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诚资产陈贇:十一月逢跌就买
摘要 多和空的对立,从有交易以来就一直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时刻,根据实时相关因素的变化,会有一些阶段性的倾斜,而市场的涨跌,其实也就在或多或空的倾斜中体现出来,如果其中一方的力量始终占据优势,在技术走势上也就会呈现出方向性的变化。如果当多的势力足够强而且能一直维持很长时间,市场就会持续上涨形成牛市,反之空的
多和空的对立,从有交易以来就一直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时刻,根据实时相关因素的变化,会有一些阶段性的倾斜,而市场的涨跌,其实也就在或多或空的倾斜中体现出来,如果其中一方的力量始终占据优势,在技术走势上也就会呈现出方向性的变化。如果当多的势力足够强而且能一直维持很长时间,市场就会持续上涨形成牛市,反之空的力量一直持强则将表现为熊市。而我们经常判断多空的依据,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些相关因素。
哪些因素是和市场相关的,没有明确的界限,可以认为只要是能够影响到投资情绪的事件,都与市场相关,但是这些具体的事件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比如货币贬值,我们通常认为它会带来资本的外流,从而影响到市场,但英镑接连的下跌,也没有阻止英国股市创下历史新高的决心。甚至国庆节后A股的反弹,也是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背景下发生的。所以有时候,用这些看起来相关的因素来分析市场,可能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反而有时候可能一些貌似不太相关的因素,经过一些润色或发酵之后,却会和市场产生莫名的联系,比如美国大选。当然这种政治性极为敏感的事件,只需要稍加延伸,就会很容易和经济联系起来,从而对投资市场发挥作用。无论是大选之后的结果,还是大选之前的宫斗,任何一个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华尔街的一场虚惊。再比如在中国,谁又能想到神舟飞船会和股市有什么深刻联系,但又怎么能解释从神舟1号开始一直到10号每次发射成功当天股指都无一例外的下跌呢,也许只算是巧合吧。不过更无厘头的还是在香港,著名的“丁蟹效应”甚至一度还让香港股民拒绝电视台上映秋官主演的连续剧了。所以很多时候,投资情绪的表达并不能在理性的分析框架内去展开。
但这也只能说明,我们判断多空的根据也许需要从更加庞大的信息量中去综合衡量,而绝非仅仅依靠一个或两个敏感信息就能贸然的得出结论,也就是说考虑到的信息量越全面细致,所得出的结论就应当越准确。如果从前瞻的角度讲,就需要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尽可能全面的进行考量,也就是对预期中的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再通过结论来指导提前的应对策略。只是市场上的分析框架或者投资模型是千差万别,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思维模式中可能得出的结论会截然相反,这就是多空分歧的根源。但也基本不会有一种有效的模型,会从不犯错。
成熟的做法是,在分析得出结论的同时,就事先准备好应对失误的措施。其实也不需要过于敏感,不是一看到失误就马上需要以反向操作来进行纠正的,时间总是向前推移,预期总是在兑现之后又重新出现,谁又知道在新的预期下产生的结果不是向着自己操作的方向变化的呢。所以说,投资就始终是在这样或那样的不确定性中逐步展开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要时刻注意对风险的管理,因为不确定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
刚刚结束红十月行情的市场,正好就迎来了各种不确定性交合的十一月。也不能说所有的事情都无法确定,比如美国的大选一定会出结果,四大央行的议息会议一定会召开,而且在时间上也已经有了确定的日子,就如同九月份中秋节一定会放假,十月份的国庆节也有很明确的假期时间表。这些确定的时间窗口,其实往往正是我们判断市场所需要的那些确定的信息,甚至有时候会比对事件本身影响的判断更加准确。而对于那些结果不确定的事情,也不是就无从下手,非要等到结果出来才去分析解读。真正需要分析解读的,往往是那些超预期的事件。结果不确定而又在预期以内的,只是需要更进一步的去挖掘确定的内容即可,比如我们此前对国庆节后人民币将会进入贬值的提前判断。对于此次的美国大选也是如此,不管是谁胜出,可能在经济政策上会有所区别,但是维系美元强势政策不会改变。不管美元加息与否,全球流动性拐点的到来也只是时间问题。这就给我们去判断未来的市场提供了一个方向,而市场对于这个方向的预期表现,都将会在结果出炉之前给予消化。
所以对于十一月的市场判断,首先要立足于十月份的表现基础之上,十月份的反弹,可以说并没有体现出多少对未来预期的反映,更主要的是对于此前九月份下跌的修复,但在修复完成之后,多空的分歧才开始出现,这时候才表现出对后市预期的一定担忧,这是好事,说明市场仍然保持着足够的理性,而不是被一轮看似不错的上涨冲昏了头。接下来,那些不良预期也许还会导致多空分歧的加大,甚至带来一些向下的波动,这些都是对负面因素的消化过程,只要敏感事件逐一明朗,市场还是会回到原来既定的运行轨道之中,正如六月份连续受到利空冲击的大盘一样,在所有因素明朗之后一样还是回归到趋势修复的这个大框架中。依旧还是旭诚资产在年初时候就给出的结论:在今年的投资中,跌下来的机会,将会贯穿全年。