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竞逐公募牌照 45家公司排队“苦等”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7-03-09 08:26:14

摘要
凯石基金管理公司的获批,令“苦等”公募牌照的私募基金人士再度“兴奋”起来。据了解,包括博道、朱雀以及重阳等多家“实力派”私募均已提交了申请,意欲谋求公募牌照,个别公司的人员、系统均已配置到位,一旦拿到公募牌照,相应的公募业务随即就能开展。觊觎公募基金牌照的并不仅仅是私募大佬。目前仍在排队申请的45家

凯石基金管理公司的获批,令“苦等”公募牌照的私募基金人士再度“兴奋”起来。据了解,包括博道、朱雀以及重阳等多家“实力派”私募均已提交了申请,意欲谋求公募牌照,个别公司的人员、系统均已配置到位,一旦拿到公募牌照,相应的公募业务随即就能开展。

觊觎公募基金牌照的并不仅仅是私募大佬。目前仍在排队申请的45家基金公司中,既有雄心勃勃的保险“大鳄”,也不乏互联网企业这类有着独特背景的公司。

从证监会网站最新披露的信息看,3月3日,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批。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股东全为自然人。其中,陈继武出资占比最高,达65%,李琛的出资占比为15.4%,王广国、 李国林、陈敏以及朱亲来等四人的出资占比均为4.9%。据悉,陈继武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李琛出任总经理,朱亲来任督察长。事实上,陈继武也有公募背景,他曾担任富国基金的副总经理以及投资总监。

去年6月,鹏扬基金成为业内首家“私募系”公募。面对公募基金巨大的市场,多家实力派私募也欲谋求公募牌照。例如,去年5月,博道基金就向证监会提交了申请材料,并于去年11月收到了反馈意见。此外,朱雀投资也于去年9月提交了申请材料,重阳基金更是在2015年12月就提交了申请材料。

一家大型私募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已经按照公募机构前后台的配置要求,做了相应的准备。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人员配备,均已齐全,一旦拿到公募牌照,就能够开展相关业务。

业内一位长期跟踪私募基金的分析师认为,私募申请公募牌照,主要基于几方面考虑:第一,业务能够多元化,产品线也能够更丰富多样;第二,进入公募有助于直接提升资金量,扩大管理规模,可利用公募平台引入长线资金,包括社保基金、养老金、年金等;第三,目前私募基金在宣传上有诸多限制,转为公募有助于加强品牌效应;第四,不少大型私募有完善和庞大的投研团队,建立公募体系有助于人才汇聚和激励。

上述大型私募基金人士也坦言,拿到公募牌照,意味着能够开展更加多元化的业务,能够获得的资金规模也是私募无法企及的。

实际上,觊觎公募基金牌照的并不仅仅是私募大佬。目前仍在排队申请的45家基金公司中,既有雄心勃勃的保险“大鳄”,也不乏互联网企业这类有着独特背景的公司。

去年10月,证监会核准南华基金成立,该基金由南华期货独家出资,是国内首家由期货公司出资成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此外,首家股东全部为自然人的公募基金公司汇安基金、首家外资控股的基金公司恒生前海基金、首家私募系基金公司鹏扬基金以及首家房地产系基金公司格林基金都在去年先后获批。这意味着,公募基金发起人背景越发多元化,也给行业带来了新气象。

据海通证券(行情15.59 -0.45%,买入)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经获批的具有公募管理资格的机构合计121家,其中基金公司108家,证券公司12家,保险公司1家。从股东方来看,已经成立的108家公募基金公司中,券商系是绝对主力,共计50家;信托系有25家,银行系15家,保险系4家,私募系、互联网系、个人系、地产系各1家,剩余为其他派系的。

在业内一位基金分析师看来,基金公司的注册资本多数在一两亿元,最多的一家注册资本也不过7.5亿元,然而管理的资产规模却动辄数百亿、上千亿元,甚至向万亿元迈进。虽然近年来基金的费率有下降的趋势,但靠着庞大的规模,其管理费数额仍很惊人。因此,各路资本都意欲挺进基金业。

但如此之多的新公募公司设立,也未免让人担心同质化的问题。业内一位基金分析师认为,不少基金公司朝着全能型资产管理公司的目标前进,追求产品线的齐全,各项业务都竞相参与,在投资策略上鲜见差异。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后来者想要复制领先者的模式并不容易。因此,如何寻找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成为新公募基金公司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