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投资将取代房地产投资?
摘要 根据调查显示,从一些数据中我们发现,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这点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表现最明显,现在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最开始可以被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科学技术改革的决定》中提到了支持创业风险投资的问题,随后由国家科委和财政部等部门筹建了我国第一个风险投资
根据调查显示,从一些数据中我们发现,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这点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表现最明显,现在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最开始可以被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科学技术改革的决定》中提到了支持创业风险投资的问题,随后由国家科委和财政部等部门筹建了我国第一个风险投资机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中创公司)。
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海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始进入我国,掀起了我国的第一次私募股权投资浪潮。他们主要投资国有企业,由于体制没有理顺,行政干预严重,更由于没有退出渠道,他们大都铩羽而归。
1999年,政府把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纳入了自己的视野,将其视为吸引和利用外资的一种方式(当时我们还处于资本稀缺的状态),随后推出政策与举措: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出台,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作出了制度上的安排;
2000年《关于建立我国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出台,其是我国第一个有关风险投资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为风险投资机制建立了相关的原则;2000年前后政府开始筹备在深圳开设创业板。2002年推出《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4年启动深圳中小企业板;2005年推出《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些政策、举措使得国内私募股权投资的市场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其相伴的是一大批风险投资机构的面世,一开始是由政府主导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公司、上海联创、中科招商,后来再则遍地开花:政府主导的、外资的、合资的、民营的。
2004年,深圳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为私募股权投资在国内资本市场上退出打开了一扇窗户。私募股权投资的成功案例开始批量出现,不仅是风险投资,其他品类的私募股权投资案例也时有出现。来自美利坚的新桥投资于2004年6月,重金买入了原属深圳市政府所有的深圳发展银行17.89%的控股股权,其投入总金额高达人民币12.53亿元,这也是国际并购基金在中国的第一起重大案例。由此为发端,一批面向成熟企业的基金开始在国内资本市场上“显影”。
自那以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从萌芽期进入了成长期,迅速完成了管理模式从粗放到精细、盈利模式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