996年的时候就在倡导上市公司的调研,我们对调研研究,以及整个的投资以及风控的体系是把握得比较严格的。我们还有一些比较专业的投研团队,目前很多都是来自于国内外顶尖的名校,核心的人员都是超过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另外,我们还有比较严格的风控体系,这个风控体系包含两块,一块是在产品层面合规合法,这是我们一直秉承的,我记得2000年我加入证大的时候,我们按照公募基金的要求,要求我们的投资人员,包括对投资产品的运行。第二个是我们有一个特殊的制度叫“降落伞制度”,在整个市场或者说公司的产品处在不利的情况的时候,我们有一些强制的条款,需要基金经理强制降低股票的仓位,直到整个市场稳定,包括净值回到相应幅度的时候才放开,所以我们在整个资本市场上存活了很长时间。

公司的荣誉也获得了不少,每一次的荣誉都代表了我们辛勤的付出,更多的荣誉是在最近这几年,自从私募基金阳光化以后,我们的很多产品也是通过不断地努力,获得了不少的成绩,我也不一一罗列了。这上面列出的基本上都是我们在2014—2016年连续获得的荣誉。

第三部分是我们公司的成长和投资的历程。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的合伙人,现在主要的合伙人是 朱南松 先生,他是90年代初的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1993年来上海创立了上海证大投资管理公司,1994年公司注册。他有丰富的投资经历,他毕业于五道口金融学院,公司的很多创新型业务都是由他主动推动发展,确实有很多的战略性的眼光,把握了很多的机会。

刚才主持人也介绍了我的一些情况,我是清华经管学院毕业的,是国际金融系的第一届毕业生,踏入社会以后,2000年就加入证大,从一开始的研究员做到交易员,我们公司有一个比较好的传统,每一个做基金经理的人首先要做交易员,从交易员的工作中体会到市场的脉络,所以我也做了大概一年左右的交易员,后面才开始慢慢做投资经理,到现在是整个公司的总裁,负责所有的业务。

第三个合伙人是刘兵先生,在最近几年,特别是在2011年的时候,我们看到了量化投资的机遇,特别是那时候朱总跑到美国,跟美国的一些资深的量化交易公司进行了沟通,从那时候以后,他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模式要发生重大的变革,传统的方式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市场,但是主流的方向开始要往量化交易,往深度学习的交易模式发展。所以在2011年的时候,我们就把刘兵博士请回来,作为我们公司大力发展的业务,领导我们的量化交易。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在量化交易里面做出了很多的成绩,这跟我们当时的战略定位有很大的关系。

下面介绍我们公司的成长历程,我们的成长历程还是比较长久。把整个成长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初创阶段,整个资本市场的初创阶段,我把它定为1994年到2004年,这是整个资本市场跌宕起伏的年代,而且不断有一些新的资产管理公司或者私募基金诞生,那时候也有私募基金,但是是非阳光化的,几起几落。我记得高峰的时候,2001年大概有4000家私募基金,但是到2002年、2003年,整个市场进入一个熊市阶段,市场就剩下了1000家左右,这时候生存是最重要的,我们在生存的时候做了几件事情。第一个是我们用专业的知识,主要投资方向在国债期货,虽然有人在国债期货上倒下来,我们用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后,获得了不少的投资收益,也及时退出了。在1995、1996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倡导实地调研、价值投资,当时我们的很多投资开始转向战略性投资,当时的长虹也是我们重仓持有的股票,这是我们在1995、1996年具体的一些事件。

到了1997、1998年,市场也不是特别好,那时候是一个盘整的市场。在1997、1998年的时候,我们也在学习。我觉得那时候我们在学习互联网,因为互联网刚刚开始,我们通过去美国、加拿大的一些公司调研,最后请了一些国内的互联网专家讨论,当时我们还是大规模的通过投资,像电广传媒、中信国安、东方明珠等等当时的网络科技股,获得了不少投资收益,这也是我们在别人前一步研究一些新生的事物获得的收益。

2001年以后,我们阶段性地退出了二级市场,因为二级市场在2246点以后经历了大幅度的调整,当时我们的战略是买入了多家上市公司的法人股,并且派驻了董事、监事,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其实那一轮正好是一个低谷期的时候,我们通过法人股的投资,规避了整个市场的一些系统性风险。

2001年到2004年还是整个市场的潜伏期,我们那时候已经在做FOF的投资新模式。当时和上海国际信托成立了开放式基金的投资信托计划,后来又跟浙江国际信托成立了法人股信托。

这个初创阶段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这个初创阶段让多数枭雄在这个年代倒下了。

第二个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我们还是感谢整个私募基金的阳光化的快速发展。我们也抓住了这样一个机遇,在原来我们投资的一些法人股的项目,包括后期像新华人寿这些法人股都成功上市。我们在这个大牛市里面,确实通过2001、2002年布局的法人股,在这轮牛市里面获得了比较好的投资回报。但是往往是这样,在股票市场高峰的时候,我们在想,我们的资产往哪里配置,所以在2007、2008年整个市场回落的时候,我们又在考虑这些事情。当时我们又是阶段性地退出了二级市场,主要是投资了当时还没有上市的中国太保、上海银行、长安信托、中国银联。有些企业我们作为财务顾问,直接做了一些简单的投资,像长安信托是我们投资比重比较大的一个企业,当时我记得是跟另外两家公司一起投资的,通过我们三家公司对市场的理解,帮助他们从一个地方性的信托公司现在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信托公司,这时候我们的投资回报会更多一些。在资本市场低靡期的时候,我们又寻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全渡过的港湾。

第三个阶段叫稳健发展阶段,从2012年到2016年。我们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看到了香港的内房债低估得很厉害,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大规模地投资了香港的内房债,到2012年收益率下降得很厉害的时候,我们就完全退出了。到2013年的时候,我们通过研究分析,觉得定向增发的市场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投资回报,那时候我们主打的产品是定向增发。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量化投资、深度学习已经是整个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那时候我们就已经在通过对美国原来传统的100个左右的模型,在国内市场做一些测试,包括有些参数的改变。

在2014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大规模地进行了量化投资,进入到二级市场。2014年还有一件事情,我们看到了可转债市场有一个巨大的风险收益比。那时候市场已经跌到2000点了,我们觉得整个市场下一轮就要起来。那时候所有的可转债都处于低估的状态,我们通过一些杠杆化的手段,进行了可转债的债券组合,我记得当时我们的投资回报率,加完杠杆以后有五六倍左右的回报。在2015年和2016年,我们还是一直秉承着量化投资作为我们投资的主线,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能够在2013年到2016年获得四年期的私募股票组合冠军的原因之一,我们还是坚持了投资的方向。

第四部分,展望未来。介绍完我们公司以后,简单讲讲我们对未来的展望。我们在最近一段时间也考虑了很多,未来股票市场重点会往哪方面投资,或者我们公司的产品往哪个方向发展。

第一,我们还会坚持量化的中性投资,包括量化选股的投资,把低风险的策略放在首位,这个事情我们还会进一步深入下去。因为通过我们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对于人工智能的学习以后,我们在考虑怎么把量化投资往深度学习、往计算机学习的方向发展,这是我们新提出来的课题。作为我们公司而言,我们会花很多的精力,把深度学习和金融投资结合起来,这也是我们未来很长时间一直坚持的投资方向。

第二个方向是人工智能。可能这次也是运气比较好,两会期间李总理也是把人工智能当做了我们国家的一个新兴行业、一个战略发展方向。其实我们在做这方面研究的时候是从去年年底就开始了,包括前段时间我们一直密集性地在研究人工智能。关于人工智能到底未来的发展方向会是怎么样的,后面我们还会继续研究。

第三个方向是积极开拓黄金、商品期货等另类市场。主要是因为2017年甚至以后整个资本市场或者说国际政治会动荡不安,所以我们想的是怎么样寻找一些可以对冲的东西,能够保持我们的收益的稳定性,甚至是能够避过这样的风险。所以我们还是在这两块做一些研究。

我后面简单介绍一下三类投资方向的情况。

第一个是量化中性的策略。其实这些策略基本上还是通过一些策略库进行一些风险匹配,主要还是针对不同的投资的需求,通过多策略模型的组合,达到一个分散的原则,这样我们的风险相对会比较低,而且我们会定期对所有的投资进行风险和收益质量的检查,根据市场的状况进行动态模型的处理。现在我们做的还是在人工智能的阶段,就是说通过人去调整参数、去测试,还没有做到一个深度学习的程度。下一步我们会在量化投资里面不断地研究和开拓深度学习的方式,使我们的量化投资更加客观化,更加能够适应不同的市场。

第二个领域是人工智能。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学习,正好也是看到了这样一个机会,觉得未来的社会人工智能会在各个方面改变我们所有人的职业,甚至是行为、生活习惯。市场的研究我们也做了很多,包括赛迪研究院预计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的规模可能达到2700亿,增长率达到17%。中国人工智能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不到300亿的规模,预计整个中国的人工智能会在未来几年有更大的发展,我这里的数据是两会之前做的,相信通过两会之后,人工智能会有新的推动,很多东西会进入到应用层面。

简单介绍一下人工智能主要的一些东西。我们通过研究也发现,中国的人工智能已经做到了基础层和技术层,有些东西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间有了很多的积累,就像科大讯飞一样,它解决了语音识别的系统,但是真正的落地,或者说到应用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通过跟海外的一些机构的讨论,他们预计整个人工智能或者说深度学习在应用层面最大的领域会是在金融行业,这个可能会对我们现在所有金融行业的从业者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去学习这样一些深度学习的东西,很快会被市场淘汰。我们公司在这方面也是居安思危,我们在想未来的金融行业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怎么结合起来,是我们需要思考和闯出的一条路。

另外一个被颠覆的领域可能是医疗行业,人工智能在这方面会有大的发展。

他们的研究报告也很有意思,作为汽车行业,我们现在讲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他们认为容量还是比较小的,基本上只是金融行业的1/10。所有的东西最后都只是汽车的一个配件,所以最大的发展区域是跟金融行业的结合。金融行业现在的切入点是人工智能+金融,叫智能投顾,智能投顾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全单的发展方向,就是我去研究所有的客户的心理行为,然后帮他做一些资产的配置。这在美国已经很成熟了,美国最大的一家专门做智能投顾的公司就是通过对客户的心理分析、问卷调查,最后帮他做资产配置,但是他的最后配置端就是美国市场很多的ETF,他就把后端的投资这一块简单化。目前发展最好的是美国的另外一家公司,它现在还没有产品面市,但是我觉得从它的股东背景来说,确实很多海外最先进的机构要把智能投顾要继续发展下去,往后端来走,我们发现这个公司的股东是来自高盛、花旗、华尔街的媒体,而且他们运用了大量的GPU,做大量的数据运算。作为智能投顾而言,是未来整个资本市场或者说我们这个股票市场发展的趋势。

这是一些简单的数据比较。我国的金融资产占比远低于国际上传统的发达国家,所以未来中国的理财市场还是很大,特别是“千禧”一代,他们对于互联网的思维,对于投资的积极性都会为这个行业创造很大的空间。

最后一个对未来的展望就是我们开拓黄金和商品期货的研究。主要是因为2015年和2016年股票市场跌宕起伏,债券市场在2016年的年尾翘尾,搞得整个市场很不安稳。2017年我们想还是把黄金作为主要的投资方向,平滑我们的投资回报,或者说抑制风险,这是一个方面。

商品期货我们主要还是通过原来量化投资里面CTA的策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投入。

基本情况就是这些,对于我们而言,后面的路还很长,我们希望把证大打造成一个发展最长的企业,我们现在已经23年了,已经是行业发展最长的企业,我们希望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做一个中国私募行业的百年企业,谢谢大家。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