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私募基金经理崭露头角
摘要 截至2017年1月底,共有112只90后私募基金经理掌管的产品纳入排名统计,1月份的平均收益率为-1.3%。虽然整体收益未能翻红,但在各类策略业绩表现并不突出的1月,仍有两只90后基金经理“操刀”的产品分别斩获股票策略亚军和管理期货策略季军。长江后浪推前浪。在竞争激烈的私募领域,年轻的90后基金经理
截至2017年1月底,共有112只90后私募基金经理掌管的产品纳入排名统计,1月份的平均收益率为-1.3%。虽然整体收益未能翻红,但在各类策略业绩表现并不突出的1月,仍有两只90后基金经理“操刀”的产品分别斩获股票策略亚军和管理期货策略季军。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竞争激烈的私募领域,年轻的90后基金经理们正悄然崛起,他们拥有敏锐的嗅觉和活跃的思维,凭借鲜明的投资风格成为资本市场上不可小觑的新生力量。
据数据中心统计,截至2017年1月底,共有112只90后私募基金经理掌管的产品纳入排名统计,1月份的平均收益率为-1.3%。虽然整体收益未能翻红,但在各类策略业绩表现并不突出的1月,仍有两只90后基金经理“操刀”的产品分别斩获股票策略亚军和管理期货策略季军。
股票策略成主流选择
与多数私募“前辈”一样,股票策略产品是90后基金经理们的最爱。数据显示,在90后私募基金经理执掌的112只产品中,股票策略产品有62只,占比超过五成;复合策略以21只的数量紧随其后;而宏观策略与事件驱动策略产品仅有1只,不仅数量单薄,成立时间短,业绩表现也是差强人意。
细分来看,90后私募基金经理执掌的股票策略产品1月份平均收益率为-1.4%,低于统计排名的4982只股票策略基金-0.80%的平均收益。在90后私募基金经理掌管的产品中,实现正收益的产品仅有21只,占比为三成,最大亏损为-12.4%;收益率在10%以上的产品仅有1只;收益率高于1%的产品为7只。
总体来看,虽然90后私募基金经理管理的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落后于整体数据,但也不乏亮点。比如榕果投资旗下的榕树一期,今年1月一举夺得股票策略收益的亚军,执掌“帅印”的基金经理李学健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一名标准的“90后”。
数据显示,李学健管理的榕树一期在今年1月斩获了24.6%的投资回报。值得一提的是,大盘在1月10日至1月16日的五个交易日内,大跌2.46%,同期榕树一期的净值却逆势上涨2.51%。
在90后私募基金经理中业绩同样出彩的,还有朋锦中天的黄嘉。黄嘉管理的朋锦宏图1号不仅在今年1月获得管理期货策略季军,还在2016年11月和12月的排名中分列第六和第一。据了解,该产品采用系统化趋势策略,交易周期相对较短,较少隔夜持仓,且回撤程度较小。
高学历叠加海外背景
翻看这些90后基金经理的简历可以发现,他们大都出身名校,拥有海外背景。资料显示,在23位90后私募基金经理中,除1名学历不详、1名为大专学历,其余全部为本科、硕士及博士学历。这意味着90后私募基金经理里高学历背景占比高达九成以上,远超前辈们。从毕业院校来看,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比比皆是,英国爱丁堡大学、巴黎第九大学、英国杜伦大学等海外名校也赫然在列。
有别于不少前辈的非科班出身,这群90后私募基金经理大都来自金融学、金融数学与精算、金融管理等科班专业,或者是统计学、计算机等行业关联度高的专业。以黄嘉为例,他拥有伦敦大学商业金融硕士学位,以及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数学与金融统计专业学士学位,曾获英国高等数学金奖,擅长多种量化策略。
在从业经验上,公开数据显示,23位90后私募基金经理从业时间跨度较大,最早的可以追溯到2003年,迄今已超10年;部分90后私募基金经理却还是职场新手,2016年才入行,至今从业经历不足1年。而大部分90后私募基金经理的从业时间集中在3年以内,2013年、2014年及2015年进入私募行业的90后基金经理累计达到16人,占比接近七成。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短期业绩可圈可点,但90后基金经理们普遍存在从业时间短,未经历过多次牛熊周期考验等问题。他们的真正实力究竟如何,还需要更长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